一种导波式雷达水位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022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导波式雷达水位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水位的高低都是在岸边设有测量尺,通过直接读测量尺上的数据来判断水位高低,因为有些地方水位变化差值比较大,所以对测量尺的要求也各不一样,通用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水位测量通用性比较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导波式雷达水位测量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导波式雷达水位测量系统,包括导波雷达传感器,导波雷达传感器用于测量其距离水面的垂直高度,导波雷达传感器上设有导波缆绳,导波缆绳缠绕在导波雷达传感器上,导波缆绳端部固定有拉直导波缆绳的重锤,导波雷达传感器连接有遥测终端机并将导波雷达传感器到水面的距离信号发送给遥测终端机。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给遥测终端机供电的蓄电池。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蓄电池之间设有能量转化器,能量转化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能量转化器一端与蓄电池连接,能量转化器另一端与与太阳能板连接。

作为优选,包括固定座,导波雷达传感器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导波缆绳垂直度的角度检测器,重锤上设有将位置信号发送给角度检测器的位置发射器。

作为优选,角度检测器接收端正对导波缆绳的顶端,位置发射器发射端正对导波缆绳另一顶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接收导波雷达传感器信号的通讯终端,通讯终端与遥测终端机数据共享。

作为优选,通讯终端为手机,遥测终端机为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导波雷达传感器直接测出其到水面的距离,再根据导波缆绳伸出的总长度就可以得出该地方水位的高低,同时还通过角度检测器和位置发射器来判断导波缆绳的垂直度,可以判断水底下是否有障碍物,该测量系统通用性强,方便操作人员监控,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和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移动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导波雷达传感器、11—导波缆绳、12—重锤、13—遥测终端机、14—蓄电池、15—太阳能板、16—能量转化器、17—固定座、18—角度检测器、19—位置发射器、20—通讯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导波式雷达水位测量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导波雷达传感器10,导波雷达传感器10用于测量其距离水面的垂直高度,导波雷达传感器10上设有导波缆绳11,导波缆绳11缠绕在导波雷达传感器10上,导波缆绳11端部固定有拉直导波缆绳11的重锤12,重锤12为不锈钢重锤,导波雷达传感器10连接有遥测终端机13并将导波雷达传感器10到水面的距离信号发送给遥测终端机13。

还包括用于给遥测终端机13供电的蓄电池14,本实施例中的蓄电池14为锂电池。

还包括用于蓄电池14充电的太阳能板15,太阳能板15与蓄电池14之间设有能量转化器16,能量转化器16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4内,能量转化器16一端与蓄电池14连接,能量转化器16另一端与与太阳能板15连接。

包括固定座17,导波雷达传感器10固定在固定座17上,固定座17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导波缆绳11垂直度的角度检测器18,重锤12上设有将位置信号发送给角度检测器18的位置发射器19,角度检测器18通过接收位置发射器19就可以得出导波缆绳11是否垂直向下,从而可以判断重锤12是否到水底,当重锤12因导波缆绳11断裂,使得重锤12沉入到水底,位置发射器19可以帮助人们找到重锤12,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角度检测器18接收端正对导波缆绳11的顶端,位置发射器19发射端正对导波缆绳11另一顶端,提高角度检测器18的准确性。

还包括用于接收导波雷达传感器10信号的通讯终端20,通讯终端20与遥测终端机13数据共享。

通讯终端20为手机,遥测终端机13为计算机。

导波雷达传感器10是依据时域反射原理为基础的雷达传感器,导波雷达传感器10发出高频脉冲沿着导波缆绳11传播,当雷达波遇到被测介质时,由于介电常数发生突变,引起部分脉冲波的反射,并沿着导波缆绳11还回。由于雷达波的传输速度是恒定的,所以导波雷达传感器10只要计算出发射与接收雷达波的时间间隔,就可以计算出导波雷达传感器10到介质面的距离,导波缆绳11的总长度录入在遥测终端机13内,导波缆绳11伸出具体长度可以根据遥测终端机13进行检测,检测时,导波缆绳11伸出的长度减去导波雷达传感器10测得其到介质面的距离就可以得出介质面下导波缆绳11的长度,当重锤12沉入到底部时,介质面下导波缆绳11的长度也就是该地方的水位值。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