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专用液位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02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专用液位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位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专用液位计。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农田灌溉也将由原先的人工控制向自动控制方向发展;在农田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精确灌溉,必须获得可靠的、精确的农田液位信息,因此对于农业灌溉用液位计,要求其具备高精度,同时具备一定的抗侵蚀性能;目前应用与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液位计多使用浮力式,存在可动部件,需要定期清理维护,且精度不能满足农业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业专用液位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专用液位计,包括测量极板、安装法兰、接线盒;

所述测量极板包括容器、测量内极板,所述容器与安装法兰连接,测量内极板设于容器内,容器壁作为测量外极板;

所述接线盒设于安装法兰的上端;所述接线盒内设有电源组件、检测控制器、数字采集组件、无线通讯组件;

所述检测控制器,与数字采集组件相连接,用于将测试结果及温度测试值输送给数字采集组件;

所述数字采集组件,与无线通讯组件相连接,用于将采集的液位和温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输送给无线通讯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控制器,包括电容传感器、电容-频率转换模块、光电耦合模块、单片机、温度采集模块;电容传感器、电容-频率转换模块、光电耦合模块、单片机依次相连接,温度采集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电容-频率转换模块用于将电容变化值和相应频率信号值的转换,频率信号通过光电耦合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用于完成频率量的精确测量和液位的计算,测试结果及温度测试值输送给数字采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控制器设置有模拟输出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数字采集组件提供标准的MODBUS通讯输出和4~20MA、0~5V模拟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检测控制器、数字采集组件、无线通讯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组件采用锂电池电池组,正常情况下可保证液位计使用6个月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组件上设置有通讯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组件采用无线微功耗模块,提供两种通讯方式,可通过智能手机的蓝牙通讯进行参数查看、设置;可通过控制中心通讯协调器实现远程参数查看、设置。

所述农业专用液位计,测量极板部分采用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测量液面的高低,原理同电容液位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封闭式设计,具有腐蚀性,防水、防尘,可适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设计,采用无线微功耗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亦可相互组网联合使用,无需复杂布线;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停供多种输出形式,可适应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中, A、接线盒,1、容器,2、测量内极板,3、安装法兰,4、检测控制器,5、通讯天线,6、数字采集组件,7、无线通讯组件,8、电源组件,9、模拟输出接口,10、测试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一种农业专用液位计,包括测量极板、安装法兰3、接线盒A;所述测量极板包括容器1、测量内极板2,所述容器1与安装法兰3连接,测量内极板2设于容器1内,容器壁作为测量外极板;所述接线盒A设于安装法兰3的上端;所述接线盒内设有电源组件8、检测控制器4、数字采集组件6、无线通讯组件7。

所述检测控制器4,与数字采集组件6相连接,用于将测试结果及温度测试值输送给数字采集组件。

所述数字采集组件6,与无线通讯组件7相连接,用于将采集的液位和温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输送给无线通讯组件。

所述检测控制器,包括电容传感器、电容-频率转换模块、光电耦合模块、单片机、温度采集模块;电容传感器、电容-频率转换模块、光电耦合模块、单片机依次相连接,温度采集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电容-频率转换模块用于将电容变化值和相应频率信号值的转换,频率信号通过光电耦合电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用于完成频率量的精确测量和液位的计算,测试结果及温度测试值输送给数字采集组件。

所述检测控制器设置有模拟输出接口9。

所述数字采集组件提供标准的MODBUS通讯输出和4~20MA、0~5V模拟信号输出。

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检测控制器、数字采集组件、无线通讯组件连接。

所述电源组件采用锂电池电池组,正常情况下可保证液位计使用6个月以上。

所述无线通讯组件上设置有通讯天线5。

所述无线通讯组件采用无线微功耗模块,提供两种通讯方式,可通过智能手机的蓝牙通讯进行参数查看、设置;可通过控制中心通讯协调器实现远程参数查看、设置。

上述实施例只是,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