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弹法测区布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274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弹法测区布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弹法测区布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楼房的楼板和公路路面等混凝土建筑的现场检测中,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目前,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检测经常采用回弹法,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进行强度的测试。而利用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对于检测区域的面积以及不同检测点的间距有规范的要求。在布置检测区域的时候一般都由人工进行,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布置检测区域的时候随机性较大,无法保证检测面积以及不同检测点的间距,使得检测的数据不够准确。同时,布置检测区域时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操作过程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准确地按照规范间距布置测试区域的回弹法测区布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回弹法测区布置装置,包括框架和设于框架的固定件;所述框架为方形,并划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网格,框架其中两侧边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框架的拼接线槽;所述固定件设于框架的边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正方形,所述网格数量为2n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格为16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真空吸附垫,固定于框架的四个边角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吸附垫为软性材料。

或者,所述固定件为电动钻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尺寸固定且满足规范,可以准确地布置检测区域,均分的16个小网格保证了测点在检测区域内的均匀分布,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且规范。

2.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固定件使整个装置能稳定地固定在待检测区域处,同时规范化的尺寸与一体的结构使工作人员不必再手动测量,有效了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区域尺寸不标准等问题,并且一个人员即可完成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本实施例包括框架1和设于框架1的固定件2.该框架1为正方形,平均划分为16个网格3,其中的两侧边设有用于连接另外的框架的拼接线槽4。本实施例的框架和网格的尺寸均按照检测规范设置,以保证检测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固定件2分别固定于框架1的四个边角处,本实施例中固定件采用的是真空吸附垫,该真空吸附垫使用软性材料制成,以保证更好的吸附效果。

在进行检测区域的布置时,只需将本装置放置于地面上,通过施加压力使固定件2,也即真空吸附垫吸附于地面,便完成了检测区域的布置,随后可以利用回弹仪等仪器开始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尺寸固定且满足规范,均分的16个小网格保证了测点在检测区域内的均匀分布,可以准确地布置检测区域,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固定件使整个装置能稳定地固定在待检测区域处,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规范化的尺寸与一体的结构使工作人员不必再手动测量,有效了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区域尺寸不标准等问题。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