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标距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97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自动标距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性能试验、检验和分析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标距仪。



背景技术:

在钢材拉伸检实验中,对于大型的钢铁厂,产品在出厂前都必须进行检测,而且种类繁多,每天需要检测的试样在几百上千件,目前的打标机无法自动寻找初始点的位置,因此对试样的打标距通常以手动和半自动的为主,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打标,所能打出来的标距尺寸精度不高尺寸单一,且出现需要打多种尺寸检测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如:国标、欧标、美标),需要购买大量的打不同尺寸的标距仪,工作时速度慢检测员工作强度大,而多数量的仪器采购也增加了成本同时也产生高额的仪器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对初始位置的定位,解决了完全自动打标实施障碍的自动标距仪。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标距仪,用于对钢材检测样件进行自动打标,所述钢材检测样件的两端直径大于中段直径,所述自动标距仪包括

定位基座;

一设置在定位基座上方的位移滑轨;

一通过一滑动底座设置在所述位移滑轨上的打标器,所述打标器的打标头对应所述定位基座竖直向下设置;

其中,所述滑动底座上设有一初始点定位模块,所述初始点定位模块包括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一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射端倾斜设置,发射光束外切于钢材检测样件的中段,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的接收端以发射光束与中段的切点所在竖直垂线为中垂线,与所述发射端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基座上设有一V型槽,用于对钢材检测样件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打标器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底座上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磁芯与打标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标器的下端设有冲头固定导向座,所述冲头固定导向座上设有一与所述打标头对应的竖直导向通孔,所述打标头内置于所述竖直导向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定位基座上设有直径测量模块,所述直径测量模块包括沿定位基座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中部的红外线组列,所述红外线组列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红外线检测单元,每个红外线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及至少一个第二红外线接收器。

优选的,靠近所述定位基座一端设置有一视觉传感器,用于对钢材检测样件轴端侧面的号码进行识别采集。

优选的,所述自动标距仪还包括一工控系统,所述工控系统包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位移滑轨的驱动电机、初始点定位模块、打标器、直径测量模块、以及视觉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控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标距仪,其通过使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射端倾斜设置,发射光束外切于钢材检测样件的中段,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的接收端以发射光束与中段的切点所在竖直垂线为中垂线,与所述发射端对称设置,从而实现对初始位置的定位,解决了完全自动打标的实施障碍。同时确定初始点后,通过控制打标器的位移行程,从而可以分别按照国标、欧标、美标的尺寸进行打标,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进而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标距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打标器套装在位移滑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打标器套装在位移滑轨上的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工控系统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标距仪,用于对钢材检测样件进行自动打标,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定位基座10、一位移滑轨20以及打标器30;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基座10上设有一V型槽11,用于对钢材检测样件进行定位,所述位移滑轨20设置在定位基座10上方,所述打标器30通过一滑动底座40设置在所述位移滑轨20上,且打标头32对应所述定位基座10竖直向下设置。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打标器30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底座40上的电磁铁31,所述电磁铁31的铁芯311与打标头32固定连接。通过电磁铁31将电能转换为磁场,再由磁场产生的磁力,作用于电磁铁31中心的铁芯311,使铁芯311往复动作,从而带动打标头32完成打标动作。

所述打标器30的下端设有冲头固定导向座33,所述冲头固定导向座33上设有一与所述打标头32对应的竖直导向通孔331,所述打标头32内置于所述竖直导向通孔331中,所述打标头32沿竖直导向通孔331的方向进行打标动作,从而保证打标头32不会发生位移角度偏差。

其中,所述滑动底座40上设有一初始点定位模块50,所述初始点定位模块50包括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和第一红外线接收器52,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的发射端倾斜设置,发射光束外切于钢材检测样件的中段,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器52的接收端以发射光束与中段的切点所在竖直垂线为中垂线,与所述发射端对称设置。

所述钢材检测样件的两端直径大于中段直径,打标的初始点为中段与两端的连接点,因此,当需要寻找初始点时,控制打标器30沿位移滑轨20滑动,当打标器30对应的位置为钢材检测样件的中段时,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发射的光束与中段相切,光线不会被反射,第一红外线接收器52无法接收到红外线,由于所述钢材检测样件的两端直径大于中段直径,因此,当打标器30自钢材检测样件中段移动至中段与两端的连接点时,钢材检测样件的直径增大,发射光束会直接投射在钢材检测样件上,并被钢材检测样件反射,第一红外线接收器52接收到反射光束,从而判断打标器30移动至初始点,实现对初始位置的定位,解决了完全自动打标的实施障碍。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基座10上设有直径测量模块60,所述直径测量模块60包括沿定位基座10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0中部的红外线组列,所述红外线组列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红外线检测单元,每个红外线检测单元包括一个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及一个第二红外线接收器。

当钢材检测样件放置在定位基座10上时,其中段会将红外线组列中的部分红外线检测单元进行遮挡,被遮挡的红外线检测单元中的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光束被样件反射给第二红外线接收器,通过统计第二红外线接收器的数量,并根据红外线检测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得到样件中段的直径大小。

如图1所示,靠近所述定位基座10一端设置有一视觉传感器70,用于对钢材检测样件轴端侧面的号码进行识别采集,当钢材检测样件放置在定位基座10上时,所述视觉传感器70采集样件轴端侧面的视频画面,通过对对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识别得到画面中采集的数字编号,所述二值化处理识别数字的技术是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其在导航、图像搜索等领域均有应用。

所述自动标距仪还包括一工控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工控系统包括一中央处理器80,所述中央处理器80与位移滑轨20的驱动电机21、初始点定位模块50、打标器30、直径测量模块60、以及视觉传感器70电性连接,其分别接收直径测量模块60及视觉传感器70检测的直径信息、编号信息,并存储,同时控制位移滑轨20的驱动电机21带动打标器30移动,寻找初始点,根据初始点定位模块50中的第一红外线接收器52是否接收到反射光束确定初始点,初始点确定后对打标器30的电磁铁31进行通断电控制,使铁芯311带动打标头32进行打标动作。所述工控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屏90,所述显示屏90与中央处理器80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80采集的信息均通过显示屏90展示给用户。

同时还可以在中央处理器80中存储国标、欧标、美标的尺寸标准,在确定初始点后,中央处理器80通过控制位移滑轨20的驱动电机21,控制打标器30的位移行程,从而可以分别按照国标、欧标、美标的尺寸进行打标,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进而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标距仪,其通过使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的发射端倾斜设置,发射光束外切于钢材检测样件的中段,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器52的接收端以发射光束与中段的切点所在竖直垂线为中垂线,与所述发射端对称设置,从而实现对初始位置的定位,解决了完全自动打标的实施障碍。同时确定初始点后,通过控制打标器30的位移行程,从而可以分别按照国标、欧标、美标的尺寸进行打标,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进而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