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94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容器。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例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体外诊断一般都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样本进行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诊断所需的信号,比如电信号或光信号。

目前采用光信号的体外诊断方式中,特定试剂与样本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反应物,在使用特定光源对该反应物进行照射,反应物使光源信号产生一定的光强度变化,检测到这些光强度变化,即可对应地换算成样本中待检测物质的浓度以获取诊断信息。

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容器都只能适用于其中一种光学检测方式的专用容器,而且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检测人员手动向检测容器中定量地注入特定的试剂,使得检测工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步骤繁琐。

而且,由于现有技术检测工作操作麻烦,步骤繁琐,使得检测人员可能出于疏忽或懒惰的原因,将容器多次重复使用,这样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难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因此,一种通用性强,且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的检测容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容器,通用性强,且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容器,用于样本的光学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的样本腔、用于放置吸管的吸管腔以及用于放置试剂的试剂腔,在所述样本腔、所述吸管腔以及所述试剂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试剂腔包括用于透射检测的透射腔以及用于折射和散射检测的折射腔。

优选地,所述透射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两第一透射窗,且两所述第一透射窗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折射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两第一折射窗,且两所述第一折射窗相互垂直。

优选地,在所述透射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折射窗,且所述第二折射窗与其中一个第一透射窗垂直。

优选地,在所述折射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透射窗,且所述第二透射窗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折射窗平行。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盖体与密封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射窗与所述第二折射窗的材质均采用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或聚丙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窗与所述第二透射窗的材质均采用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或聚丙烯。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试剂腔,所述辅助试剂腔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容器,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的样体腔、用于放置吸管的吸管腔以及用于放置试剂的试剂腔,在试剂腔储存有试剂,且试剂腔包括用于透射检测的透射腔以及用于折射和散射检测的折射腔。当工作人员采用上述结构的检测容器进行样本光学检测时,只需要向试剂腔内添加样本则可以直接对样本进行光学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检测操作简单,工作人员不容易出错,有效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容器,用于样本的光学检测,包括主体1,在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的样本腔11,用于放置吸管2的吸管腔12以及用于放置试剂的试剂腔13,在试剂腔13内储存有试剂,在样本腔11、吸管腔12以及试剂腔13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件3,试剂腔13包括用于透射检测的透射腔131以及用于折射和散射的折射腔132。

现有技术中对样本的检测,其检测容器都根据光学检测方式不同则有不同的专用容器。现有对样本的检测,一般是检测人员将样本从样本容器中移至检测容器中,然后将所需试剂从试剂容器中移至检测容器中,最后通过检测容器进行光学检测,得出检测结果,然而,一般样本所需要检测的参数为多个,需要采用多种光学检测手段来进行检测,此时,检测人员需要将样本移动不同的检测容器,然后添加不同的试剂进行检测,由于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检测人员手动向检测容器中定量地注入特定的试剂,因此,整个检测工作操作繁琐,工作人员很容易失误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容器,由于在主体1上设置有样体腔11、吸管腔12以及用于放置试剂的试剂腔13,且试剂腔13包括用于透射检测的透射腔131以及用于折射和散射的折射腔132。工作人员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容器进行样本检测时,通过使用吸管腔12内的吸管2将样本放入已经存放有试剂的试剂腔13中,然后能过光学检测得出结果;又由于试剂腔13包括用于透射检测的透射腔131以及用于折射和散射的折射腔132,因此,采用该检测容器即能够完成所有的光学检测,因此,使得整个检测过程操作简单,工作人员不易出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效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其中,在透射腔13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透射窗41,且两个第一透射窗41平行设置。其中一个第一透射窗41作为光源照射,另一个第一透射窗41用于接收光信号。使用特定光源在一个第一透射窗41处对透射腔131内的样本与试剂的反应物进行照射,反应物会使光源信号产生一定的光强度变化,通过另一个透射窗能够检测到这些光强度变化,即可对应地换算成样本中待检测物质的浓度以获取诊断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容器中的折射腔13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折射窗51,其中,两折第一射窗51相互垂直。

当然,在透射腔131上也可以设置第二折射窗(图中未示出),当在透射131上设置第二折射窗时,第二折射窗与第一透射窗41垂直;也可以在折射腔132上设置第二透射窗(图中未示出),此时,第二透射窗与其中一个第一折射窗51平行。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透射窗41、第一折射窗51、第二透射窗以及第二折射窗的材质均优选为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或聚丙烯(PP)。

由于检测容器的样本腔11、吸管腔12以及试剂腔13根据需要的不同具有可采用不同数量的设置,也可以有不同的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例,样本腔11设置在主体1的一端,吸管腔12与样本腔11相邻设置,吸管腔12内放置有吸管2,试剂腔13与吸管腔12相邻。

其中,图1所示的试剂腔13包括三类,第一类试剂腔13为透射腔131;第二类试剂腔13为折射腔132;第三类试剂腔13为用于储存试剂的辅助试剂腔133,不用于检测。

其中,由于折射腔132上的两个第一折射窗51相互垂直,因此,折射腔132设置在主体1上的另一端,以满足两个第一折射窗51相互垂直的要求。当然,也可以在折射腔132上安装一个第二透射窗,使得该第二透射窗与其中一个第一折射窗51平行即可,使得折射腔132即能够进行透射检测,也能够进行折射和散射检测。

由于透射腔131的第一透射窗4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透射窗41相互平行,因此,透射腔131设置有折射腔132与吸管腔12的中间。

用于储存试剂的辅助试剂腔133由于不进行检测,仅用于储存试剂,因此,辅助试剂腔133上未设置透射窗也未设置折射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容器,当仅使用一种试剂对样本进行光学检测时,其设置可以为,一样本腔11、一吸管腔12、一透射腔131、一折射腔132以及用于储存试剂的辅助试剂腔133;也可以是一样本腔11、一吸管腔12、一透射腔131、一折射腔132,在透射腔131与折射腔132内预存有试剂;也可以是一样本腔11、一吸管腔12、一既能够进行透射检测,也能够进行折射检测的检测腔,在检测腔内预存有试剂。

如果需要采用两种试剂对单个样本进行光学检测,检测容器可以设置多个辅助试剂腔133;如果需要采用两种以上的试剂对多个样本进行光学检测,则,检测容器可以设置多个样本腔以及多个辅助试剂腔13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3包括盖体31与密封膜6。为了提高检测容器的密封性能,在所述样本腔、所述吸管腔以及所述试剂腔的开口处均设置的密封膜6,能够对试剂腔13内的试剂进行密封,也能够防尘。

其中,由于具有检测窗的试剂腔表面需要平行或垂直,且出于对密封性能考虑,透射腔131与折射腔132采用方形,优选采用正方形。

由于在检测容器大小确定的情况下,试剂腔13开口处覆膜面积较小,密封效果较差。为了提升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将试剂腔的容积相对减小,使试剂腔13开口处的表面可用面积增大,即使得使试剂腔13开口处的壁厚增大,从而提升覆膜面积以提高密封效果。

对于不需要设置透射窗41或者折射窗51的辅助试剂腔133,其截面形状可以采用菱形等类似的多边形,使开口处可以预留更多的面积用于覆膜,保证密封效果。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可以在主体1的上部设置连接板7,连接板7上均对应设置有与样本腔11、吸管腔12以及试剂腔13连通的开口,连接板的设置使得用于覆膜的面积大大增加,提高的密封膜6密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

其中,检测容器的主体1可以是先加工样本腔11、吸管腔12以及试剂腔13后再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主体1与连接板7一体成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