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用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9127阅读:20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用表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用表笔。



背景技术:

在军用加固计算机的调试过程中,调试人员在计算机上电前、后均要通过计算机底板上各电源的测试点进行阻抗检测、电压检测等工作流程。由于6U加固计算机机箱厚度较深,并且在插入模块的情况下,预留的测试空间狭小,目前的万用表笔由于其笔杆短小,在这种环境下使用起来,非常困难,既费时又费力,大批量计算机调试,更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测量航空连接器电缆通断时,经常需要万用表笔锐细一些,而钝粗型的表笔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万用表笔使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款长度可伸缩、笔针可切换型万用表笔,可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用表笔,包括笔杆和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笔头,所述笔头内设有空腔,所述笔杆一端设有笔杆头,所述笔杆头一端活动套接于笔头腔壁、另一端与线缆相接。

所述笔杆外壁分别设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

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套筒套接于笔杆外壁。

包括尾套,所述尾套活动套接于笔杆另一端。

所述套筒另一端内直径大于所述尾套最大外直径。

所述笔头顶部为针尖状。

所述笔杆头螺纹套接于笔头腔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万用表笔在原有钝粗型笔杆头上设计增加螺纹,可固定细锐型的笔头(笔针),可实现切换功能;同时在万用表笔杆上设计增加一套筒,笔杆与套筒之间通过螺纹相互作用,以实现万用表笔使用长度的可伸缩性。所述万用表笔能满足日前在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设备调试与测试过程中的需求,无论是在实验室、机房还是外场试验环境中,其携带便捷、操作便捷,可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在外场条件复杂、恶劣试验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笔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笔伸长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笔头1;笔杆2;第一螺纹部21;第二螺纹部22;笔杆头23;套筒3;尾套4;线缆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万用表笔,包括笔杆2和线缆5,还包括笔头1,笔头1顶部为针尖状;所述笔头1内设有空腔,笔杆2一端嵌有笔杆头23,笔杆头23一端通过螺纹套接于笔头1腔壁,且笔杆头23另一端与线缆5相接;笔杆2外壁分别设有第一螺纹部21和第二螺纹部22,两螺纹部之间保留有一定距离,第一螺纹部21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部22的螺纹方向相反;笔杆2外还设有套筒3,套筒3一端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第一螺纹部21相接;笔杆底部设有尾套4,尾套4与笔杆2另一端即笔杆2底端螺纹相接;套筒3不含有螺纹的一端内直径大于所述尾套4最大外直径。

如图2所示,一种万用表笔,包括笔杆2和线缆5,还包括笔头1,笔头1顶部为针尖状;所述笔头1内设有空腔,笔杆2一端嵌有笔杆头23,笔杆头23一端设有外螺纹,笔头1腔壁设有内螺纹,笔杆头23另一端与线缆5相接;笔杆2外壁分别设有第一螺纹部21和第二螺纹部22,两螺纹部之间保留有一定距离,第一螺纹部21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部22的螺纹方向相反;笔杆2外还设有套筒3,套筒3一端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第二螺纹部22吻合相接;笔杆底部设有尾套4,尾套4与笔杆2另一端即笔杆2底端螺纹相接;套筒3不含有螺纹的一端内直径大于所述尾套4最大外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万用表笔,包括笔头1、笔杆2、套筒3、尾套4、线缆5;笔杆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螺纹部21,第二螺纹部22以及笔杆头23,套筒3通过内螺纹与第一螺纹部21相固定,尾套4通过螺纹固定于笔杆2的尾部,笔头1为细锐型笔头,顶部为针尖状,笔头1通过螺纹固定于钝粗型笔杆头23之外。

如图2所示,可将图1所述的万用表笔的套筒3反向旋转,脱离第一螺纹部21,然后拉伸,继续反向旋转,接着与第二螺纹部22相互作用,可将套筒3固定于尾套4的前端,即实现表笔的伸长;反之,套筒3在伸长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套筒3的螺纹连接部,脱离第二螺纹部22,然后收缩,继续旋转,接着与第一螺纹部21相互作用,固定于笔杆2上,即实现表笔的收缩。细锐型笔头1通过旋转其螺纹连接部,可从钝粗型笔杆头23上卸下,反向旋转可将其紧固在钝粗型笔杆头23外部,以满足不同使用情况下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换与改型,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