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及相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8248发布日期:2018-10-23 21: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包括:

拖船,其具有船载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拖船漂浮在水体的表面处;

第一传感器拖缆,其限定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在所述拖船后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浸没在所述水体中;

引入线缆,其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拖船,并且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

引导船,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相关联,所述引导船漂浮在所述水体的所述表面处或附近,所述引导船不同于所述拖船,并且所述引导船由牵引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以及

震源,其在所述引导船后面的水中,所述震源由从所述引导船延伸至所述震源的源线缆联接至所述引导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远端。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铅浮标;

中间牵引线缆,所述中间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铅浮标,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并且

其中所述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铅浮标,并且其中所述牵引线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长度的2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引导船内的能量源,并且其中所述能量源经由所述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震源。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空气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经由所述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震源;以及

所述震源,其包括源阵列,所述源阵列包括悬挂在所述水体的表面下方的多个气枪。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发电机的电能经由所述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震源;并且

所述震源为海洋振动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拖船内的发电机,并且其中来自所述发电机的能量经由所述引入线缆、所述牵引线缆以及所述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震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和第一引导船为第一最外面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和第二引导船为与所述第一最外面的位置相对的第二最外面的位置。

10.一种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包括:

拖船,其具有船载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拖船漂浮在水体的表面处;

第一传感器拖缆,其限定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在所述拖船后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浸没在所述水体中;

第一引入线缆,其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拖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

第一引导船,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相关联,所述第一引导船漂浮在所述水体的表面处,并且所述第一引导船由第一牵引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

第一震源,其在所述引导船后面的水中,所述第一震源由从所述第一引导船延伸至所述第一震源的第一源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一引导船;

第二传感器拖缆,其限定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平行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在所述拖船后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浸没在水体中;

第二引入线缆,其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拖船,并且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

第二引导船,其不同于所述第一引导船,所述第二引导船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相关联,所述第二引导船漂浮在水体的表面处,并且所述第二引导船由第二牵引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以及

第二震源,其在所述引导船后面的水中,所述第二震源不同于所述第一震源,所述第二震源由从所述第二引导船延伸至所述第二震源的第二源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二引导船。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远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远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第一铅浮标;

第一中间牵引线缆,所述第一中间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铅浮标,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

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一铅浮标,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长度的25%;

第二铅浮标;

第二中间牵引线缆,所述第二中间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铅浮标,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牵引线缆在第一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引导船,并在第二端部上联接至所述第二铅浮标,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长度的25%。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和第一引导船处于第一最外面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和第二引导船处于与所述第一最外面的位置相对的第二最外面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之间的多个传感器拖缆,所述多个传感器拖缆中的各个与相应的引导船相关联,并且各个相应的引导船经由源线缆联接至震源。

16. 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之间的多个传感器拖缆,所述多个传感器拖缆平行于彼此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并且所述多个传感器拖缆浸没在水体中;以及

少于所述多个传感器拖缆的数量的多个引导船,所述多个引导船中的各个引导船联接至所述多个传感器拖缆的相应传感器拖缆,使得横跨所有所述传感器拖缆的引导船的模式为联接至所有其它传感器拖缆的引导船。

17. 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第一能量源,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能量源经由所述第一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震源;以及

第二能量源,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能量源经由所述第二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震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第一空气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一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震源;

所述第一震源包括第一源阵列,所述第一源阵列包括悬挂在水体的表面下方的多个气枪;

第二空气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二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二震源;以及

所述第二震源包括第二源阵列,所述第二源阵列包括悬挂在水体的表面下方的多个气枪。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第一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第一发电机的电能经由所述第一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震源;

所述第一震源为海洋振动器;

第二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第二发电机的电能经由所述第二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二震源;以及

所述第二震源为海洋振动器。

20. 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物理勘测系统还包括:

能量源,其设置在所述拖船内,并且其中来自所述能量源的能量经由所述第一引入线缆、所述第一牵引线缆以及所述第一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震源;并且

其中来自所述能量源的能量经由所述第二引入线缆、所述第二牵引线缆以及所述第二源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二震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源为产生电能的发电机,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震源和所述第二震源各自均为海洋振动器。

22.一种执行海洋地球物理勘测的方法,包括:

牵引拖船后面的多个传感器拖缆,各个传感器拖缆由相应的引入线缆联接至所述拖船;

由所述拖船牵引多个引导船,其中各个引导船拉动相应的震源,各个引导船由相应的牵引线缆和至少一个中间线缆拉动;

促动由所述多个引导船拉动的所述相应震源;以及

由所述传感器拖缆中的各个收集地震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所述多个引导船还包括在各个引导船由相应的引入线缆拉动的情况下牵引所述多个引导船,所述相应的引入线缆还拉动传感器拖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所述多个引导船还包括在各个引导船由相应的传感器拖缆拉动的情况下牵引所述多个引导船。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促动所述相应的震源还包括同时促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促动所述相应的震源还包括以选自下者的至少一个顺序地促动:稀疏促动;和密集促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促动所述相应的震源还包括以准随机模式促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促动所述相应的震源还包括以随机模式促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所述多个引导船还包括牵引大量引导船,使得各个传感器拖缆具有相关联的引导船。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所述多个引导船还包括牵引大量引导船,使得所有其它传感器拖缆具有相关联的引导船。

31. 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相应的空气压缩机在所述多个引导船中的各个中操作,各个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的空气;和

将压缩的空气提供至由相应的所述多个引导船拉动的所述相应震源;以及

使地震能量由为一个或更多个气枪的各个震源产生。

32. 根据权利要求22至权利要求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相应的发电机在所述多个引导船中的各个中操作,各个发电机产生电压和电流;和

将电压和电流提供至由相应的所述多个引导船拉动的所述相应震源;以及

使地震能量由为海洋振动器的各个震源产生。

33. 一种制造地球物理数据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传感器拖缆散布获得地球物理数据,其中第一震源在联接至所述传感器拖缆散布的第一传感器拖缆的近端的第一引导船后面拉动,所述第一引导船由牵引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所述牵引线缆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与所述第一引导船之间延伸,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和所述第一引导船两者都由拖船牵引;以及

将所述地球物理数据记录在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传感器拖缆散布获得所述地球物理数据,还包括在第二引导船后面拉动的第二震源,所述第二引导船联接至所述传感器拖缆散布的第二传感器拖缆的近端,所述第二引导船由牵引线缆联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所述牵引线缆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的所述近端与所述第二引导船之间延伸。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拖缆和第一引导船为所述传感器拖缆散布的第一最外面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拖缆和第二引导船为所述传感器拖缆散布的第二最外面的位置,所述第二最外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最外面的位置相对。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产品还包括以为选自下者中的至少一个的模式来促动所述震源:同时促动;顺序促动;以准随机模式促动;以随机模式促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权利要求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产品还包括以随机模式促动所述震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