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564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还是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是一种以溶蚀孔洞、溶洞及裂缝为储集空间的特殊气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渤海湾盆地。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储集空间尺度变化大,而且在空间上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二是生产规律复杂、井间差异大。单井控制范围有限,一般呈现“点坨状”分布。

目前,国内外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可动用储量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该类气藏储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常规气藏评价方法很难准确评价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致使在开发方案编制时指标设计出现偏差。所以,如何准确的评价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或投产早期的可动用储量情况,对产能规模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或投产早期的可动用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及装置,利用该方法及装置可以确定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规模,实现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的定量计算,解决了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不适用复杂缝洞型气藏且可动用储量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该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储层类型;

步骤2、获取地震雕刻体积;

步骤3、计算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

步骤4、拟合关键参数;

步骤5、计算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

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所述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的方法,该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包括:

储层类型分析模块,用于确定已投产区块及未投产区块的储量类型;

已投产区块分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区域内已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和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

关键参数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量类型、所述已投产区块的所述地震雕刻体积与所述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参数结合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确定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方法及装置可以确定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规模,实现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的定量计算,解决了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不适用复杂缝洞型气藏且可动用储量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中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计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确定储层类型分析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地震雕刻体积分析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关键参数分析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关键参数拟合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分析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计算曲线。

图8为本发明中确定可动用储量的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储层类型;

步骤2、获取地震雕刻体积;

步骤3、计算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

步骤4、拟合关键参数;

步骤5、计算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如图1所示。

在步骤1中,根据储层的地震反射类型及生产动态特征将已投产区块的储层类型划分为定容类型、含水类型或供给类型,根据地震反射类型将未投产区块的储层类型划分为定容类型、含水类型或供给类型,如图2所示。

具体的,当已投产区块的地震反射类型为“串珠”,在钻井过程中存在钻具放空或泥浆漏失,在试采过程中累计产气量与压降呈直线关系时,所述储层类型为定容类型储层;当已投产区块的地震反射类型为“深串珠”,在钻井过程中存在钻具放空或泥浆漏失,在试采过程中累计产气量与压降呈直线关系且产水时,所述储层类型为含水类型储层;当已投产区块地震反射类型为“串珠”组合,在钻井过程中存在钻具放空或泥浆漏失,在试采过程中累计产气量与压降呈非直线关系时,所述储层类型为供给类型储层。

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不同储层类型在地震反射类型及生产动态特征上表现可划分为定容类型、含水类型及供给类型。定容类型的储集体内部沟通好、外围基质物性差;含水类型的储集体底部存在一定规模的水体;供给类型一般指多个缝洞体连通,流体在内部流动时具有一定的阻力。

具体是,首先,对于已投产区块,可以通过地震反射类型及生产动态特征识别储层类型是定容类型或是含水类型或是供给类型;其次,对于未投产区块,可以通过地震反射类型结合已投产区块储层类型类比分析,识别储层类型是定容类型或是含水类型或是供给类型。

在步骤2中,根据波阻抗与孔隙度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已投产区块及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即地震解释结果可提供波阻抗数据,根据井点波阻抗与测井孔隙度数据可以确定波阻抗与孔隙度相关关系式,应用该关系式结合已投产区块及未投产区块的波阻抗数据,可以确定相应区的孔隙度数据,相应区块的孔隙度与储层体积乘积即为地震雕刻体积,如已投产区块的孔隙度与已投产区块的储层体积乘积即为已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

具体是,首先,根据已投产区块地震波阻抗数据,结合波阻抗数据与孔隙度关系式(通常由室内岩心分析得到),可以得到已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即已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孔隙体积);其次,根据未投产区块地震波阻抗数据,结合已投产区块波阻抗数据与孔隙度关系式,可以得到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即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孔隙体积),如图3所示。

在步骤3中,应用Blasingame(布拉辛格姆)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以X、Y为坐标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关系曲线,为在X轴上的坐标值,为在Y轴上的坐标值,通过曲线拟合、迭代计算和回归计算出已投产井的可动用储量;

Cti为原始条件下综合压缩系数,单位为MPa–1

q为日产量,单位为m3/d;

Δpp为规整化拟压力差,单位为MPa;

tca为规整化拟时间,单位为hour;

G为天然气地质储量,单位为108m3

具体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G,给出预测值;

步骤3.2、根据规整化拟时间、规整化拟压力差及累积产量,计算出不同时间下的tca

步骤3.3、在以X、Y为坐标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关系曲线,该关系曲线与X轴的截距为已投产井的初始可动用储量G1

步骤3.4、使该关系曲线获得最佳拟合,并外推该初始可动用储量,获得新的可动用储量G2

步骤3.5、使用该新的可动用储量G2,重复步骤3.4,直到该新的可动用储量G2收敛为止;

步骤3.6、收敛后得到最终的可动用储量G3为该已投产单井可动用储量,该已投产单井可动用储量累加后为区块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

在步骤4中,地震雕刻体积与原始缝洞型气藏储集空间体积一致。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可以分析已投产区块三种储层类型地震雕刻体积与可动用储量关系。具体的理论关系式如下:

定容类型的储层的气井可动用储量与地震雕刻体积之间的关系为:

含水类型的储层的气井可动用储量与地震雕刻体积之间的关系为:

供给类型的储层的气井可动用储量与地震雕刻体积之间的关系为:

Gg为气井可动用储量,单位为108m3

Gp为已采出天然气累积产量,单位为108m3

VD为地震雕刻体积,单位为108m3

为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体积系数;

为目前地层压力条件下体积系数;

H为平均体积转换系数;

N为平均水体体积倍数;

M为平均供给体积倍数。

对该地震雕刻体积与已投产井的气井可动用储量进行拟合,获得关键参数,当储层类型为定容类型时,该关键参数为平均体积转换系数;当储层类型为含水类型时,该关键参数为平均水体体积倍数参数;当储层类型为供给类型时,该关键参数为平均供给体积倍数参数。具体的,对已投产区块关键参数分析流程图如图4所示。首先,根据已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结合储层类型为定容类型的投产井可动用储量参数,按照公式一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平均体积转换系数。其次,根据已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结合储层类型为含水类型的投产井可动用储量参数,按照公式二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平均水体体积倍数参数。最后,根据已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结合储层类型为供给类型的投产井可动用储量参数,按照公式三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平均供给体积倍数参数。本实施例中关键参数拟合曲线如图5所示,得到已投产区块定容类型储层平均体积转换系数为0.03,含水类型储层平均水体体积倍数为1.1,供给类型储层平均供给体积倍数为0.2。

在步骤5中,将未投产区块的定容储层、含水储层或供给储层的地震雕刻体积数和相应关键参数带入到步骤4中相应的三个关系式中,从而得到未投产区块的定容储层、含水储层或供给储层的可动用储量。例如,未投产区块的储层类型为含水类型储层时,将该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和该未投产区块的含水类型储层的关键参数(N:平均水体体积倍数)带入公式二,由于公式二中等号右侧的参数均可以通过对未投产区块或已投产区块实际测量得到,从而可以计算得出含水类型储层的可动用储量。

具体的,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分析流程图如图6所示。将已经分析得到的已投产区块不同储层类型地震雕刻体积与可动用储量拟合关系参数,与未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结合,可以计算得到未投产区块不同储层类型的可动用储量。本实施例中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计算曲线如图7所示,预测未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为2798×104m3,计算得到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为72×108m3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的方法,提供了根据已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与可动用储量拟合关系,确定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分析方法及流程,利用该方法可以确定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规模,可以实现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的定量计算,解决了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不适用复杂缝洞型气藏且可动用储量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包括:

储层类型分析模块、已投产区块分析模块、关键参数拟合模块和未投产区块分析模块,如图8所示。

所述储层类型分析模块,可以用于确定已投产区块及未投产区块的储量类型。

所述已投产区块分析模块,可以用于确定目标区域已投产区块不同储层类型的地震雕刻体积、可动用储量等参数。

所述关键参数拟合模块,可以用于结合所述储层类型以及所述目标区域已投产区块不同储层类型的地震雕刻体积、可动用储量等参数,确定地震雕刻体积与可动用储量关系,确定关键参数。

所述计算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关键参数拟合模块确定的关键参数,结合未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确定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规模。

所述已投产区块分析模块还能够确定目标区域内所述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

上述实施例中的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与本发明所述的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相对应,即该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在工作时能够实现所述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该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也可以取得上述方法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可以根据A区域内已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确定A区域内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在需要确定B区域内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时,则需要重新根据B区域内已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确定B区域内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即想要确定哪一区域内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则需要重新根据该区域内已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确定该区域内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法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