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速判定304不锈钢的检测物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3005阅读:4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快速判定不锈钢材料是否达到304不锈钢或优于304不锈钢的检测物,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检测物进行判定的具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根据显微结构或者组织结构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钢材热处理之后形成面心立方形状结晶的不锈钢,其约占不锈钢生产总量和用量的70%。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结构,这种结构不易被腐蚀性化学试剂所破坏,而其他类型不锈钢,紧靠表面致密的薄膜进行保护,极易被腐蚀性化学试剂所破坏。

304不锈钢(18Cr-8Ni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不锈钢,其特点是无磁性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制造业、家具装饰业、食品业、医疗业,涉及的产品种类包括各种餐具、刀具、彩电、冰箱、耐蚀容器、家具、栏杆、橱柜、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雨刷、医疗器具等,其它奥氏体不锈钢是在304不锈钢基础上通过加入Mo、Cu、Si、Nb、Ti元素等发展过来,比如添加了Mo元素提高抗酸碱腐蚀性能的316不锈钢(应用范围仅次于304不锈钢,但是成本更贵),添加了钛元素降低材料焊缝锈蚀的321不锈钢。

针对304不锈钢及以其为基础的奥氏体不锈钢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火花直读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和X 线荧光光谱法,本申请主要是考虑到奥氏体不锈钢中镍元素含量的不同,根据相关理论,如果不锈钢中镍元素含量接近或超过304不锈钢中镍元素含量(8%左右),则检测液作用后于不锈钢后不会产生颜色变化,反之,则会产生颜色会呈红色,说明待检测不锈钢不能满足304不锈钢镍元素含量的要求,比如文献CN1501070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检测剂及其使用方法”,其公开的检测剂含有硫酸、盐酸等较强腐蚀性成分,加上其呈液态保存,导致不适合大量运输或携带,文献CN100456017公开了一种“鉴定不锈钢中镍、钼、铬含量范围的方法”,该方法中提供的检测器尽管没有硫酸、盐酸等较强腐蚀性成分,但是其检测周期长,需要借助电池通电使材料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其不太符合现场打假和现场采购等需要进行快速初步检测的要求,因此如何快速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效率的测定是本申请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检测剂存在的检测周期长、运输不便以及腐蚀性较强导致使用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现场快速对304不锈钢进行初步有效测定的检测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快速判定304不锈钢的检测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硫酸铜10~15份,氨基磺酸16~25份,氯化钠30~40份。

进一步限定,该检测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硫酸铜12份,氨基磺酸19份,氯化钠35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检测物快速判定304不锈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液的配置:将硫酸铜10~15份,氨基磺酸16~25份,氯化钠30~40份充分混合,加入100~400份的水溶液,充分溶解形成检测液。

(2)检测过程:首先用细砂纸将不锈钢样品外表面的尘垢、氧化皮清除干净,将上述配置好的检测液滴于细砂纸打磨处,如果15s后仍未变色,则该不锈钢样品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或者优于304不锈钢(比如316不锈钢、316L不锈钢),如果15秒内变为砖红色,则该不锈钢样品中的镍元素含量不足,达不到304不锈钢要求。当然针对初步检测不合格的样品,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精确度更高的实验手段来确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检测物平时为固态粉末状,而且无毒,运输携带都十分方便,只有将检测物溶于水后,才会呈强酸性。

2、配方简单,现场可以快速制作检测液,且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十分适用于打假和采购现场,硫酸铜、氨基磺酸和氯化钠固态粉末溶于水后,氨基磺酸可以分别与硫酸铜和氯化钠生成硫酸和盐酸,由于配置时水分不多,使得生成的硫酸浓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可以与不锈钢样品发生有效氧化反应,促使有色络合物的生成。

3、测定效率高,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初步测定,且测定准确率达到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下面列举几种制备检测液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硫酸铜1.2g,氨基磺酸1.94g,氯化钠3.51g充分混合,加入20ml的水溶液,充分溶解形成检测液。

实施例2:

将硫酸铜1.5g,氨基磺酸2.2g,氯化钠3.3g充分混合,加入30ml的水溶液,充分溶解形成检测液。

实施例3:

将硫酸铜1g,氨基磺酸2.4g,氯化钠3.8g充分混合,加入25ml的水溶液,充分溶解形成检测液。

下面通过实施例1制得的检测液分别对五种不同的不锈钢进行测定。

实施例4:

不锈钢样品:3Cr2MnNiMo(C含量0.355%,Mn含量1.29%,Cr含量1.86%,Ni含量0.984%)

首先用细砂纸将不锈钢样品外表面的尘垢、氧化皮清除干净,将上述配置好的检测液滴于细砂纸打磨处,5s左右不锈钢样品外表面变砖红色,初步判断该不锈钢样品不满足304不锈钢的要求。

实施例5:

不锈钢样品:1Cr12Ni2Mn11(C含量0.125%,Mn含量11.46%,Cr含量11.73%,Ni含量2.01%)

首先用细砂纸将不锈钢样品外表面的尘垢、氧化皮清除干净,将上述配置好的检测液滴于细砂纸打磨处,5s左右不锈钢样品外表面变砖红色,初步判断该不锈钢样品不满足304不锈钢的要求。

实施例6:

不锈钢样品:0Cr13Ni14Mn10(C含量0.041%,Mn含量9.45%,Cr含量12.48%,Ni含量4.05%)

首先用细砂纸将不锈钢样品外表面的尘垢、氧化皮清除干净,将上述配置好的检测液滴于细砂纸打磨处,10s左右不锈钢样品外表面变砖红色,初步判断该不锈钢样品不满足304不锈钢的要求。

实施例7:

不锈钢样品:304(C含量0.067%,Mn含量1.16%,Cr含量17.64%,Ni含量9.09%)

首先用细砂纸将不锈钢样品外表面的尘垢、氧化皮清除干净,将上述配置好的检测液滴于细砂纸打磨处, 2min后测试样品表面无变化,初步判断该不锈钢样品满足304不锈钢的要求。

实施例8:

不锈钢样品:304L(C含量0.041%,Mn含量9.45%,Cr含量17.94%,Ni含量8.08%)

首先用细砂纸将不锈钢样品外表面的尘垢、氧化皮清除干净,将上述配置好的检测液滴于细砂纸打磨处,2min后测试样品表面无变化,初步判断该不锈钢样品满足304不锈钢的要求。

针对变为砖红色的不锈钢样品,还可以对样品进行如下初步判断。

如果不锈钢样品打磨处为砖红色,且擦去后变黑,说明该样品为劣质不锈钢。

如果不锈钢样品打磨处为砖红色,且擦去后稍变灰,说明该样品为“1铬13”、“2铬13”或“3铬13”。

如果不锈钢样品打磨处为砖红色,且擦不去,说明该样品为碳素钢或合金钢。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快速测定304不锈钢的检测物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