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4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夹持夹具、第二夹持夹具、夹持底座和法兰固定件;所述第一夹持夹具的夹持面上设置有慢波结构定位槽;所述第二夹持夹具的夹持面上设置有慢波结构定位槽;所述慢波结构定位槽内设置有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夹具的一端位于夹持面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方形配合槽;所述第一夹持夹具的另一端位于夹持面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方形配合槽;所述第二夹持夹具上与第一夹持夹具对应设置位置上设置有方形配合槽;所述第一夹持夹具与第二夹持夹具的夹持面相对贴合固定;所述夹持底座卡扣在方形配合槽中;所述法兰固定件固定在夹持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夹具的两端位于夹持面上设置有夹具定位锥;所述第二夹持夹具上设置有夹具定位孔;所述夹具定位孔与夹具定位锥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底座为U型方框体;所述夹持底座的两个端面上设置有法兰定位孔;所述法兰固定件上设置有与法兰定位孔匹配的法兰定位块;所述法兰定位块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法兰定位孔中设置有与螺钉孔匹配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夹具的夹持面上设置有贯穿夹具体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夹持夹具上设置有贯穿夹具体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与螺纹孔的位置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夹具上设置有与慢波结构定位槽连通的输能窗定位孔;所述输能窗定位孔的位置与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连接段匹配;所述输能窗定位孔开口方向朝向法兰固定件。

6.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高频系统用测量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以下步骤:

a、将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放入第一夹持夹具的慢波夹持槽内,然后将第二夹持夹具与第一夹持夹具的夹持面相对贴合,使定位锥穿过定位孔,然后使用螺钉插入第二夹持夹具的螺钉孔中,旋紧螺钉,将第一夹持夹具和第二夹持夹具锁死,组成慢波夹持夹具体;

b、将输能窗的连接端穿过慢波夹持夹具体的输能窗定位孔与折叠波导慢波结构连接;

c、将夹持底座插入慢波夹持夹具的方形配合槽中紧密贴合,然后将输能窗套入法兰固定件中,再将法兰固定件的法兰定位块插入夹持底座的法兰定位孔,并使用螺钉锁死法兰固定件、输能窗和夹持底座;

d、安装完成两组输能窗后,将两组输能窗的法兰端分别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第一测试端口和第二测试端口进行连接,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S11、S22以及S21参数进行测试,得到S11、S22以及S21参数的测试结果;其中,S11为第二测试端口接匹配负载时,第一测试端口的电压反射系数;S22为第一测试端口接匹配负载时,第二测试端口的电压反射系数;S21为第一测试端口至第二测试端口的电压传输系数;

e、对S11、S22以及S21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得到VSWR-1、VSWR-2以及Loss三组数据结果,其中:

<mrow> <mi>V</mi> <mi>S</mi> <mi>W</mi> <mi>R</mi>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o>|</mo> <msub> <mi>S</mi> <mn>11</mn> </msub> <mo>|</mo> </mrow> <mrow> <mn>1</mn> <mo>-</mo> <mo>|</mo> <msub> <mi>S</mi> <mn>11</mn> </msub> <mo>|</mo>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row> <mi>V</mi> <mi>S</mi> <mi>W</mi> <mi>R</mi> <mo>-</mo> <mn>2</mn> <mo>=</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o>|</mo> <msub> <mi>S</mi> <mn>22</mn> </msub> <mo>|</mo> </mrow> <mrow> <mn>1</mn> <mo>-</mo> <mo>|</mo> <msub> <mi>S</mi> <mn>22</mn> </msub> <mo>|</mo>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2</mn> <mo>)</mo> </mrow> </mrow>

<mrow> <mi>L</mi> <mi>o</mi> <mi>s</mi> <mi>s</mi> <mo>=</mo> <mn>10</mn> <mo>*</mo> <msub> <mi>log</mi> <mn>10</mn> </msub> <mrow> <mo>(</mo> <mfrac> <mrow> <mo>|</mo> <msub> <mi>S</mi> <mn>21</mn> </msub> <msup> <mo>|</mo> <mn>2</mn> </msup> </mrow> <mrow> <mn>1</mn> <mo>-</mo> <mo>|</mo> <msub> <mi>S</mi> <mn>11</mn> </msub> <msup> <mo>|</mo>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3</mn> <mo>)</mo> </mrow> </mrow>

式中,VSWR-1为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的反射特性,VSWR-2为与第二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的反射特性,Loss为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传输损耗特性;

f、依据VSWR-1、VSWR-1以及Loss三组数据结果对2个输能窗以及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性能进行判断:当数据VSWR-1满足参数要求时,认为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为合格品;当数据VSWR-2满足参数要求时,认为与第二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为合格品;当数据Loss满足参数要求时,认为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为合格品;

g、当判断两个输能窗以及折叠波导慢波结构都为合格品时,将所有螺钉旋出,拆解测试夹具,分别取出两个输能窗以及折叠波导慢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数据Loss不满足参数要求,则认为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为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如果数据VSWR-1不满足参数要求,则取出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通过重复步骤b、c、d、e、f对数据进行再次判断;如果数据VSWR-2不满足参数要求,则取出与第二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通过重复步骤b、c、d、e、f,对数据进行再次判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进行多次测试后,数据VSWR-1仍不满足参数要求,则认为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为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如果进行多次测试后,数据VSWR-2仍不满足参数要求,则认为与第二测试端口相连接的输能窗为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