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7419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有毒气体不断出现,威胁着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目前大多数的气体传感器都是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迅速和使用简单等特点,但其稳定性较差,较低的可重复使用率等,而且传统的气体传感器都是有源的,需要电源供电,这样导致了传感器寿命年限短,不能在高温下工作,其应用领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无线无源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生活的提倡,无线无源气体传感器已经成为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气体传感器稳定性差、重复使用率低及需要电源供电导致传感器寿命年限短、不能在高温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而成,包括采用ltcc基板制成的介质基底,介质基底的一侧设置气体测试电感线圈和叉指电容,所述叉指电容设置在气体测试电感线圈的内侧,且叉指电容与气体测试电感线圈的内圈相连,叉指电容表面附着go/in2o3气敏薄膜,所述介质基底的另一侧设置温度测试线圈,所述温度测试线圈与其自身存在的寄生电容形成一个lc谐振回路。

一种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ltcc基板上加工金属过孔,用于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的互连;利用磁控溅射的技术将金靶材上的金原子溅射到ltcc基板的正面和背面,在ltcc基板的正面溅射出气体测试电感线圈和叉指电容,在ltcc基板的背面溅射出温度测试线圈;采用hummers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利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得到淡黄色粉末in2o3,将得到的淡黄色粉末在玛瑙研钵研磨得到细化的纳米in2o3颗粒;将制备好的go与制备好的纳米in2o3颗粒进行掺杂,涂覆到叉指电容上,将叉指电容完全覆盖。

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1)首先在ltcc基板上加工金属过孔,用于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的互连,再利用层压的技术将两层ltcc基板层压成为一体;

(2)首先利用匀胶机在制备成一体的ltcc基板的正面匀一层光刻胶,将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掩膜版利用光刻机把ltcc基板上的光刻胶去掉,然后用磁控溅射仪把金原子溅射到基板上,最后把多余的光刻胶用丙酮清洗掉,留下了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利用与ltcc基板正面同样的工艺在ltcc基板背面把温度测试线圈溅射上去,形成了气体、温度双参数的无线无源传感器;

(3)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取100ml浓硫酸和10ml磷酸依次加入到三颈瓶中;将混合酸置于冰水浴中,再缓慢加入0.8g鳞片石墨和5g高锰酸钾,搅拌45min;将混合物置于45~55℃恒温水箱中搅拌35min后,置于60℃恒温水箱中反应16h,混合物呈墨绿色;缓慢滴加50ml5%的双氧水,充分搅拌至混合物呈现金黄色;将产物移至烧杯中,常温静置冷却,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直至中性;将洗涤后的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烘干,所得产物即是氧化石墨烯;

(4)称取1.5g的incl3•4h2o溶解于20ml的蒸馏水当中,加入2%的聚乙二醇,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在室温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1mol/l的nh3•h2o并缓慢搅拌直到溶液的ph值为中性,得到胶状物,将溶胶溶液放置在室温下静止2小时变为凝胶;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将洗涤过的凝胶放置在干燥箱中在100℃的温度下干燥3个小时,然后在高温炉内用300℃的温度煅烧1小时,得到的淡黄色粉末,将得到的淡黄色粉末在玛瑙研钵研磨得到直径为15-45nm的纳米氧化铟颗粒;

(5)将制备好的go与制备好的纳米in2o3颗粒按1.5%的比例进行掺杂,利用玛瑙研钵研磨均匀,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调成浆料;采用悬涂的方式将调好的浆料涂覆到叉指电容上,将叉指电容完全覆盖,确保厚度均匀,室温下放置在阴凉处晾干;待完全干燥以后,将传感器放置在260℃高温炉内烧结2h;最后将制备好的传感器在空气中老化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采用lc谐振原理(如图1),利用气体敏感层go/in2o3物理吸附目标气体,使得叉指电容间的电容、电阻随着吸附气体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气体的无线无源测量,传感器基底的介电常数对温度敏感,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寄生电容大小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传感器谐振频率随温度发生改变,实现了对温度的无线无源测量。本发明将气体测量和温度测量结合起来,并且两个测量方式都是利用无线无源的方法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降低了功耗,实现了对气体、温度双参数的测量,并且在尺寸大小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利于实现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的一体化、微型化,便于加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试原理图;

图2为ltcc材料层压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为磁控溅射正面流程示意图;

图4为磁控溅射背面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感器;2-网络分析仪;3-询问天线;4-气体测试电感线圈;5-叉指电容;6-温度测试线圈;7-介质基底;8-冲孔;9-金属填充;10-层压;11-共烧;12-匀胶;13-光刻;14-溅射;15-去胶;16-go/in2o3气敏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一种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而成,包括介质基底7,所述介质基底7采用ltcc基板制作,介质基底7的一侧设置气体测试电感线圈4和叉指电容5,所述叉指电容5设置在气体测试电感线圈4的内侧,且叉指电容5与气体测试电感线圈4的内圈相连,叉指电容5表面附着go/in2o3气敏薄膜16,所述介质基底7的另一侧设置温度测试线圈6,所述温度测试线圈6与其自身存在的寄生电容形成一个lc谐振回路。

本发明的无线无源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ltcc基板上加工金属过孔,用于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的互连,再利用层压的技术将两层ltcc基板层压成为一体,如图2所示。

(2)首先利用匀胶机在制备成一体的ltcc基板的正面匀一层光刻胶,将设计好的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掩膜版利用光刻机把ltcc基板上的光刻胶去掉得到想要的结构(即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的结构),然后用磁控溅射仪把金原子溅射到基板上,最后把多余的光刻胶用丙酮清洗掉,留下了气体测试电感线圈与叉指电容,如图3所示;利用与ltcc基板正面同样的工艺在ltcc基板背面把温度测试线圈溅射上去,如图4所示,形成了气体、温度双参数的无线无源传感器。

(3)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取100ml浓硫酸和10ml磷酸依次加入到三颈瓶中;将混合酸置于冰水浴中,再缓慢加入0.8g鳞片石墨和5g高锰酸钾,搅拌45min;将混合物置于45~55℃恒温水箱中搅拌35min后,置于60℃恒温水箱中反应16h,混合物呈墨绿色;缓慢滴加50ml5%的双氧水,充分搅拌至混合物呈现金黄色;将产物移至烧杯中,常温静置冷却,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直至中性;将洗涤后的产物置于干燥箱中60℃烘干,所得产物即是氧化石墨烯。

(4)称取1.5g的incl3•4h2o溶解于20ml的蒸馏水当中,加入2%的聚乙二醇,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在室温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1mol/l的nh3•h2o并缓慢搅拌直到溶液的ph值为中性,得到胶状物,将溶胶溶液放置在室温下静止2小时变为凝胶;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将洗涤过的凝胶放置在干燥箱中在100℃的温度下干燥3个小时,然后在高温炉内用300℃的温度煅烧1小时,得到的淡黄色粉末,将得到的淡黄色粉末在玛瑙研钵研磨得到直径为15-45nm的纳米氧化铟颗粒。

(5)将制备好的go与制备好的纳米in2o3颗粒按1.5%的比例进行掺杂,利用玛瑙研钵研磨均匀,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调成浆料;采用悬涂的方式将调好的浆料涂覆到叉指电容上如图5所示,将叉指电容完全覆盖,确保厚度均匀,室温下放置在阴凉处晾干,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气敏薄膜开裂脱落;待完全干燥以后,将传感器放置在260℃高温炉内烧结2h,以加强材料的稳定性并使气敏薄膜完全干燥;最后将制备好的传感器在空气中老化24h,以改善其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采用lc谐振原理(如图1),利用气体敏感层go/in2o3物理吸附目标气体,使得叉指电容间的电容、电阻随着吸附气体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气体的无线无源测量,传感器基底的介电常数对温度敏感,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寄生电容大小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传感器谐振频率随温度发生改变,实现了对温度的无线无源测量。本发明将气体测量和温度测量结合起来,并且两个测量方式都是利用无线无源的方法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降低了功耗,实现了对气体、温度双参数的测量,并且在尺寸大小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利于实现气体、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的一体化、微型化,便于加工,成本低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