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785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测绘是为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及其成果图件的编制所涉及的全部测绘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地质点测量、地质剖面测量、物化探测量、矿区控制测量、矿区地形测量、勘探网布测、勘探工程定位测量、坑探工程测量、井探工程测量、贯通测量、露天矿测、地质剖面测量、地表移动观测以及有关图件的绘制、坑探工程测量、坑探工程测量、印制和地质矿产信息系统的建立。而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建筑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设计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试验等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在切割强烈的基岩裸露山区,很好地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就有可能较全面地阐明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得到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空间变化的初步概念,判明物理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即使在为第四系覆盖的平原区,工程地质测绘也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不过这时的测绘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地貌和松软土上。由于工程地质测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查明广大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费资不多,在区域性预测和对比评价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在其它工作配合下能够顺利地解决建筑区的选择和建筑物的合理配置等问题。

因此地质测绘会使用到多种仪器,但是这些仪器都存在着一个使用校准的问题,尤其是对角位移的偏量每次使用的误差均比较大,目前来讲,都是采用人工修正或者采用计算值补差的方式进行复位,这两种方式都是费时费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其主要构造有:转轴棒、校位盘、上角位盘、下角位盘、轴位孔、弧道、v形支架、轴穿孔、架槽、套环、销钉、连杆、卡槽、孔位、套帽、电子游标卡尺、尺杆、固定件、弹簧座,所述的v形支架中心位置开有轴穿孔,轴穿孔内嵌有套环,在v形支架内凹处设有架槽;

所述的上角位盘、下角位盘内均开有轴位孔,在上角位盘、下角位盘的弧形边内侧均开有弧道;

所述的v形支架上设有上角位盘,v形支架下设有下角位盘,并且上角位盘、v形支架、下角位盘三者依次被转轴棒所贯通,所述的转轴棒底部套接有校位盘;

所述的连杆一端设有螺纹,另外一端开有卡槽,卡槽与架槽相插合;所述的卡槽上开有孔位,孔位外套有套帽,所述的销钉依次贯通上角位盘的弧道、孔位、套帽、下角位盘的弧道;

所述的连杆一端设有的螺纹与电子游标卡尺的尺杆相拧接;所述的电子游标卡尺底端两侧均通过弹簧座与v形支架两端相拉结;

所述的电子游标卡尺顶端固定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校位盘上下表面一圈上均设有弧度刻度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角位盘、下角位盘构造及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角位盘、下角位盘的弧道上均设有弧度刻度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的轴穿孔与套环之间灌注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角位盘、下角位盘的轴位孔内设有卡住转轴棒的螺母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尺杆的测量长度范围内2.3-5.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校位盘上搁置有气泡水准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棒上端套接有角位移测量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件固定于角位移测量设备的参考脚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电子游标卡尺组合本套结构设施,实现了一个自动修复角位移的机制,从而解决了测绘设备每次使用后都需要人为修正的问题。此外本产品设计结构简单,但是配件的集成度高,因此耐用性强且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核心件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核心件爆炸结构图。

图中1-转轴棒,2-校位盘,3-上角位盘,4-下角位盘,41-轴位孔,42-弧道,5-v形支架,51-轴穿孔,52-架槽,6-套环,7-销钉,8-连杆,81-卡槽,82-孔位,9-套帽,10-电子游标卡尺,101-尺杆,11-固定件,12-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地质测绘仪的角位移复位装置,其主要构造有:转轴棒1、校位盘2、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轴位孔41、弧道42、v形支架5、轴穿孔51、架槽52、套环6、销钉7、连杆8、卡槽81、孔位82、套帽9、电子游标卡尺10、尺杆101、固定件11、弹簧座12,所述的v形支架5中心位置开有轴穿孔51,轴穿孔51内嵌有套环6,在v形支架5内凹处设有架槽52;

所述的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内均开有轴位孔41,在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的弧形边内侧均开有弧道42;

所述的v形支架5上设有上角位盘3,v形支架5下设有下角位盘4,并且上角位盘3、v形支架5、下角位盘4三者依次被转轴棒1所贯通,所述的转轴棒1底部套接有校位盘2;

所述的连杆8一端设有螺纹,另外一端开有卡槽81,卡槽81与架槽52相插合;所述的卡槽81上开有孔位82,孔位82外套有套帽9,所述的销钉7依次贯通上角位盘3的弧道42、孔位82、套帽9、下角位盘4的弧道42;

所述的连杆8一端设有的螺纹与电子游标卡尺10的尺杆101相拧接;所述的电子游标卡尺10底端两侧均通过弹簧座12与v形支架5两端相拉结;

所述的电子游标卡尺10顶端固定有固定件11。

所述的校位盘2上下表面一圈上均设有弧度刻度标识。

所述的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构造及尺寸相同。

所述的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的弧道42上均设有弧度刻度标识。

所述的轴穿孔51与套环6之间灌注有润滑油。

所述的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的轴位孔41内设有卡住转轴棒1的螺母件。

所述的尺杆101的测量长度范围内2.3-5.5厘米。

所述的校位盘2上搁置有气泡水准器。

所述的转轴棒1上端套接有角位移测量设备。

所述的固定件11固定于角位移测量设备的参考脚架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其原理是:当搁置于转轴棒1上的角位移测量设备转动时,其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会跟着转动,由于在上角位盘3、下角位盘4上均设有弧道42,因此其卡于弧道42内的尺杆101会随着弧道42被拉出,这个过程中电子游标卡尺10会记录相关的数据。当搁置于转轴棒1上的角位移测量设备转动完成,需要复位时,其当转轴棒1恢复当原位时,如果电子游标卡尺10电子读数为零,说明复位成功无误,不然进行调整即可,一般来讲由于弹簧座12的定型作用,在本套设备下,复位后准确率高达99.3%,基本上不需要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