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573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



背景技术:

在煤化工等行业的工艺控制步骤中,各种反应器、转化器以及合成器的温度控制需要热电偶的参与,热电偶上的测温点可测量转化器合成塔内的气流温度,现有的热电偶大都只设置单支测温芯体,单支测温芯体测量精准度低、可靠性低,双支结构的测温芯体就可有效规避以上缺点,如何保证两支芯体的测温点朝向一致是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测温点朝向合成塔内气流来向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准度,一种可解决以上问题、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准度的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测量精准度高、可靠性高的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包括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测温点,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上均设有多个测温点,所述第一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与第二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个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朝向相同,均朝向被测气流来向。

优选的,还包括柔性密封机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通过柔性密封机构设置在固定构件内。

优选的,所述柔性密封机构由设置在内的密封垫和设置在外的硬垫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穿过固定构件,并且在端部连接有线路连接部件,所述固定构件由法兰、法兰管颈、管焊接头、活络接头依次首尾连接构成,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分别通过卡套螺栓设置在活络接头内,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通过柔性密封机构设置在管焊接头内。

优选的,所述法兰的外周设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法兰上标记有导向箭头。

优选的,所述热电偶还包括支撑杆、支撑环,支撑杆、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平行设置,多个支撑环将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固定在支撑杆上,以使其保持平直,所述支撑环的边缘位置设有导向缺口,所述支撑环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三孔的圆心位于第一孔圆心、第二孔圆心连接线的垂线上,第一孔用于固定第一铠装芯体,第二孔用于固定第二铠装芯体,第三孔用于固定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导向缺口的对称线位于第一孔圆心、第二孔圆心连接线的垂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上任一测温点的左侧和右侧包覆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上测温点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均设有八个-十二个测温点,所述测温芯体上设有四十-六十个支撑环,相邻两个测温点之间设有五个支撑环。

优选的,所述导向缺口为半圆孔。

优选的,任一测温点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支撑环之间包覆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均设有十个测温点,所述测温芯体上设有五十个支撑环,相邻两个测温点之间设有五个支撑环。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采用陶瓷纤维。

优选的,相邻两个测温点之间的间距为1210mm,任一测温点与其左侧的支撑环之间的间距为60mm,任一测温点与其右侧的支撑环之间的间距为60mm,任一测温点左侧相邻的两个支撑环之间的间距为100mm,任一测温点右侧相邻的两个支撑环之间的间距为100mm。

优选的,所述测温芯体的末端固定设有导向端头,导向端头包括导向头、加强管,加强管的一端固定在测温芯体末端的支撑环上,另一端固定在导向头上,

优选的,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的末端穿入到加强管内,支撑杆的末端穿入到导向头内。

优选的,所述测温芯体的最末端的测温点到导向端头末端的间距为175mm,所述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穿入到加强管内的长度为30m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包括所述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在甲醇转化器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包括一种装配有所述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的甲醇转化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柔性密封机构的设置便于加工时调整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的位置,使得两个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相对应,可测量一个位点的温度。同时柔性密封机构相对于刚性的密封机构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装置设置有两支测温芯体,即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并且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一一对应设置,即同一位置设有两个测温点,提高测量精准度,同时提高本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一旦有一个测温点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测温作业。

3、支撑环既可以起到固定定位作用,保持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相互平行呈直线结构,而且可以起到防止气流串流的作用,防止不同测温位点处的气流相互串流,提高测量精准度。

4、支撑环上导向缺口的设置,在组装本装置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的测温点朝向一致,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5、隔热层的设置,具有防止被测温气流将热量传递到芯体上非测量点位置,杜绝这部分热量在芯体上传导。

6、测温芯体外部不设置外壳,可避免外壳的分流作用,可有效保证测温点的朝向一致,可测量同一来向的气体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向箭头的标记位置。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铠装芯体、第二铠装芯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甲醇转化器合成多点热电偶,包括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法兰8、法兰管颈10、管焊接头11、活络接头12、线路连接部件13、卡套螺栓14、密封垫15、硬垫16;

所述法兰8、法兰管颈10、管焊接头11、活络接头12依次首尾连接构成固定构件,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穿过固定构件,并且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的端部连接有线路连接部件13,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通过线路连接部件13连接电器盒,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分别通过卡套螺栓14设置在活络接头12内,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通过柔性密封机构设置在管焊接头11内。

所述柔性密封机构由设置在内的密封垫16和设置在外的硬垫15构成。

所述法兰8的外周设有吊环9。

所述法兰8上标记有导向箭头17,导向箭头17具有导向的作用,装配时,便于对准方向,使得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的测温点朝向一致。

【工作方式】

密封垫16、硬垫15构成柔性密封机构,柔性密封机构的设置便于加工时调整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的位置,使得两个铠装芯体上的测温点相对应,可测量一个位点的温度。同时柔性密封机构相对于刚性的密封机构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自身发生变化,不会产生裂纹或其他故障,使得本装置更加适于装配在高温环境中,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支撑杆1、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平行设置,多个支撑环5将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固定在支撑杆1上,以使其保持相互平行的直线结构,防止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拧在一起,所述支撑环5的边缘位置设有导向缺口5-2,所述支撑环5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孔5-1、第二孔5-3、第三孔5-4,第三孔5-4的圆心位于第一孔5-1圆心、第二孔5-3圆心连接线的垂线上,所述导向缺口5-2的对称线位于第一孔5-1圆心、第二孔5-3圆心连接线的垂线上,第一孔5-1用于固定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孔5-3用于固定第二铠装芯体3,第三孔5-4用于固定支撑杆1;

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均设有多个测温点4,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的测温点4个数相同、朝向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任一测温点4的左侧和右侧包覆隔热层6。

【工作方式】

导向缺口5-2在装配本装置时可起到导向作用,保持所有支撑环5朝向一致,操作时,将多个朝向一致的支撑环5焊接在支撑杆1上,如此才能保证所有支撑环5上的孔一一相互对应,保证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呈直线状态,进一步保证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的测温点4朝向相同,(通过导向缺口5-2进行导向,装配时,使得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的测温点4的朝向与导向缺口5-2的朝向保持一致即可),所有测温点4都迎面朝向待检测温度的气流,可提高测温的精准度。

支撑环5除了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防止气流串流的作用,防止气流在不同的支撑环5之间横向流动,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隔热层6的设置,防止气流将热量传递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非测量点的位置,如此使得,测量点只接受气流的热量,避免了沿芯体传递来的热量,同时具有提高测量的精准度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测温点4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1210mm。

所述导向缺口5-2为半圆孔。

任一测温点4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支撑环5之间包覆隔热层6。

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均设有十个测温点4,所述测温芯体上设有五十个支撑环5,相邻两个测温点4之间设有五个支撑环5。

所述隔热层6采用陶瓷纤维。

相邻两个测温点4之间的间距为1210mm,任一测温点4与其左侧的支撑环5之间的间距为60mm,任一测温点4与其右侧的支撑环5之间的间距为60mm,任一测温点4左侧相邻的两个支撑环5之间的间距为100mm,任一测温点4右侧相邻的两个支撑环5之间的间距为100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测温芯体的末端固定设有导向端头7,导向端头7包括导向头7-2、加强管7-1,加强管7-1的一端固定在测温芯体末端的支撑环5上,另一端固定在导向头7-2上。

导向端头7的设置,便于将测温芯体插入到合成塔内,起到导向作用。

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的末端穿入到加强管7-1内,支撑杆1的末端穿入到导向头7-2内。

所述测温芯体的最末端的测温点4到导向端头7末端的间距为175mm,所述第一铠装芯体2、第二铠装芯体3穿入到加强管7-1内的长度为30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