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1692发布日期:2019-01-16 07:3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件产品的试漏,具体是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试漏是管件产品的常见工序之一,快速封堵管端可以提高试漏效率,简化试漏操作。

对于中等直径(内径φ16)以上的管件快速封堵管端内孔的试漏常规采用的一端堵塞一端通气的方法,但是压力稍大就会出现膨胀或者密封不紧的状况,达不到试压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能够既快又方便地对中等直径(内径φ16)以上的管件进行试漏,特提出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包括测试工件,测试工件的一端封堵,其特征在于:测试工件另一端的管端设有气缸,气缸的缸头延伸至测试工件的管端内,其中缸头上套有硅胶密封圈和测试工件的管端内壁形成密封结构一,并通过缸头外的螺母压紧硅胶密封圈,气缸的缸体内还设有活塞轴,活塞轴通过密封圈和气缸的缸体形成密封结构二,活塞轴上贯穿设有通气孔一和气缸贯通;活塞轴上对应缸头还设有通气孔二和测试工件的管内贯通。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气缸的夹紧力推荐为被测管件试漏气体压力2倍以上,硅胶密封圈硬度推荐40-50a。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向气缸的通气孔一中充入压缩空气,活塞轴向下移动,通过螺母与气缸的共同压缩硅胶密封圈,封住测试工件及活塞轴,密封圈保证气缸正常工作。测试工件的另一端封堵,通过通气孔二向测试工件的管内充入试漏压缩空气,达到测试工件试漏的目的,测试完毕后,通过通气孔二释放压缩空气,硅胶密封圈回弹,与测试工件管端的内壁摩擦力消失,密封结构一随着气缸一起取出即可。

该结构通过封堵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简单快捷方便。

气缸的夹紧力推荐为被测管件试漏气体压力2倍以上,这样可以保证对测试工件的夹紧,不会因为试漏气体压力过大而造成脱离的危险,硅胶密封圈硬度推荐40-50a是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弹力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测试工件另一端的管端结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是气缸,2是密封圈,3是活塞轴,4是硅胶密封圈,5是螺母,6是缸头,a是测试工件,b是通气孔一,c是通气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所示,

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包括测试工件a,测试工件a的一端封堵(现有技术未显示),测试工件a另一端的管端设有气缸1,气缸1的缸头6延伸至测试工件a的管端内,其中缸头6上套有硅胶密封圈4和测试工件a的管端内壁形成密封结构一,并通过缸头6外的螺母5压紧硅胶密封圈4,气缸1的缸体内还设有活塞轴3,活塞轴3通过密封圈2和气缸1的缸体形成密封结构二,活塞轴3上贯穿设有通气孔一b和气缸1贯通;活塞轴3上对应缸头6还设有通气孔二c和测试工件a的管内贯通。

在使用时向气缸1的通气孔一b中充入压缩空气,活塞轴3向下移动,通过螺母5与气缸1的共同压缩硅胶密封圈4,封住测试工件a及活塞轴3,密封圈2保证气缸正常工作。测试工件a的另一端封堵,通过通气孔二c向测试工件a的管内充入试漏压缩空气,达到测试工件a试漏的目的,测试完毕后,通过通气孔二c释放压缩空气,硅胶密封圈4回弹,与测试工件a管端的内壁摩擦力消失,密封结构一随着气缸1一起取出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的装置,测试工件的一端封堵,测试工件另一端的管端设有气缸,气缸的缸头延伸至测试工件的管端内,其中缸头上套有硅胶密封圈和测试工件的管端内壁形成密封结构一,并通过缸头外的螺母压紧硅胶密封圈,气缸的缸体内还设有活塞轴,活塞轴通过密封圈和气缸的缸体形成密封结构二,活塞轴上贯穿设有通气孔一和气缸贯通;活塞轴上对应缸头还设有通气孔二和测试工件的管内贯通。本发明在使用时向气缸的通气孔一中充入压缩空气,封住测试工件及活塞轴,测试工件的另一端封堵,通过通气孔二向测试工件的管内充入试漏压缩空气,达到测试工件试漏的目的。该结构通过封堵封堵管端内孔试漏,简单快捷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明;付军;赵芳芳;王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十堰)汽车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