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781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等领域,经常会需要对设备或者场景进行喷灰处理。例如,在检测一台设备防尘性能时,一般是将设备放置在粉尘较多的场合下进行观测,检测效率低,不利于产品的快速上市,不利于快速抢占市场,不能够为企业快速带来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储尘箱、鼓风机及检测箱,所述储尘箱用于储存灰尘,储尘箱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检测箱内部形成检测室;所述鼓风机的一端通过吸尘管连通所述储尘箱,鼓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出尘管连接有出尘器;所述出尘器为中空结构且为长条形,出尘管连接于出尘器的一端;所述出尘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连通出尘器内部,出尘器的一部分延伸至检测室内,使所述喷头置于检测室内。

优选地,所述喷头具有贯通的通道,所述喷头通过接管连接于所述出尘器;所述出尘器底部设置有通孔,接管为两端开口的结构,接管焊接于出尘器的底部且置于通孔的外围;接管内部具有内螺纹,所述喷头外部具有外螺纹,所述喷头与接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接管内设置有隔片,所述隔片置于喷头与出尘器之间;所述隔片为圆形,隔片的中部形成圆形的透气区,所述透气区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翘片,所述翘片朝向喷头翘起使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出尘器内部;旋拧所述喷头能够将翘片压平并使相邻的翘片相贴合使得隔片将所述通道与出尘器隔开。

优选地,所述检测室内设置有检测台,所述出尘器置于检测台的上方;所述检测台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检测室内,所述检测台为可升降的结构,所述检测箱用透光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储尘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吸尘管连接于储尘箱的侧部靠上的位置,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储尘箱侧部靠上的位置;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网格板,进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封板;所述储尘箱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储尘箱内部,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低于所述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检测箱为立方体结构,检测箱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检测室的顶盖,所述检测箱的侧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连通检测室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出尘器的另一端开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处具有网格状的内压板,所述内压板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的挡条,所述挡条的内侧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滤尘网,所述滤尘网的边缘与所述挡条相贴合;所述滤尘网的外侧设置有外压板,所述外压板为网格状,所述外压板的顶部与出尘器相铰接,外压板将滤尘网压紧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外压板的底部与所述出尘器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检测箱分为体积较小的缓冲室及体积较大的检测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出尘器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出尘器的一部分位于缓冲室内,所述出尘管延伸至所述缓冲室内。

优选地,所述检测箱用pvc板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其具有喷尘系统及检测室,在检测室内可放置待检测设备,通过喷尘系统向检测室内喷尘作业,能够检测设备的防尘性能;喷尘效果接近自然状态下的落尘效果,能够使监测数据更准确,有助于企业快速将新产品推出,占有更大市场份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中储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中泄压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中隔片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翘片翘起;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中隔片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翘片被压平;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中喷头与出尘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翘片翘起;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中喷头与出尘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翘片被压平。

附图标记汇总:机架11、储尘箱12、鼓风机13、检测室14、进风口15、吸尘管16、出尘管17、检测台18、喷头19、盖板20、封板21、电机22、螺旋叶片23、泄压口24、内压板25、挡条26、容纳槽27、滤尘网28、外压板29、顶盖30、出气口31、过滤网32、出尘器33、通道34、接管35、隔片36、翘片37、隔板38、检测箱39、缓冲室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其具有喷尘系统及检测室14,在检测室14内可放置待检测设备,通过喷尘系统向检测室14内喷尘作业,能够检测设备的防尘性能;喷尘效果接近自然状态下的落尘效果,能够使监测数据更准确,有助于企业快速将新产品推出,占有更大市场份额。

如图1所示,这种设备防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1,机架11内设置有储尘箱12、鼓风机13及检测箱39,储尘箱12用于储存灰尘,储尘箱1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5,检测箱39内部形成检测室14;鼓风机13的一端通过吸尘管16连通储尘箱12,鼓风机13的另一端通过出尘管17连接有出尘器33;出尘器33为中空结构且为长条形,出尘管17连接于出尘器33的一端;出尘器3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头19,喷头19连通出尘器33内部,出尘器33的一部分延伸至检测室14内,使喷头19置于检测室14内。

这种检测设备可固定设置于厂房内。各主要工作部件设置于底盘上,储尘箱12用于存储细小颗粒的灰尘,鼓风机13用于产生流动气流,使储尘箱12内的灰尘能够流动;出尘器33用于喷出灰尘;鼓风机13通过吸尘管16连接储尘箱12,开启鼓风机13后能够将储尘箱12内存储的灰尘吸入吸尘管16;鼓风机13的另一侧连接出尘管17,通过出尘管17连接出尘器33,使含大量灰尘的气流能够通过出尘管17进入出尘器33,进而从出尘器33喷出至检测室14内。

储尘箱12内可以填充颗粒细小且均匀干燥的灰尘,方便气流的吹动。在储尘箱12的侧部设置进风口15,使外界气流能够从进风口15处流入储尘箱12内,气流带动储尘箱12内灰尘表层的灰尘流动,夹杂在气流中流入吸尘管16内。

检测箱39内形成用于检测的检测室14,使待检测设备能够放置在检测室14内,并且能够收纳出尘器33喷出的灰尘。

将出尘器33设置为长条形,有助于出尘器33内部的气流沿直线流动,在出尘器33内部不易形成紊流;多个喷头19沿出尘器33的长度方向设置,较长的出尘器33使得出尘器33喷尘作业时能够形成较大的作业范围;使检测室14内放置的待检测设备能够全方位地被笼罩在出尘器33喷出的灰尘内。

在使用时,将待检测设备置于检测室14内,并置于出尘器33的下方,使出尘器33与待检测设备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开启鼓风机13,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使灰尘混入气流并通过喷头19喷出。喷出的灰尘落在待检测设备上,模拟自然状态下灰尘落入设备的情形,在短时间内可以在待检测设备上堆积大量的灰尘,且区别与人工直接向待检测设备上抛洒灰尘,通过出尘器33喷出的灰尘具有质地均匀、厚薄一致、接近自然的特性,使设备能够在近似自然的状态下接受灰尘,使检测具有更为准确的效果。

如图4-图7所示,喷头19具有贯通的通道34,喷头19通过接管35连接于出尘器33;出尘器33底部设置有通孔,接管35为两端开口的结构,接管35焊接于出尘器33的底部且置于通孔的外围;接管35内部具有内螺纹,喷头19外部具有外螺纹,喷头19与接管35通过螺纹连接;接管35内设置有隔片36,隔片36置于喷头19与出尘器33之间;隔片36为圆形,隔片36的中部形成圆形的透气区,透气区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翘片37,翘片37朝向喷头19翘起使通道34连通出尘器33内部;旋拧喷头19能够将翘片37压平并使相邻的翘片37相贴合使得隔片36将通道34与出尘器33隔开。

通过这种设置,使各个喷头19能够单独调节,在不需要使用喷头19时,可以将其关闭,且调节方式简单;通过改变各喷头19的状态,使出尘器33的下方能够形成不同范围的作业空间,有助于应对不同尺寸的待检测设备。

如图6所示,出尘器33内的气流能够自喷头19内通道34流出,且将通道34设置为锥形,使通道34靠近出尘器33的一端开口较大;使气流在流经喷头19所处位置时,能够较容易流入通道34内,经锥形的通道34的挤压作用,使气流喷出后能够向外扩散,在喷头19下方形成倒锥形的作业区域;使单个喷头19的下方能够形成较大的喷尘区域,多个喷头19相叠加、交错,能够形成更大、更均匀的喷尘区域。

出尘器33底部设置通孔,出尘器33的通孔与喷头19的通道34相重合,能够使气流流动;将喷头19连接在出尘器33下方位置,使喷头19不延伸至出尘器33内部,使出尘器33内部气流能够不受阻的流动,使气流能够容易地流入喷头19内。

通过螺纹方式连接的接管35及喷头19,使喷头19能够方便地调节所处高度。

在接管35内设置的隔片36,用来打开或者关闭喷头19与出尘器33之间的气道。

如图4及图5所示,圆形的隔片36能够完好地放置在接管35内,隔片36与翘片37为一体式结构,在隔片36中间沿径向开设多条缝隙,缝隙分割形成了多条翘片37;翘片37呈弧形向下弯折,并经过热处理工艺加工,使翘片37被定型于该位置,受到挤压后能够产生形变,外力消失后能够恢复原状。

将翘片37翘起之后,多个翘片37之间形成气道,使出尘器33与喷头19之间互流互通,使气流能够流动;当需要关闭某个喷头19时,向着出尘器33的方向旋拧喷头19,使喷头19将翘片37压平,将气道关闭,使气流不会从该喷头19处喷出。

通过这种设置,使得作业时工作人员能够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某个或某些喷头19,形成所需的喷尘区域,更有利于气流集中喷出,快速在所需区域内形成落尘,提升喷尘效率。

检测室14内设置有检测台18,出尘器33置于检测台18的上方;检测台18可拆卸地设置于检测室14内,检测台18为可升降的结构,检测箱39用透光材质制成。

在检测室14内设置检测台18,使待检测设备能够放置在检测台18上进行检测,使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较小的设备能够较为靠近出尘器33,并且使待检测设备较为远离检测室14的底部,使待检测设备不会被检测室14底部的灰尘掩埋,有助于形成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检测台18可拆卸地设置于检测室14内,检测台18为可升降的结构,检测室14为透光材质制成。将检测台18拆除后能够在检测室14内放置更大的待检测设备;调节检测台18的高度也能够形成更广阔的作业空间。检测室14设置为透光材质,使喷尘作业时能够从外部进行观测。

如图2所示,储尘箱1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0,吸尘管16连接于储尘箱12的侧部靠上的位置,进风口15设置于储尘箱12侧部靠上的位置;进风口15处设置有网格板,进风口15的外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封板21;储尘箱12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延伸至储尘箱12内部,输出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23,螺旋叶片23低于进风口15。

打开盖板20后能够向储尘箱12内补充灰尘;吸尘管16连接于较为靠上的区域,使气流能够容易带动灰尘流出,且储尘箱12内能够盛装较多的灰尘;进风口15也设置在较为靠上的位置,使气流能够方便地流入吸尘管16;进风口15具有网格板,通过网格板的设置使得空气中较大的杂质不会被吸入储尘箱12内,保证储尘箱12内灰尘的纯度;同时使得喷尘作业过程中灰尘不容易从进风口15位置泄漏;在进风口15位置设置封板21,在喷尘作业结束后通过封板21将进风口15堵住,使检测设备在运送过程中灰尘不容易从进风口15的位置泄漏。图中示出了封板21打开一部分时的效果。

在储尘箱12顶部设置电机22,电机22输出轴伸入储尘箱12内部,储尘箱12内部设置螺旋叶片23;且螺旋叶片23设置的低于进风口15,使螺旋叶片23基本上能够伸入灰尘内部。使用时,开启电机22,能够带动螺旋叶片23转动,能够搅拌储尘箱12内的灰尘,使灰尘在储尘箱12内较为剧烈的运动,使鼓风机13开启后,气流能够更好、更快、更多、更均匀地带动灰尘流向出尘管17,进一步提升喷尘效率。

如图1所示,检测箱39为立方体结构,检测箱39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检测室14的顶盖30,检测箱39的侧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连通检测室14的出气口31,出气口31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网32。

通过上述设置,使检测室14被设置为较为密封的状态,使检测室14内出尘器33的灰尘不会外漏,使检测室14外部能够具有良好的作业环境,并且设置顶盖30,使检测室14能够打开,方便向检测室14内放置待检测设备。检测室14底部设置的出气口31,使出尘器33喷出的气流能够从出气口31流出,使检测室14保持稳定的气压;且在出气口31处设置有过滤网32,使灰尘不能够被吹出,在保持灰尘密封的同时,使得检测室14内部存储的灰尘又能够重新利用。

如图3所示,出尘器33的另一端开设有泄压口24,泄压口24处具有网格状的内压板25,内压板25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的挡条26,挡条26的内侧形成容纳槽27,容纳槽27内设置有滤尘网28,滤尘网28的边缘与挡条26相贴合;滤尘网28的外侧设置有外压板29,外压板29为网格状,外压板29的顶部与出尘器33相铰接,外压板29将滤尘网28压紧于容纳槽27内;外压板29的底部与出尘器33相卡接。

通过设置泄压口24,使流速较快的气流能够得以泄压,使气流中的一部分空气从泄压口24处吹出,且气流中夹杂的灰尘不会从泄压口24处吹出,灰尘依然能够从喷头19处喷出;且由于气流在泄压口24处经过泄压作用,使出尘器33内部流向喷头19处的气流流速较慢,灰尘能够较为缓和的降落,且不易对设备顶部表面的灰尘起到吹动作用,使得设备顶部表面的灰尘更为均匀,更为接近自然状态;使出尘器33可以设置的更为靠近设备,使出尘器33能够具有更为精确的作业区域,对周边不需要喷尘作业的区域影响较小。泄压口24配合分流板同时作用,使出尘器33喷出的气流更为缓和、更为均匀。

网格状的内压板25及网格状的外压板29,使滤尘网28能够稳定地被夹在两个压板之间,且气流能够通过。泄压口24外侧位置设置的环形挡条26的内部形成容纳槽27,用来容纳滤尘网28,使滤尘网28能够稳定地被夹持在外压板29及内压板25之间,且容纳槽27设置的尺寸与滤尘网28外部尺寸一致,使部件接触缝隙处不会产生泄漏。

外压板29的顶部与出尘器33铰接,使外压板29能够翻转;外压板29的底部与出尘器33相卡接。当外压板29与出尘器33卡接后,能够将滤尘网28压紧在容纳槽27内;当外压板29与出尘器33脱离卡接后,翻转外压板29,能够取出滤尘网28进行更换。

卡接方式多种,如图所示,附图中外压板29上设置穿孔,出尘器33上设置连接环,连接环穿过穿孔,并在连接环内插入l形的插销,起到连接作用。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快速稳定地将外压板29连接在出尘器33上。

如图1所示,检测箱39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板38,隔板38将检测箱39分为体积较小的缓冲室40及体积较大的检测室14;隔板38上设置有穿孔,出尘器33穿过穿孔;出尘器33的一部分位于缓冲室40内,出尘管17延伸至缓冲室40内。

通过隔板38将检测箱39分为两个空间,使灰尘能够被更好地密封在检测箱39内。隔板38上设置穿孔,出尘器33穿过穿孔并连接在该位置;在出尘器33与隔板38之间存在缝隙,出尘器33喷出的气流一部分能够穿过缝隙流出检测室14;在检测室14旁边设置缓冲室40,使检测室14内流出的气体能够滞留在缓冲室40内,使灰尘被留存在缓冲室40内,保持周边环境的清洁度。

检测箱39用pvc板制成。pvc板具有易加工、成本低、透明度高、强度高的特性,检测箱39通过多块pvc板拼接而成,在接缝处用胶水封闭,使检测箱39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