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4951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阻值跟温度的变化成正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以前测温用镍电阻丝一般采用纯镍,现在国内许多发动机滑油系统的温度测量多采用的是镍合金电阻丝的镍电阻温度传感器,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相关标准,目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电阻值稳定性不高,测量曲线不平滑,不易处理测量中各温度点的精度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镍电阻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电阻值稳定性不高,测量曲线不平滑,不易处理测量中各温度点的精度误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体、感温组件和插接部件,所述的保护壳体开有空腔且一端封闭,所述的感温组件包括热敏组合件和配阻丝圈,所述的热敏组合件包括两片云母片叠合形成的骨架和镍合金丝绕制在所述的骨架上形成的镍绕组,所述的骨架具有一个自由端和一个固定端,所述的骨架的自由端封装在所述的保护壳体内的封闭端,所述的配阻丝圈与所述的镍绕组串接,所述的插接部件置于所述的保护壳体内并安装在所述的骨架的固定端且与所述的镍绕组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的骨架上制出三个不等距的过线孔a、过线孔b和过线孔c,过线孔a和过线孔c位于所述的骨架的固定端且相互错位,过线孔b位于所述的骨架的自由端尾部,镍合金丝从一片云母片过线孔a穿入然后从过线孔b穿出,另一片云母片贴合在镍合金丝一面,穿出过线孔b的镍合金丝均匀缠绕在两片云母片叠合形成的所述的骨架上并从过线孔c穿出形成镍绕组。

进一步,在靠近骨架的自由端的上下平面分别固定一铜质的导热片。

进一步,所述的感温组件通过螺套固定在所述的保护壳体内,并灌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

进一步,在骨架固定端的平面上设置接线片,骨架制出过线孔d、过线孔e、过线孔f、过线孔g和过线孔h,所述的过线孔e和所述的过线孔g位于骨架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的过线孔f和所述的过线孔h位于骨架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的过线孔e、g、f和h形成矩形阵列,所述的过线孔d位于骨架中心线上。

进一步,配阻丝圈抽头引线穿过过线孔e、f位置的接线片,然后将未穿入过线孔a的镍合金丝端和配阻丝圈的一端焊接在接线片的过线孔d上,穿出过线孔c的镍合金丝端和配阻丝圈的另一端焊接在安装在热敏组合件的骨架上的插接部件5上。

进一步,穿入过线孔a,b,c的镍合金丝阻值为90ω-10ω,长度为1880mm-2000mm,未穿入过线孔a,c两端的长度各为60mm-100mm。

进一步,所述的配阻丝圈总长为270~280mm,常温电阻值为22ω-30ω。

进一步,所述的骨架的云母片厚度≤0.4mm、至少5mm宽。

进一步,所述的保护壳体外表面制出便于安装连接的外螺纹段和便于螺旋紧固的六方面。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采用两片重叠贴合固联的云母片组成热敏组合件,可靠性高,扩大了测温范围,且电阻值稳定;在串接了配阻丝圈后,降低了热电阻率,使测量时的曲线更加平滑;在骨架两侧加装铜质导热片,可以使镍电阻温度传感器更快的达到热稳定,而且还增加传感器的减震效果,可以在严酷极端环境下使用。主要应用在军/民用飞机上发动机滑油系统,还可以满足医疗、航天航空、仪器仪表、暖通空调、汽车电子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对温度传感应用的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组合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感温组件安装了插接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感温组件安装了导热片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骨架,2.镍合金丝,3.配阻丝圈,4.接线片,5.插接部件,6.空心铆钉,7.导热片,8.保护壳体,9.螺套,10.感温组件,11.热敏组合件,12.感温探测管。

以下实施例中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的一种镍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体8、感温组件10和插接部件5,所述的保护壳体8开有空腔且一端封闭,所述的感温组件10包括热敏组合件11和配阻丝圈3,所述的热敏组合件11包括两片云母片叠合形成的骨架1和镍合金丝2绕制在所述的骨架1上形成的镍绕组,所述的骨架1具有一个自由端和一个固定端,所述的骨架1的自由端封装在所述的保护壳体8内的封闭端,所述的配阻丝圈3与所述的镍绕组串接,所述的插接部件5置于所述的保护壳体8内并安装在所述的骨架1的固定端且与所述的镍绕组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的骨架1上制出三个不等距的过线孔a、过线孔b和过线孔c,过线孔a和过线孔c位于所述的骨架1的固定端且相互错位,过线孔b位于所述的骨架1的自由端尾部,镍合金丝2从一片云母片过线孔a穿入然后从过线孔b穿出,另一片云母片贴合在镍合金丝2一面,穿出过线孔b的镍合金丝2均匀缠绕在两片云母片叠合形成的所述的骨架1上并从过线孔c穿出形成镍绕组。

进一步,在靠近骨架1的自由端的上下平面分别固定一铜质的导热片7,在骨架1自由端制有固定导热片7的空心铆钉6,导热片7对称固定在骨架1的上下平面板上,沿纵向方向对称包含温感组件10,并在装配时可适当减薄骨架1厚度。

进一步,所述的感温组件10通过螺套9固定在所述的保护壳体8内,并灌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这样感温组件10与保护壳体8封闭端形成感温探测管12。

进一步,在骨架1固定端的平面上设置接线片4,骨架1制出过线孔d、过线孔e、过线孔f、过线孔g和过线孔h,所述的过线孔e和所述的过线孔g位于骨架1中心线的一侧,所述的过线孔f和所述的过线孔h位于骨架1中心线的另一侧,所述的过线孔e、g、f和h形成矩形阵列,所述的过线孔d位于骨架1中心线上。

进一步,配阻丝圈3抽头引线穿过过线孔e、f位置的接线片,然后将未穿入过线孔a的镍合金丝2端和配阻丝圈3的一端焊接在接线片4的过线孔d上,穿出过线孔c的镍合金丝2端和配阻丝圈3的另一端焊接在安装在热敏组合件11的骨架1上的插接部件5上。

进一步,穿入过线孔a,b,c的镍合金丝2阻值为90ω-10ω,长度为1880mm-2000mm,未穿入过线孔a,c两端的长度各为60mm-100mm。

进一步,所述的配阻丝圈3总长为270~280mm,常温电阻值为22ω-30ω,绕制后浸漆烘烤固定形状。配阻丝圈3选择绝缘性高的高强度聚酯丝包康铜线,可在普通车床上进行密绕,所述的浸漆是w30-11漆。

进一步,所述的骨架1的云母片厚度≤0.4mm、至少5mm宽。

进一步,所述的保护壳体8外表面制出便于安装连接的外螺纹段和便于螺旋紧固的六方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