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87965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各类船舶通风管路的密性试验,尤其涉及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



背景技术:

通风管路是船舶为舱室进行通风换气的管路系统,作为船舶航行过程中舱室空气交换和人员生活起居的基本保障系统。目前通风管路采用水或气作为介质进行试漏,需要对管路进行封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效率低,而且试漏时发生泄露容易二次污染。存在如下的缺点:采用水作为介质试漏只适用于钢制风管,因如果发生泄漏则容易喷射到其他物品或设备上,无法在安装现场进行;而采用气体作为介质试漏,不便于直观发现泄漏部位,排查难度大;管路两端需要制作工装进行封堵形成密闭空间,工装制作和安装工作量大且很少能够重复再利用;无法实现单路、多路或单层进行密性试验,试漏周期长,对后续施工进度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查漏慢、投入人工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该通风管路试漏方法能够实现单路、多路或单层进行密性试验,试漏周期短;查漏快、投入人工少、整体经济效益高。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通风系统与通风管路的接口处上截取一段管路作为接入部;

s2、将烟雾发生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烟雾发生器与所述通风管路形成一个闭合的连通回路;

s3、关闭所述通风管路上所有的通风设备的出风口,仅保留打开所述通风管路末端处的出风口;

s4、开启所述烟雾发生器向所述通风管路中鼓烟,观察所述通风管路末端处的出风口是否有烟雾冒出,如果有烟雾冒出,所述通风管路是连通的;

s5、再关闭所述通风管路的末端的通风设备的出风口,持续向所述通风管路通入烟雾,检测所述通风管路中是否有烟雾冒出的部位,如果所述部位有烟雾冒出,则所述部位确认存在泄露并做好标识,需要进行修复补漏;

s6、所述通风管路检漏完毕后,关闭所述烟雾发生器。

可选的,在s5的步骤中,所述烟雾发生器需要连续鼓烟5至10分钟后,才开始检查所述通风管路中的冒烟雾的部位。

可选的,在s5的步骤中,当所述部位冒出烟雾时,需要进行标记处理。

可选的,所述接入部部与所述烟雾发生器之间设有软管。

可选的,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分支管,多个所述分支管分别与多个所述通风管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风设备包括布风器、抽风头以及调风栅等。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通风管路的末端处。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风管路试漏方法主要是利用通风管路上原有通风设备的关闭来封闭管路,不需要制作和安装专门的封堵工装,节省费用投入;烟雾发生器安装在与通风管路的接口处;同时开启烟雾发生器根据烟雾来查漏直观、简单,可以边查边标记,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不高,操作起来非常快捷而且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实现单路、多路或单层管路一次性试漏,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通风管路试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通风管路试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机或中央空调单元;2、通风管路;3、紧固卡箍;4、烟雾发生器;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从风机或中央空调单元1与通风管路2的接口处上截取下一段管路,作为软管5的接入部;

s2、将软管5一端与烟雾发生器4连接,而另一多分支端与所述所述通风管路2的接入部连接,采用紧固卡箍3拧紧固定,那么所述烟雾发生器4与所述通风管路2形成一个闭合的连通回路;

s3、关闭所述通风管路2上所有的通风设备的出风口,仅保留打开所述通风管路2末端处的出风口;

s4、开启所述烟雾发生器4,通过软管5向所述通风管路2中鼓烟,观察所述通风管路2末端处的出风口是否有烟雾冒出,如果有烟雾冒出,所述通风管路2是连通的;

s5、再关闭所述通风管路2的末端处的通风设备出风口,持续向所述通风管路2鼓入烟雾,检测所述通风管路2中是否有烟雾冒出的部位,如果所述部位有烟雾冒出,则所述部位确认存在泄露并做好标识,需要进行修复补漏;

s6、所述通风管路2检漏完毕后,关闭所述烟雾发生器4。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风管路试漏方法主要是利用通风管路上原有通风设备的关闭来封闭管路,不需要制作和安装专门的工装,节省费用投入;烟雾发生器4安装在风机或中央空调单元1与通风管路2的接口处;同时开启烟雾发生器4根据烟雾来查漏直观、简单,可以边查边标记,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不高,操作起来非常快捷而且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实现单路或单层管路一次性试漏,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周期。

进一步的,如图1和2所示,在s5的步骤中,所述烟雾发生器4需要连续鼓烟5至10分钟后,才开始检查所述通风管路2中的冒烟雾的部位,使得通风管路2中充盈烟雾才检查,主要是提高检测精度。在s5的步骤中,当所述部位冒出烟雾时,需要进行标记处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烟雾发生器4之间设有软管5,适应各种通风管路的通径,通用性比较好,同时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省时省力。所述软管5的一端设有多个分支管,多个所述分支管分别与多个所述通风管路2连接。所述通风设备包括布风器、抽风头以及调风栅等。所述出风口是指在所述通风管路的末端处,主要是方便检测整个通风管路的畅通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风管路试漏方法主要是利用通风管路上原有通风设备的关闭来封闭管路,不需要制作和安装专门的工装,节省费用投入;烟雾发生器4安装在风机或中央空调单元1与通风管路2的接口处;同时开启烟雾发生器4根据烟雾来查漏直观、简单,可以边查边标记,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不高,操作起来非常快捷而且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实现单路或单层管路一次性试漏,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周期。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管路试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从风机或中央空调单元与通风管路的接口处上截取下一段管路作为接入部;S2、将烟雾发生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烟雾发生器与所述通风管路形成一个闭合的连通回路;S3、关闭所述通风管路上所有的通风设备出风口,仅保留打开所述通风管路末端处的出风口;S4、开启所述烟雾发生器向所述通风管路中鼓烟,观察所述通风管路末端处的出风口是否有烟雾冒出,如果有烟雾冒出,所述通风管路是连通的;S5、再关闭所述通风管路末端处的出风口,持续向所述通风管路通入烟雾,检测所述通风管路中是否有烟雾冒出的部位,如果所述部位有烟雾冒出,则所述部位确认存在泄露并做好标识,需要进行修复补漏;S6、所述通风管路检漏完毕后,关闭所述烟雾发生器。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畅;蔡新忠;叶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8.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