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9152发布日期:2018-07-10 22: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区域内的温度监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高楼大厦日渐增多,同时大楼内往往是人群密集的场所,随着人群增大,市内温度变难以监控,空调往往以最大马力运行,导致资源浪费。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缺乏一种成本低廉并且有效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建筑物内的监测点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所述管理系统可便捷有效地提供监测点温度展示,并通过管理系统能监测到建筑物内各监测点的温度状态。

其技术方案如下:

设于建筑物内的路由器,用于组建局域网;

若干无线中继器,用于拓展无线网络;

若干个设于温度监测点的PC一体机;

若干个设于温度监测点的USB温度传感器;

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运行于温度监测点PC一体机上;

信息系统,用于接收和处理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并将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并提供用于PC一体机上显示用的程序界面;

数据库,用于存储温度记录,生成楼层、监测点信息以及提供多表查询的数据基础;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包括路由器、无线中继器、若干设于温度监测点的PC一体机,若干设于温度监测点的USB温度传感器、运行于监测点PC一体机上的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信息系统以及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USB温度传感器通过USB接口连接到PC一体机中,PC一体机上运行了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会实时扫描PC一体机端口,实时读取温度传感器信息,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拥有定时器,可以设定以秒为单位的周期性的调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处理接口,调用到信息系统的接口后,信息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将温度信息、监测点信息、检测时间、检测频率等系想你写入数据库中。并通过多表连接查询,生成相应的联表数据。信息系统提供一个PC一体机运行信息系统提供的客户端温度显示界面,展示当前检测点温度信息;在其他任何PC上运行信息系统提供的客户端管理界面,展示建筑内所有检测点的温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和程序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设有以下四张固定表:监测点信息表,温度信息表,楼层表,温度预警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程序文件包括: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信息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系统为B/S或C/S架构系统,通过服务端处理数据,通过客户端展示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监测点的PC一体机,进而连入与所述程序文件同一局域网的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需独立运行于监测点的PC一体机中,并通过配置设置监测点标识符及USB温度传感器自身标识,USB传感器监听程序可监听连接到PC的多个USB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文件中,记录了监测点标识符,可与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锁配置的标识符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一体机为带有USB接口和无线网络模块并运行WINDOWS平台的PC机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可设定以秒为单位周期性的调用信息系统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系统通过客户端提供两种管理模式,一种为温度显示模式,显示当前监测点的信息;一种为管理模式,可以显示整个建筑物内所有监测点的温度;

一种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路由、无线中继器组件无线局域网;

S2:将特定建筑物划分成若干楼层,将楼层信息写入信息系统中;

S3:将楼层划分成若干监测点,将监测点标识符写入信息系统中;

S4:将PC一体机安装到划分好的监测点上,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入信息系统的同一局域网中;

S5:将USB温度传感器通过USB接口连接到PC一体机中,在PC一体机中运行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并在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中设置好信息系统中录入的监测点标识符及自身标识符;在PC一体机中运行信息系统的客户端程序;

通过划分楼层、监测点、温度传感器标识符,可以分别管理监测点的多个温度信息、并且通过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进行数据传输;信息系统通过管理界面将楼层信息、监测点信息、预警温度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通过调用信息系统的接口,将当前温度、时间、调用频率、标识符、自身标识写入到数据库中的温度信息表中,当温度记录时间加上调用频率时间得出下次检测时间,当下次检测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则显示温度异常,当当前温度信息大于预警温度信息表中的温度时,则提示预警信息;信息通过联表查询,将温度信息表、楼层信息、监测点信息表和预警温度信息表形成一个新的温度查询表,客户端基于温度查询表进行数据展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整合路由器、无线中继器、PC一体机,USB温度传感器、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可以形成带有监测点温度展示和建筑物内整体温度监测的系统;本发明所述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可以运行于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生成的局域网中,部署和改造都相对便捷,可实现建筑物内温度监测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联表查询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

设于建筑物内的路由器,用于组建局域网;

若干无线中继器,用于拓展无线网络;

若干个设于温度监测点的PC一体机;

若干个设于温度监测点的USB温度传感器;

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运行于温度监测点PC一体机上;

信息系统,用于接收和处理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并将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并提供用于PC一体机上显示用的程序界面;

数据库,用于存储温度记录,生成楼层、监测点信息以及提供多表查询的数据基础;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和程序文件。程序文件包含有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服务端程序、客户端程序;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度监听USB温度传感器,再将获取到的数据调用信息系统服务端程序提供的接口,将数据写入数据库中,再通过客户端程序进行数据展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设有以下四张固定表:监测点信息表,温度信息表,楼层表,温度预警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系统为B/S或C/S架构系统,通过服务端处理数据,通过客户端展示数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监测点的PC一体机,进而连入与所述程序文件同一局域网的网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需独立运行于监测点的PC一体机中,并通过配置设置监测点标识符及USB温度传感器自身标识,USB传感器监听程序可监听连接到PC的多个USB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文件中,记录了监测点标识符,可与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锁配置的标识符相匹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PC一体机为带有USB接口和无线网络模块并运行WINDOWS平台的PC机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可设定以秒为单位周期性的调用信息系统接口;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系统通过客户端提供两种管理模式,一种为温度显示模式,显示当前监测点的信息;一种为管理模式,可以显示整个建筑物内所有监测点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物内温度监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路由、无线中继器组件无线局域网;

S2:将特定建筑物划分成若干楼层,将楼层信息写入信息系统中;

S3:将楼层划分成若干监测点,将监测点标识符写入信息系统中;

S4:将PC一体机安装到划分好的监测点上,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入信息系统的同一局域网中;

S5:将USB温度传感器通过USB接口连接到PC一体机中,在PC一体机中运行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并在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中设置好信息系统中录入的监测点标识符及自身标识符;在PC一体机中运行信息系统的客户端程序;

通过划分楼层、监测点、温度传感器标识符,可以分别管理监测点的多个温度信息、并且通过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进行数据传输(图1);信息系统通过管理界面将楼层信息、监测点信息、预警温度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USB温度传感器监听程序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通过调用信息系统的接口,将当前温度、时间、调用频率、标识符、自身标识写入到数据库中的温度信息表中,当温度记录时间加上调用频率时间得出下次检测时间,当下次检测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则显示温度异常,当当前温度信息大于预警温度信息表中的温度时,则提示预警信息;信息通过联表查询,将温度信息表、楼层信息、监测点信息表和预警温度信息表形成一个新的温度查询表,客户端基于温度查询表进行数据展示(图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