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型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229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恒温型氧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漏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主要是指便携式/手持式气体检测仪。主要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

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可以有效地用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酒精、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乙炔、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等很多气体地检测。其稳定性较差,受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每一种传感器的选择性都不是唯一的,输出参数也不能确定。因此,不宜应用于计量准确要求的场所。

燃烧式传感器是在白金电阻的表面制备耐高温的催化剂层,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性气体在其表面催化燃烧,燃烧是白金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变化,变化值是可燃性气体浓度的函数,其在可燃性气体范围内,无选择性。暗火工作,有引燃爆炸的危险。大部分元素有机蒸汽对传感器都有中毒作用。

氧气传感器的作用是测定发动机燃烧后的排气中氧是否过剩的信息,即氧气含量,并把氧气含量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到发动机计算机,使发动机能够实现以过量空气因数为目标的闭环控制;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最大程度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

由于氧气传感器只有在高温时,端部达到300°C以上,其特性才能充分体现,才能输出电压,因此,目前的氧气传感器达不到恒温,导致不能很好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恒温型氧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壳、加热装置、氧化锆测量管、热电偶、空气导管、烟气导管、陶瓷过滤器、空气流动隔离板、恒温器、烟道炉墙;所述的外壳安装在烟道炉墙内,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氧化锆测量管,氧化锆测量管的外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热电偶,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流动隔离板;所述的空气导管的一端接新鲜空气,空气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的烟气导管的一端连接有陶瓷过滤器,烟气经陶瓷过滤器进入烟气导管,烟气导管的另一端与外壳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上连接有恒温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炉丝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导管和烟气导管采用氧化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氧化锆测量管内部通入参比气体——空气,外部则流过被经陶瓷过滤器过滤过的被测气体——烟气,陶瓷过滤器主要用来滤除烟气中的烟尘、炭粉等杂质颗粒,并可对信号起阻尼作用,防止指针抖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恒温型氧传感器,端部达300°C以上的恒温,正常输出电压,最大程度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1、加热装置2、氧化锆测量管3、热电偶4、空气导管5、烟气导管6、陶瓷过滤器7、空气流动隔离板8、恒温器9、烟道炉墙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壳1、加热装置2、氧化锆测量管3、热电偶4、空气导管5、烟气导管6、陶瓷过滤器7、空气流动隔离板8、恒温器9、烟道炉墙10;所述的外壳1安装在烟道炉墙10内,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氧化锆测量管3,氧化锆测量管3的外周设置有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热电偶4,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流动隔离板8;所述的空气导管5的一端接新鲜空气,空气导管5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的烟气导管6的一端连接有陶瓷过滤器7,烟气经陶瓷过滤器7进入烟气导管6,烟气导管6的另一端与外壳1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2上连接有恒温器9。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装置2为电炉丝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气导管5和烟气导管6采用氧化铝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氧化锆测量管3内部通入参比气体——空气,外部则流过被经陶瓷过滤器7过滤过的被测气体——烟气,陶瓷过滤器7主要用来滤除烟气中的烟尘、炭粉等杂质颗粒,并可对信号起阻尼作用,防止指针抖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恒温型氧传感器,端部达300°C以上的恒温,正常输出电压,最大程度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