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61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的粘度是指液体的内摩擦力,润滑油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油分子之间产生阻力,使润滑油无法进行顺利流动,其阻力大小称为粘度。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黏度、赛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通常我们用运动粘度表示油品粘度大小。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指标,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或边界摩擦而加速磨损,粘度过大,则流动性小,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启动困难,消耗功率大,也会增加磨损。润滑油的散热性与其粘度大小有关,不同粘度的润滑油其散热性也不尽相同,所以研究不同粘度润滑油的散热性能极其重要,可以根据润滑油散热性和粘度的综合参数对不同的润滑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故此,设计一种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能够得出不同粘度润滑油的散热性能,并获得参考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提供参考数据,从而来指导在不同润滑环境下选择适当粘度的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包括电机、计算机及散热筒,散热筒位于冷却筒内,散热筒内设有电加热棒及液体温度传感器,散热筒顶部设有加油漏斗,散热筒底部设有排油管,排油管上装有球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散热筒内的搅拌架连接;所述的冷却筒顶部设有回水管,回水管与水箱顶部连接,冷却筒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与水箱底部连接,冷却筒和散热筒顶部设有保温层;散热筒的外形为波浪形。

所述的液体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的搅拌架上设有搅拌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验效果好,为研究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提供参考数据,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对不同粘度的润滑油分别进行散热性实验,并记录参数数据。将润滑油从加油漏斗加入到散热筒内,通过电加热棒对润滑油加热,加热的同时启动电机搅拌润滑油,根据实验方案的将润滑油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分别进行实验,液体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上,当润滑油加热至实验温度时,记录润滑油的温度数据,关闭电加热棒,启动循环泵对散热筒进行水冷却,根据液体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润滑油温度数据记录润滑油的降温时间,并绘制润滑油不同温度点和降温时间曲线图,比如记录润滑油从150℃降至100℃所用的时间数据。对不同粘度的润滑油进行不同加热温度的多次实验,以此获得不同粘度润滑油的降温时间数据,通过对该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粘度润滑油的散热性能参数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润滑油散热性实验装置,包括电机2、计算机12及散热筒14,散热筒14位于冷却筒13内,散热筒14内设有电加热棒9及液体温度传感器8,散热筒14顶部设有加油漏斗3,散热筒14底部设有排油管10,排油管10上装有球阀11;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散热筒14内的搅拌架15连接;所述的冷却筒13顶部设有回水管1,回水管1与水箱5顶部连接,冷却筒13底部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与循环泵6连接,循环泵6与水箱5底部连接,冷却筒13和散热筒14顶部设有保温层4;散热筒14的外形为波浪形;所述的液体温度传感器8通过导线与计算机12连接;所述的搅拌架15上设有搅拌叶片。

对不同粘度的润滑油分别进行散热性实验,并记录参数数据。将润滑油从加油漏斗3加入到散热筒14内,通过电加热棒9对润滑油加热,加热的同时启动电机2搅拌润滑油,根据实验方案的将润滑油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分别进行实验,液体温度传感器8将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上,当润滑油加热至实验温度时,记录润滑油的温度数据,关闭电加热棒9,启动循环泵6对散热筒14进行水冷却,根据液体温度传感器8监测的润滑油温度数据记录润滑油的降温时间,并绘制润滑油不同温度点和降温时间曲线图,比如记录润滑油从150℃降至100℃所用的时间数据。对不同粘度的润滑油进行不同加热温度的多次实验,以此获得不同粘度润滑油的降温时间数据,通过对该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粘度润滑油的散热性能参数数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验效果好,为研究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提供参考数据,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