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授时远程无线核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6960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授时远程无线核相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高压核相仪,具体是一种卫星授时远程无线核相仪。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压的相位的检测非常重要,如果三相电的相位相差较大或者并网时将相序接错将导致输电线的电流过载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因此对于新建成的变电站、输电线路改造、电网并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相序和相位的正确需要执行定相和核相的工作。核相仪的作用就是检测三相电压的作用,但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因素,需要将检测的信息传输到远程服务器,目前市面上的核相仪设备在远程传输上存在技术问题,而且,目前的核相仪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自动设置时钟,不能通过GPS实时获取时间,这样会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卫星授时远程无线核相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卫星授时远程无线核相仪,包括采集器X、采集器Y、锂电池充电器、测试线和两根可伸缩高压绝杆,还包括显示主机和远程服务器,所述显示主机包括CPU处理器和电源模块,以及与所述CPU处理器电气连接的GPS模块、GPRS 模块、LED模块、语音模块和无线射频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显示主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无线射频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CPU处理器采用LPC2119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为3.7V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可伸缩高压绝杆长度为3.2米。

进一步地,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CPU处理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与所述CPU处理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射频模块采用SI4432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GPRS模块采用SIM800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GPS模块采用UM220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CPU处理器设计,集成了GPS模块和无线射频模块,通过GPS模块实现了实时自动获取时钟的技术效果,通过线射频模块可以远程将检测的数据快速传授给服务器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主机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卫星授时远程无线核相仪,包括采集器X、采集器Y、锂电池充电器、测试线和两根可伸缩高压绝杆,还包括显示主机和远程服务器,所述显示主机包括CPU处理器和电源模块,以及与所述CPU处理器电气连接的 GPS模块、GPRS模块、LED模块、语音模块和无线射频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显示主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无线射频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其中,两根可伸缩高压绝杆通过测试线分别与采集器X、采集器Y连接,采集器X和采集器Y与GPRS模块建立无线通信,将采集的数据无线传输给显示主机,锂电池充电器用于为显示主机充电。语音播放模块具有“X信号正常、Y信号正常、同相、异相”等语音播放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优选地,所述CPU处理器采用LPC2119芯片,该芯片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16位ARM7TDMI-S CPU,并带有128kB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由于LPC2119具有小型的64脚封装、极低的功耗、多个32位定时器、4路 10位ADC、2路CAN、PWM通道、46个GPIO以及多达9个外部中断管脚,因此很适用。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最好为3.7V锂电池,满足通用标准要求。

优选地,两根可伸缩高压绝杆长度最好为3.2米,当然也可以自行定制高长度。

优选地,最好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CPU处理器电气连接,用于当接收主机出现故障时发出报警时,进一步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

优选地,最好还包括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与所述CPU处理器电气连接,当GPS模块不能自动获取时钟时,可以通过人工设置时钟。

优选地,所述无线射频模块最好采用SI4432模块,Si4432是一款低于1GHz 高性能射频收发器,输出功率可达+20dBm,接收灵敏度达到-121dBm,可提供对数据包处理、数据缓冲FIFO、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空闲信道评估(CCA)、唤醒定时器、低电压检测、温度传感器、8位AD转换器和通用输入/输出口等功能的硬件支持。

优选地,所述GPRS模块最好采用SIM800模块。

优选地,所述GPS模块采用UM220模块,该模块是市场上尺寸最小的BD2/GPS 模块,集成度高,功耗低,功耗仅350mW,支持单系统独立定位和多系统联合定位,支持UART,SPI,1PPS,I2C等多种接口,非常适用于电力授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