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臭氧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670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特别是一种医用臭氧浓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臭氧浓度检测设备多采用光学测定法,光学测定法是采用臭氧气体分子对紫外线C波段光谱的吸收,经光电转换,依据比尔.朗伯定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臭氧浓度的数据,但现有的检测设备由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使用时受气源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现在检测设备没有检测室,直接将臭氧传感器长时间置于臭氧环境中,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对臭氧传感器损坏较大,使用寿命短,因此,臭氧浓度检测设备上的改进与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用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臭氧检测设备检测结果不准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检测室、控制器和电源,检测室的一端装有与检测室内连通的臭氧进气管、空气进气管,检测室的另一端装有与检测室内连通的排气接头,臭氧进气管上装有第一电磁阀,空气进气管上装有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置于检测室外的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显示屏相连,电源与显示屏、控制器相连,检测室上位于臭氧进气管与排气接头中间的位置装有中空绝缘塑料体,中空绝缘塑料体上端装有防水航空接头,中空绝缘塑料体伸入检测室内部的下端凹槽内装有臭氧浓度传感器,中空绝缘塑料体中心有通孔,臭氧浓度传感器经穿过通孔的导线和防水航空接头与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检测结果准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检测室1、控制器2和电源3,检测室1的一端装有与检测室1内连通的臭氧进气管4、空气进气管5,检测室1的另一端装有与检测室1内连通的排气接头6,臭氧进气管4上装有第一电磁阀7,空气进气管5上装有第二电磁阀8,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均与置于检测室1外的控制器2相连,控制器2与显示屏9相连,电源3与显示屏9、控制器2相连,检测室1上位于臭氧进气管4与排气接头6中间的位置装有中空绝缘塑料体10,中空绝缘塑料体10上端装有防水航空接头14,中空绝缘塑料体10伸入检测室1内部的下端凹槽内装有臭氧浓度传感器11,中空绝缘塑料体10中心有通孔12,臭氧浓度传感器11经穿过通孔12的导线13和防水航空接头14与控制器2相连。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

所述检测室1为不锈钢的长方形。

所述的控制器2为程序控制器或单片机8051控制器。

所述臭氧浓度传感器11为MS2614浓度传感器。

所述中空绝缘塑料体10与检测室1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排气接头6与检测室1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通孔12内填充有硅胶。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启动控制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待检臭氧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由臭氧进气管进入检测室,同时通过排气接头排气,并使检测室内保持与大气压力的平衡,臭氧浓度检测器采集信号,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经控制器处理后,将检测到臭氧浓度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当检测数据稳定时,即得到臭氧浓度的检测数据,然后,第一电磁阀关闭,停止臭氧气体的输入,第二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经第二电磁阀由空气进气管进入检测室,剩余的臭氧气体由排气接头排出检测室,即完成一次臭氧浓度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可避免由于现有的检测设备受气源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使检测结果不准确的不足;同时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直接将臭氧传感器长时间置于臭氧环境中,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对臭氧传感器损坏较大,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检测结果准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