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761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动电解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



背景技术:

溶出伏安法又称反向溶出极谱法,这种方法是使被测的物质,在待测离子极谱分析产生极限电流的电位下电解一定的时间,然后改变电极的电位,使富集在该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溶出过程中所得到的伏安曲线来进行定量分析。溶出伏安法包含电解富集和电解溶出两个过程。首先是电解富集过程。它是将工作电极固定在产生极限电流电位上进行电解,使被测物质富集在电极上。其次是溶出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富集后,停止搅拌,再逐渐改变工作电极电位,电位变化的方向应使电极反应与富集过程电极反应相反。所得的电流-电位曲线,峰电流的大小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有关。

由于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很高,故在超纯物质分析中具有实用价值。此外,该方法对于环境监测、食品、生物等试样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该方法的应用在溶出过程中需要在静止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在海洋等领域的在线监测存在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能够解决溶出伏安法需防震摇的难题,拓展了溶出伏安法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包括:

电解池支撑板,其上设有水平布置的参比电极槽和对电极槽,该参比电极槽的轴线和对电极槽的轴线相互平行;该电解池支撑板上还设有竖直布置的出样孔和水平布置的进样孔,该出样孔开口的位置高于该进样孔开口的位置;该出样孔与参比电极槽相互连通,该进样孔与对电极槽相互连通;

固定板,装接在电解池支撑板;

垫片,固接在电解池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垫片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垫片两侧的电解池支撑板和固定板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的电解腔;

工作电极,固设在固定板并通过导线引出;

参比电极,装接在参比电极槽内;

对电极,装接在对电极槽内;

所述工作电极、出样孔和进样孔的位置与该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均与电解腔相连通,且电解腔、出样孔和进样孔内充满电解液,形成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的三电极电解体系。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所述电解池支撑板固设在底座。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池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垫片和固定板通过该若干固定杆装接在电解池支撑板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用于紧固固定板、垫片与电解池支撑板的固定件。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为聚醚醚酮树脂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为聚四氟乙烯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椭圆形。

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

一实施例中:所述对电极为空心不锈钢管。

一实施例中:所述对电极通过对电极固定件装接在对电极槽。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工作时液体充满流动电解池的腔体能有效地抗震动摇晃,解决溶出伏安法在溶出阶段必须静止的条件限制;

2)采用流动电解池则可以用液体的流动取代搅拌,简化了实验装置;同时可方便检测样的更新,减少局部浓度的干扰;

3)液体从位置较低的进样孔进入,从位置较高的出样孔流出,即使溶液中含有气泡也不会在都留在电解池腔体中;

4)电极和参比电极可以很方便地根据需要更换;

5)电化学信号响应稳定且灵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池支撑板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池支撑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池支撑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解池支撑板1,参比电极槽2,对电极槽3,进样孔4,出样孔5,参比电极6,对电极7,对电极固定件8,垫片10,通孔11,固定杆12,工作电极13,导线14,固定件15,底座16,固定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竖”、“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查阅图1至图7,一种抗震摇的流动电解池,包括:

底座16;

电解池支撑板1,固设在底座16;该电解池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水平布置的参比电极槽2和对电极槽3,该参比电极槽2的轴线和对电极槽3的轴线相互平行;该电解池支撑板1上还设有竖直布置的出样孔5和水平布置的进样孔4,该出样孔5孔径1mm,连通参比电极槽2,其由参比电极槽2底部中央沿垂直参比电极槽2轴线所在方向向上贯穿电解池支撑板1;该进样孔4孔径1mm,连通对电极槽3,其由对电极槽3底部中央沿对电极槽3轴线所在方向向电解池支撑板1的另一侧贯穿电解池支撑板1;进样孔4和出样孔5分别为样品提供进入和流出电解池的通道,且出样孔5在电解池支撑板1表面开口的位置高于进样孔4在电解池支撑板1表面开口的位置;该电解池支撑板1上还设有若干不锈钢带螺纹的固定杆12;

固定板17,由聚醚醚酮(PEEK)树脂制成,固定板17穿过固定杆12并通过固定件15(例如外套螺母)固接在电解池支撑板1;

工作电极13,为直径3mm的玻碳电极,嵌入设置在固定板17并通过导线14引出;

参比电极6,旋接在参比电极槽2内;

对电极7,为一段空心不锈钢管,通过中空的对电极固定件8(例如螺丝)旋接固定在对电极槽内3;

垫片10,为聚四氟乙烯制成,垫片10穿过固定杆12以装接在电解池支撑板1且垫片10位于电解池支撑板1和固定板17之间,垫片10上设置有椭圆形的通孔11,该通孔11与垫片10两侧的电解池支撑板1和固定板17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的电解腔;通孔11的长轴16mm、短轴8mm,其大小足够将工作电极13、出样孔5和进样孔4同时覆盖住,使得工作电极13、出样孔5和进样孔4的位置均与该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且均能与电解腔相连通;电解腔、出样孔5和进样4孔内充满电解液,形成工作电极13、参比电极6和对电极7的三电极电解体系。

本实用新型现场安装及使用方式如下:

安装:1)将对电极7固定在中空的对电极固定件8中,然后旋入对电极槽3;将参比电极6旋入参比电极槽2;

2)将垫片10套入固定杆12;

3)将固定板17套入固定杆12,再用固定件15将固定板17锁固,压紧电解池支撑板1、垫片10和固定板17,便于形成密封的电解腔,防止电解液渗漏。

使用:样品通过注射泵或蠕动泵提供动力,从对电极7进入,通过进样孔4进入垫片10的椭圆形通孔11中;在对电极7,参比电极6和工作电极13组成的三电极电解体系中,采用溶出伏安法,通过外加电场使得金属离子在工作电极13上沉积和溶出。最后样品从出样孔5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液体充满整个电解池腔体(电解腔、出样孔5、进样孔4)时能有效地抗震摇的方法,解决溶出伏安法在溶出时需要静止条件的限制。电解液的流动则可以取代搅拌,简化了实验装置。对电极7和参比电极6不是固定不动,可以很方便地根据需要更换。带有螺纹的固定杆12上旋紧外套螺母15可以使整个装置更加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