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69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系统,属于油气管道水压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压力试验主要有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因气压试验安全隐患大,风险高,目前行业内采用气压试验较少,基本采用水压试验,相对于气压试验而言水压试验较为安全可靠,也正基于此,往往疏忽水压试验的安全操作,注水完成后,拆除注水管线,然后再连接升压系统,连接方式多采用焊接,不仅造成施工过程多次中断,耽误工期,同时连接临时管道容易出现泄漏点,高压作业安全性差,排水往往需要割除收发球端封头后再安装清管器,焊接后再排水。也就是说,现有油气管道水压试验中,注水、试压、排水分为三个单独的工序,工序间衔接容易出现脱节,存在施工断断续续、施工风险高的技术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注水、试压和排水系统,只通过操作阀门就能连续控制注水、升压和排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油气管道水压试验注水、试压、排水过程脱节的问题,实现注水、试压、排水一体化,简化管道水压实验步骤。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系统,包括集水坑和油气管道,集水坑和油气管道之间设有注水管线、试压管线和排水管线,所述油气管道一端为发球端、另一端为收球端,所述发球端连接有空压机,所述注水管线和试压管线并联设置在集水坑与发球端之间,所述排水管线设置在集水坑与收球端之间,注水管线和试压管线上分别设有注水阀门和试压阀门,排水管线上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注水管线上设有注水泵,所述试压管线上设有升压泵,所述油气管道内设有清管器。所述注水管线和试压管线并联在一起的末端设有连接在发球端上的总管线,总管线上设有总阀门。总阀门包括阀门C和高压球阀B,高压球阀B靠近发球端,阀门C远离发球端。所述注水阀门包括设置在注水泵前端的阀门A和设置在注水泵后端的止回阀A,所述试压阀门包括设置在升压泵前端的阀门B和设置在升压泵后端的止回阀B。所述排水管线上的排水阀门包括高压球阀C,高压球阀C靠近收球端。所述清管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发球端和空压机之间设有高压球阀A。所述发球端和收球端上均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将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三个独立系统融为一体,通过将注水和升压两个系统并联,通过打开阀门A、止回阀A、阀门C、高压球阀B、高压球阀C,关闭阀门B、止回阀B、高压球阀A,启动注水泵,可以向管内注水,水推动清管器在管内向前行走,利用高压阀门C排气。注水完成后,关闭阀门A、止回阀A、高压球阀C,打开阀门B、止回阀B,利用升压泵向管内注水升压,升压阶段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直至压力达到强度试验压力,关闭阀门B、止回阀B、阀门C、高压球阀B。缓慢打开高压球阀C,将压力泄至常压状态,然后通过高压球阀A连接的空压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管道内试压用水向收球端流动,通过高压球阀C将试压用水通过排水管道排放至集水坑。

相较于现有油气管道水压试验技术特征中注水、试压、排水分为三个单独工序,工序间衔接容易出现脱节,施工断断续续,施工风险高,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注水、试压、排水过程脱节的问题,该系统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控制注水泵、升压泵、空压机和连接阀门完成注水和升压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减小施工费用,降低施工风险。本实用新型在油气管道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清管器,清管器可通过阀门控制,试压结束后,无需割掉两侧封头重新安装清管器,可通过阀门控制清管器回到发球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中,1.集水坑,2.发球端, 3.收球端, 4.注水管线,5. 加压管线,6. 阀门A,7. 注水泵,8. 止回阀A,9. 阀门B,10. 升压泵,11. 止回阀B,12. 阀门C,13. 高压球阀A,14. 高压球阀B,15. 高压球阀C,16. 温度计,17. 压力表,18.清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注水、试压、排水系统,包括集水坑1和油气管道,集水坑1和油气管道之间设有注水管线4、试压管线5和排水管线(附图中未显示),所述油气管道一端为发球端2、另一端为收球端3,所述发球端2连接有空压机(附图中未显示),所述注水管线4和试压管线5并联设置在集水坑1与发球端2之间,所述排水管线设置在集水坑1与收球端3之间,注水管线4和试压管线5上分别设有注水阀门和试压阀门,排水管线上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注水管线4上设有注水泵7,所述试压管线5上设有升压泵10,所述油气管道内设有清管器18。所述注水管线4和试压管线5并联在一起的末端设有连接在发球端2上的总管线,总管线上设有总阀门。总阀门包括阀门C12和高压球阀B14,高压球阀B14靠近发球端2,阀门C12远离发球端2。所述注水阀门包括设置在注水泵7前端的阀门A6和设置在注水泵7后端的止回阀A8,所述试压阀门包括设置在升压泵10前端的阀门B9和设置在升压泵10后端的止回阀B11。所述排水管线上的排水阀门包括高压球阀C15,高压球阀C15靠近收球端3。所述清管器18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发球端2和空压机之间设有高压球阀A13。所述发球端2和收球端3上均设有温度计16和压力表17。

本实用新型运作过程分为施工准备、注水、试压、排水四个步骤如下:

施工准备:编写专项施工方案,水质化验合格,压力表等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人员、设备满足施工需求,管线、阀门泵等连接完成,场地安全警戒完好。

注水:打开阀门A、止回阀A、阀门C、高压球阀B、高压球阀C,关闭阀门B、止回阀B、高压球阀A,启动注水泵,开始向管内注水,水推动清管器在管内行走,利用阀门排气,直至清管器到达收球端后注水完成。

试压:注水完成后,关闭阀门A、止回阀A、高压球阀C,打开阀门B、止回阀B,利用升压泵向管内注水升压,升压阶段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直至压力达到强度试验压力,关闭阀门B、止回阀B、阀门C、高压球阀B,待压力稳定后开始计时,稳压4小时,稳压期间,每15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和温度,以管道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强度试验合格后,缓慢打开高压球阀C,泄压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压力稳定后开始计时,稳压24小时,稳压期间,每30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和温度,以压降不大于1%试验 压力且不大于0.1MPa为合格。

排水:严密性试验完成后,缓慢打开高压球阀C,将压力泄至常压状态,然后通过高压球阀A连接空压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管道内试压用水向收球端流动,通过高压球阀C排出管道后流入集水坑,待沉淀后化验水质符合排出条件后排到附近沟渠。

本实用新型的注水、试压、排水一体化结构克服了注水、试压、排水过程脱节的问题,实现注水、试压、排水一体化,简化管道水压实验步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