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220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上,荒野等无人区(尤其无通讯网络覆盖的区域)发生意外事故时,由于通讯手段单一,地形复杂,一般难以求救。如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通讯设施也有一定破坏,常规通讯也会中断,造成信号盲区,难以及时采取应急办法。

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应急通讯装置,该装置具备定位获取,全覆盖通讯等特点。该实用新型可用在陆地,作为车载或随身设备,用在海上,作为船用设备,用在航空,可作为飞行应急寻位设备均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所述装置可提供多种应急信号发送方式,提高了所述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可有效的对其进行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模块、北斗RNSS模块/GPS双模定位模块、北斗RDSS模块、电源模块、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以及406MHz无线通信模块,所述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以及243MHz无线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与243MHz无线模块用于在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发出寻位信号;所述北斗RNSS模块/GPS双模定位模块,获取装置实时定位数据,北斗RDSS模块,用于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分别与北斗RNSS模块/GPS双模定位模块和北斗RDSS模块双向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远程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406MHz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第五天线与所述406MHz无线通信模块双向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远程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信号指示灯组受控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得电发光;所述第一至第五天线以及所述信号指示灯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装置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自动判断北斗RDSS信号的强弱,当北斗RDSS信号通畅时,通过北斗RDSS模块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当北斗RDSS模块无信号覆盖时,通过406MHz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内嵌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输入控制命令。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自检开关和手动开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壳体外侧的信号指示灯组、磁场感应装置、水敏开关以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壳体开关连接,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壳体磁铁;所述磁场感应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与所述壳体磁铁相对设置,通过感应第二壳体上磁铁发出的磁场,判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是否分离;水敏开关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水敏开关感应到水时,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接收到水敏开关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MCU和第二MCU,所述第一MCU与第二MCU之间双向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北斗RDSS模块双向连接的北斗Sim卡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所述的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还包括北斗通讯系统、406MHz国际低轨卫星系统、后台数据通讯平台以及用户目的终端,所述示位装置通过所述北斗通讯系统或406MHz国际低轨卫星系统与后台数据通讯平台双向连接,所述后台数据通讯平台与用户目的终端之间双向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北斗RNSS模块/GPRS双模定位模块、北斗RDSS模块、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以及406MHz无线通信模块,通过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可发送寻位信号,还可实现当北斗RDSS信号通畅时,用北斗RDSS发送相关信号给远程终端,当北斗RDSS无信号覆盖时,使用406MHZ模块发相关信号给远程终端,提供多种应急信号发送方式,提高了所述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壳体2、第一天线3、第二天线4、第三天线5、第四天线6、第五天线7、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模块、北斗RNSS模块/GPRS双模定位模块、北斗RDSS模块、电源模块、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以及406MHz无线通信模块,所述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天线2和第二天线3分别与所述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以及243MHz无线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与243MHz无线模块用于在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发出寻位信号;所述北斗RNSS模块/GPRS双模定位模块和北斗RDSS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第三天线4和第四天线5分别与北斗RNSS模块/GPRS双模定位模块和北斗RDSS模块双向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远程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406MHz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用于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第五天线6与所述406MHz无线通信模块双向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远程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信号指示灯组受控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下得电发光;所述第一至第五天线以及所述信号指示灯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装置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自动判断北斗RDSS信号的强弱,当北斗RDSS信号通畅时,通过北斗RDSS模块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当北斗RDSS模块无信号覆盖时,通过406MHz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

所述装置包括北斗RNSS模块/GPRS双模定位模块、北斗RDSS模块、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以及406MHz无线通信模块,通过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可发送寻位信号,还可实现当北斗RDSS信号通畅时,用北斗RDSS发送相关信号给远程终端,当北斗RDSS无信号覆盖时,使用406MHZ模块发相关信号给远程终端,提供多种应急信号发送方式,提高了所述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内嵌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方便的输入控制命令。优选的,所述按键模块包括自检开关和手动开关,方便的实现所述装置的自检和手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壳体外侧的信号指示灯组、磁场感应装置、水敏开关以及第二壳体7,第二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壳体开关连接,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壳体磁铁;所述磁场感应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与所述壳体磁铁相对设置,通过感应第二壳体上磁铁发出的磁场,判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是否分离;水敏开关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水敏开关感应到水时,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接收到水敏开关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MCU和第二MCU,所述第一MCU与第二MCU之间双向连接,使所述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较强。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北斗RDSS模块双向连接的北斗Sim卡模块。

所述装置包括北斗RNSS模块/GPRS双模定位模块、北斗RDSS模块、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以及406MHz无线通信模块,通过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可发送寻位信号,还可实现当北斗RDSS信号通畅时,用北斗RDSS发送相关信号给远程终端,当北斗RDSS无信号覆盖时,使用406MHZ模块发相关信号给远程终端,提供多种应急信号发送方式,提高了所述装置使用的可靠性。(注:121.5MHz,243MHz等寻位技术,RDSS,406MHz通讯技术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择优互补使用,如实际产品使用在RDSS覆盖区域,可直接使用RDSS作为通讯,406MHz可以不考虑开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所述的北斗无线电应急示位装置,还包括北斗通讯系统、406MHz国际低轨卫星系统、后台数据通讯平台以及用户目的终端,所述示位装置通过所述北斗通讯系统或406MHz国际低轨卫星系统与后台数据通讯平台双向连接,所述后台数据通讯平台与用户目的终端之间双向连接。

实施例一:

使用条件:当所述装置未在水中使用时。

取出应急示位标,打开第二壳体,此时,由于壳体磁铁与磁场感应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磁场感应装置没有感应到相关的磁场信息,此时,中央处理器模块控制所述示位装置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示位装置发出寻位信号(通过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的同时,中央处理器模块发出定位数据请求,通过北斗RNSS/RNSS双模定位模块或406MHZ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远程终端进行处理,获取定位数据。信号判断方法:当北斗RDSS通畅时,用北斗RDSS发送给远程终端;当北斗RDSS无信号覆盖时,用406MHZ发送给远程终端。

远程终端通过北斗RDSS/406反馈响应应急请求或答复应急请求,信号指示灯组显示反馈信息以待救援,搜救组织通过远程终端定位,靠近所述应急示位装置,用援救通讯设备接收应急示位标的寻位信号进行具体救援。

实施例二:

使用条件:当所述示位装置沉入水的情况下:

当所述示位装置沉入水下,由于水压的作用,第二壳体自动分离(壳体自动分离技术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触发水敏开关,进而触发所述磁场感应装置,所述示位装置发出求救信号。

经中央处理器模块组对信号进行处理后:

所述装置发出寻位信号(通过121.5MHz无线甚高频寻位模块、243MHz无线模块)的同时,中央处理器模块发出定位数据请求,通过北斗RNSS/RNSS双模定位模块或406MHZ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远程终端进行处理,获取定位数据。信号判断方法:当北斗RDSS通畅时,用北斗RDSS发送给远程终端;当北斗RDSS无信号覆盖时,用406MHZ发送给远程终端。

远程终端通过北斗RDSS/406反馈响应应急请求或答复应急请求,信号指示灯组显示反馈信息以待救援,搜救组织通过远程终端定位,靠近所述应急示位装置,用援救通讯设备接收应急示位标的寻位信号进行具体救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