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409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接触到温度这个物理量的东西,但是它又是看不到,仅凭感觉又是不够准确,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温度计,但测量又不够精确。有些温度计测量设备较为笨重而又不便于携带。因此需要一种测量精准,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温度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温度计,但测量又不够精确,有些温度计测量设备较为笨重而又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包括温度计模块,所述温度计模块的表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LCD显示屏和温度计控制开关,所述温度计模块的外侧壁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所述温度计模块的底部安装有夜光灯,所述夜光灯的顶部贯穿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所述夜光灯的底部连接有挖耳勺,所述温度计模块内腔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温度计模块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MCU控制模块和充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温度计模块的底部外壳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包括接收天线、整流电路、滤波和稳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包含温度计模块、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带有夜光灯功能和挖耳勺功能;温度计形状大小近似于圆珠笔大小,体积非常小,便于携带;温度计模块是由LCD显示屏、温度传感器、MCU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模块构成,通过温度计控制开关开启温度检测功能,温度传感器配合MCU控制模块通过LCD显示屏显示检测温度便于观察,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配合电源管理模块对充电电池实现无线充电;温度计模块底部的散热孔能够对内部元件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挖耳勺为辅助功能,方便人们在闲余时间清理耳朵内杂物,夜光灯主要辅助挖耳勺工作,便于观察掏耳朵杂物时误伤耳朵内部器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线充电,操作简单,同时因为无线充电使得温度计携带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度计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计模块、2LCD显示屏、3温度计控制开关、4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5夜光灯、6挖耳勺、7温度传感器、8电源管理模块、9MCU控制模块、10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便携式温度计,包括温度计模块1,所述温度计模块1的表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LCD显示屏2和温度计控制开关3,所述温度计模块1的外侧壁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4,所述温度计模块1的底部安装有夜光灯5,所述夜光灯5的顶部贯穿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4,所述夜光灯5的底部连接有挖耳勺6,所述温度计模块1内腔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和电源管理模块8,所述温度计模块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MCU控制模块9和充电电池10。

其中,所述温度计模块1的底部外壳设置有散热孔,对温度计模块1的内部元件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4包括接收天线、整流电路、滤波和稳压电路,能够方便的对充电电池10实现无线充电,能够将接收模块的电源为5V转换成内部电路所需的额定电压,最终以4.2V的电压给电池充电进行存储,所述充电电池10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重量轻、能量比较高、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的优点。

工作原理:温度计模块1是由LCD显示屏2、温度传感器7、MCU控制电路9、电源管理模块8等模块构成,通过温度计控制开关3开启温度检测功能,温度传感器7配合MCU控制模块9通过LCD显示屏2显示检测温度便于观察,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装置4配合电源管理模块8对充电电池10实现无线充电,能够将接收模块的电源为5V转换成内部电路所需的额定电压,最终以4.2V的电压给电池充电进行存储,温度计模块1底部的散热孔能够对内部元件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挖耳勺6为辅助功能,方便人们在闲余时间清理耳朵内杂物,夜光灯5主要辅助挖耳勺6工作,便于观察淘耳朵杂物时误伤耳朵内部器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线充电,操作简单,同时因为无线充电使得温度计携带更为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