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4702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水准标石,尤其是一种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中,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场地沉降测量工作中均需要埋设水准工作基点。传统的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工作基点受工程现场场地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埋设到稳定的原状土层中;此外,工程所在地区地表自然沉降以及工程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降雨等因素均影响着传统工作基点精度。为消除以上因素影响,需要定期将工程区域外高等级基准点与工作基点进行联测。因联测水准路线一般距离远,耗时长,往往只在每一观测周期末进行一次联测,并在下一周期对工作基点高程进行修正。当通过联测发现工作基点沉降变形较大时,只能缩短联测周期,但联测周期内的每一观测时段的工作基点高程仍然无法进行修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传统的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内安装位移传感器,通过读数仪测得地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相对于钻孔锚固端的沉降变形,从而计算联测周期内混凝土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包括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沉降标点,在设置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基面下方设置有钻孔,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覆盖在钻孔顶部,在钻孔底部固定有锚固端,连接杆竖直下入钻孔中,底端与锚固端连接,连接杆外部套有护管,钻孔与护管之间回填膨润土球,伸出钻孔的护管浇筑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中,伸出护管的连接杆顶端与位移传感器的底端相连,在位移传感器外侧以及位移传感器与连接杆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套筒,套筒和护管竖直浇筑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中,套筒的顶端与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的顶面齐平,位移传感器的顶端固定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的顶部,位移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与设置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外侧的读数仪相连。

所述护管为多节,相邻的两节护管通过伸缩套管相连。

所述护管中的连接杆上套有多个限位塞,保证连接杆居中在护管中心位置。

在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安装到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顶部,通过安装在固定盘上的调节杆设定传感器量程并将传感器紧固在固定盘上。

所述信号电缆埋设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联测周期内各观测时段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观测问题,提高了传统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工作基点精度,降低了水准标石工作基点与基准点联测频次,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场地沉降测量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联测频次和测量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计算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包括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沉降标点8,在设置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基面下方设置有钻孔2,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覆盖在钻孔2顶部,在钻孔底部固定有锚固端1,连接杆3竖直下入钻孔2中,底端与锚固端1连接,连接杆3外部套有护管5,钻孔2与护管5之间回填膨润土球,伸出钻孔的护管5浇筑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中,伸出护管5的连接杆3顶端与位移传感器10的底端相连,在位移传感器10外侧以及位移传感器10与连接杆3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套筒9,套筒9和护管5竖直浇筑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中,套筒9的顶端与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的顶面齐平,位移传感器10的顶端固定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的顶部,位移传感器10通过信号电缆14与设置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外侧的读数仪15相连。

所述护管5为多节,相邻的两节护管5通过伸缩套管6相连。

所述护管5中的连接杆3上套有多个限位塞4,保证连接杆3居中在护管5中心位置。

在套筒9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盘12,固定盘12安装到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顶部,通过安装在固定盘12上的调节杆13设定传感器量程并将传感器紧固在固定盘12上。

所述信号电缆14埋设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中。

上述的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的高程观测与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准标石沉降变形观测:通过读数仪记录每一观测时段传感器读数并计算水准标石相对锚固端的沉降变形;

(2)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计算:在联测周期末,对水准标石与基准点进行联测,根据联测结果计算联测周期内各观测时段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

所述步骤(1)为:t0时间首次联测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沉降标点初始水准高程H0,同步观测并记录位移传感器初始读数R0;至t1时间观测并记录位移传感器读数R1;依次类推,观测并记录联测周期内t1…tn时间对应位移计传感器顺序读数R1…Rn,根据位移传感器标定公式计算联测周期内t1…tn各时间对应沉降变形量M1…Mn

所述步骤(2)为:在tn时间该联测周期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沉降标点水准高程为Hn,计算水准标点沉降变形修正系数为K=(H0-Hn)/Mn,则联测周期内每一观测时段t1…tn时间所对应的水准工作基点计算高程为h(1…n)=H0-M(1…n)×K。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内安装位移传感器,经连接杆与具有一定设计深度的钻孔锚固端相连,当地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出现沉降时,带动传感器发生同步变形,通过便携式读数仪记录每一观测时段传感器读数并计算水准标石相对锚固端的沉降变形,经与基准点联测后根据联测结果计算各观测时段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

下面结合某引调水安全监测工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安装位移传感器的混凝土水准标石包括锚固端1、钻孔2、连接杆3、限位塞4、护管5、套管6、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7、沉降标点8、套筒9、位移传感器10、固定盘12、调节杆13、信号电缆14、读数仪15

(1)钻孔安装:在施工场区内指定位置进行钻孔2,孔深至基础稳定原状土层中或深入被测建筑物基础以下设计指定位置。将锚固端1与连接杆3逐一连接,连接杆外套护管5与锚固端1一并竖直下入孔内,锚固后孔内回填膨润土球。下部结构安装完成后,将位移传感器10与地面出露的连接杆相连,与套筒9一并浇筑在上部混凝土水准标石7结构内,传感器信号电缆14引出。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上部安装紧固基座11,通过调节杆13设定传感器量程并在固定盘12上部紧固。当观测期结束后,可将固定盘拆除,卸下位移传感器重复利用。

(2)水准标石沉降变形观测:t0时间首次联测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沉降标点初始水准高程时,同步观测并记录位移传感器初始读数R0;至t1时间观测并记录位移传感器读数R1。依次类推,观测并记录联测周期内t1…tn时间对应位移计传感器顺序读数R0…Rn,根据位移传感器计算公式M=(R0-R1…n)×G计算联测周期内t1…tn各时间对应沉降变形量M1…Mn。式中G为传感器标定系数。

(3)水准标石工作基点高程计算:根据联测周期内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沉降标点初始水准高程H0和联测高程Hn,以及联测周期内各观测时段t1…tn时间对应的沉降变形量M1…Mn,计算水准标点沉降变形修正系数为K=(H0-Hn)/Mn,则联测周期内每一观测时段t1…tn时间所对应的水准工作基点计算高程为h(1…n)=H0-M(1…n)×K。各时段计算结果示例如图2和表1所示。

表1高程观测计算表

以上所述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