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脚垫上的卡扣脱落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350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踏脚垫上的卡扣脱落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踏脚垫上的卡扣脱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自动化是专门从事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其众多的功能模块、完善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如图1所示为汽车上用的踏脚垫111结构,该踏脚垫111上设有两个卡扣112。在清洗踏脚垫的时候,需要将卡扣取出,才能洗得更干净。而卡扣是扣接在踏脚垫上,在生产时,由于卡扣与踏脚垫的连接过于紧密,导致用户需要很大的力或者运用其它工具才能取出卡扣,给用户清洗踏脚垫造成了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脚垫上的卡扣脱落力检测装置,欲通过该装置对踏脚垫上卡扣脱落力进行测定,从而筛选出适合用户拆洗的踏脚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踏脚垫上的卡扣脱落力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PLC控制系统以及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报警系统,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检测区域,所述的检测区域上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起顶装置和第二起顶装置,所述的第一起顶装置包括顶头、连接在所述的顶头下方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连接在压力传感器下方的气缸,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气缸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作台上平移机构,所述的平移机构包括滑轨和滚珠丝杠,所述的滑轨上设有可活动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与滚珠丝杠连接,所述的滚珠丝杠末端设有扭转部件,所述的第二起顶装置设于底板上,通过手动旋钮扭转部件使滚珠丝杠发生回转,驱使底板平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检测区域内还设有向后倾斜且坡度可调的靠板,所述的靠板位于顶头后方,所述的靠板下方设有坡度调节机构,所述的坡度调节机构与平移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的靠板下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竖立在所述的坡度调节机构上,所述的坡度调节机构驱动支撑板平移,进而来调节靠板的坡度,所述的底板平移方向与支撑板平移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报警系统连接的蜂鸣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测定踏脚垫上卡扣的脱落力,进而来筛选出适合用户拆洗的踏脚垫。简单来说,测定踏脚垫上卡扣的脱落力时,先将踏脚垫上的两个卡扣扣在检测区域内的顶头上,通过控制系统将预先设定的压力信号传到压力传感器和气缸,通过气缸来顶出踏脚垫上的卡扣,若卡扣未被顶出,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则此踏脚垫视为不合格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踏脚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踏脚垫上的卡扣脱落力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还包括PLC控制系统以及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报警系统,工作台1上设有检测区域,检测区域上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起顶装置2和第二起顶装置3,第一起顶装置2包括顶头22、连接在顶头22下方的压力传感器23以及连接在压力传感器23下方的气缸24,压力传感器23和气缸24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工作台1上平移机构4,平移机构4包括滑轨44和滚珠丝杠45,滑轨44上设有可活动的底板46,底板46与滚珠丝杠45连接,滚珠丝杠45末端设有扭转部件47,第二起顶装置3设于底板46上,通过手动旋钮扭转部件47使滚珠丝杠45发生回转,驱使底板46平移。

检测区域内还设有向后倾斜且坡度可调的靠板48,靠板48位于顶头22后方,靠板48下方设有坡度调节机构5,坡度调节机构5与平移机构4结构相同,靠板48下方连接有支撑板55,支撑板55竖立在坡度调节机构5上,坡度调节机构5驱动支撑板55平移,进而来调节靠板48的坡度,底板46平移方向与支撑板55平移方向相互垂直。

还包括与报警系统连接的蜂鸣器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