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0174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试纸条。



背景技术:

免疫层析法检测法运用于很多检测试剂中,但是该方法有一个弊端——检测易受钩状效应影响,在同一反应区域难以实现低浓度到高浓度检测。此发明建立了一种新的试纸结构,实现在同一试剂上检测低浓度到高浓度,高浓度显色不减弱。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期内由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HCG可以在受孕的妇女尿液中检测到。HCG的出现是随着胚胎的生长而变化的,这种现象是早期检测怀孕的最好标志。现市场上的怀孕测试电子产品多为定性检测,说明怀孕或未怀孕。随着技术及家用精准性需求的发展,部分用户在检测是否怀孕的同时,也希望直接可以了解到怀孕的可能孕周数,更直观估算/判断受孕时间。

目前尿液HCG孕周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法或胶乳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检测易受钩状效应影响,一根测试条不能实现高端浓度和低端浓度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需要的样品量少、检测范围广的双层试纸条。

一种双层试纸条,包括第一试纸层以及第二试纸层;所述第一试纸层具有第一底板、第一样品垫、第一检测膜以及第一吸水纸,所述第一底板上表面设有上样区,所述第一样品垫、所述第一检测膜以及第一吸水纸在所述第一底板上表面依次顺序分布,且所述上样区、所述第一样品垫、所述第一检测膜以及所述第一吸水纸依次衔接;所述第一检测膜上设有第一检测区;

所述第二试纸层具有第二底板、第二样品垫、第二检测膜以及第二吸水纸,所述第二样品垫、所述第二检测膜以及第二吸水纸在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依次顺序分布且所述第二样品垫、所述第二检测膜以及第二吸水纸依次衔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下底面连接在所述第二样品垫上,所述上样区连通于所述第二样品垫,所述第一吸水纸与所述第二检测膜紧邻;所述第二检测膜上设有第二检测区以及第三检测区;所述第一样品垫与所述第二样品垫上均包被有免疫标记试剂;所述第一检测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检测线;所述第二检测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检测线;所述第一检测区与所述第二检测区分别包被有不同浓度的特异性结合抗体或抗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设有重叠区,所述重叠区紧邻所述第二检测膜,所述第二样品垫设在所述重叠区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粘连层,所述第一底板的下底面通过所述粘连层连接在所述重叠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连层为双面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呈长条形,所述第二底板呈长条形;所述第一底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与所述重叠区的长度一致,所述重叠区呈长条形且所述重叠区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宽度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膜为第一硝酸纤维素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膜为第二硝酸纤维素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水纸的上表面较所述第一检测膜的上表面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水纸的上表面较所述第二检测膜的上表面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样品垫嵌设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样品垫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平齐。

上述的双层试纸条,设有两个判读区也即第一检测膜、第二检测膜,在第一检测膜上设有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低浓度样本,在第二检测膜上设有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高浓度样本,一个判读区对高浓度的样本检测有优势,另一个判读区对低浓度的样本检测有优势,可使整个试剂的检测范围更广。上述的双层试纸条的上样区位于第二样品垫的上方,上下层通过同一上样区吸样,因此需要的样品量少。上述的双层试纸条的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受钩状效应影响的检测方法中,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双层试纸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双层试纸条;100、第一试纸层;110、第一底板;111、上样区;120、第一样品垫;130、第一检测膜;131、第一检测线;140、第一吸水纸;200、第二试纸层;210、第二底板;220、第二样品垫;230、第二检测膜;231、第二检测线;232、控制线;240、第二吸水纸;300、粘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双层试纸条10。该双层试纸条10包括第一试纸层100以及第二试纸层200。

第一试纸层100具有第一底板110、第一样品垫120、第一检测膜130以及第一吸水纸140。第一底板110上表面设有上样区111,第一样品垫120、第一检测膜130以及第一吸水纸140在第一底板110上表面依次顺序分布,且上样区111、第一样品垫120、第一检测膜130以及第一吸水纸140依次衔接。第一检测膜130上设有第一检测区131。

第二试纸层200具有第二底板210、第二样品垫220、第二检测膜230以及第二吸水纸240。第二样品垫220、第二检测膜230以及第二吸水纸240在第二底板210上表面依次顺序分布且第二样品垫220、第二检测膜230以及第二吸水纸240依次衔接。第一底板110的下底面连接在第二样品垫220上,上样区111连通于第二样品垫220,第一吸水纸140与第二检测膜230紧邻,上样区111内的样品能够渗透至第二样品垫220上并流动至第二检测膜230上。第二检测膜230上设有第二检测区231以及第三检测区23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底板210上表面设有重叠区,重叠区紧邻第二检测膜230,第二样品垫220设在重叠区上。第一样品垫120与第二样品垫220上均包被有预设免疫标记试剂;例如夹心法,则此处包被与检测目标物对应的抗原或抗体;竞争法则包被对应检测物质的抗体。第一检测区131设置有至少一条检测线;第二检测区131设置有至少一条检测线。第一检测区131与第二检测区231分别包被有相同或不同的预设浓度的特异性结合抗体或抗原;本实施例通过浓度调节各检测区抗原抗体浓度来调节相应检测区的灵敏度,具体的浓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还包括粘连层300,第一底板110的下底面通过粘连层300连接在重叠区。优选地,粘连层300为双面胶。

进一步地,第一底板110呈长条形,第二底板210呈长条形,第一底板110的宽度与第二底板210的宽度一致,重叠区呈长条形且重叠区的宽度与第二底板210的宽度一致,第一底板110的长度与重叠区的长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膜130为第一硝酸纤维素膜。第二检测膜230为第二硝酸纤维素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水纸140的上表面较第一检测膜130的上表面突出。第二吸水纸240的上表面较第二检测膜230的上表面突出。第二样品垫220嵌设在第二底板210的上表面且第二样品垫220的上表面与第二底板210的上表面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区232为检测控制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区131可设置至少一条检测线;第二检测区231可设置至少一条检测线。

上述的双层试纸条10在检测时,样本通过上样区111上样,样品流入第一样品垫120以及第二样品垫220中,并分别通过第一样品垫120以及第二样品垫220流入到第一检测膜130以及第二检测膜230内。

当样本中不含有HCG时第一检测区131以及第二检测区231均不显带,第三检测区232显带;当样本中HCG含量在25-1000mIμ/ml之间时,第一检测区131显带并根据样本中HCG含量不同呈梯度变化;当HCG浓度超过1000mIμ/ml时第一检测区131显色保持最深,第二检测区231显带并根据样本中HCG含量不同呈梯度变化。(利用双层试纸在低浓度段与高浓度段的显色梯度变化配合比色卡亦可实现半定量测试)。不论样本中是否含有HCG第三检测区232均会显带。该上述的双层试纸条10可测量HCG含量范围为0-200000mIμ/ml。

除了检测HCG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双层试纸条也可用于其它对象的检测。

上述的双层试纸条10,设有两个判读区也即第一检测膜130、第二检测膜230,在第一检测膜130上设有第一检测区131用于检测低浓度样本,在第二检测膜230上设有第二检测区231用于检测高浓度样本,一个判读区对高浓度的样本检测有优势,另一个判读区对低浓度的样本检测有优势,可使整个试剂的检测范围更广。上述的双层试纸条10的上样区111位于第二样品垫220的上方,上下层通过同一上样区111吸样,因此需要的样品量少。上述的双层试纸条10的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受钩状效应影响的检测方法中,适应范围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