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删位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40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删位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器,属于位移检测/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位移传感器有多种结构形式,技术较为成熟,但其使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利用透光强度变化进行位移检测的传感器,以填补透光强度位移检测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删位移传感器,以利用透光强度变化进行位移检测。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光删位移传感器,包括筒体、渐变透明度的条形薄片、光源和光照强度传感器,筒体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条形薄片穿设于导向槽内,条形薄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连接部,检测连接部的另一端伸至筒体的外部,光源和光照强度传感器相对设置于条形薄片的两侧,光照强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

前述位移传感器中,条形薄片是由不透明到透明的渐变的菲林光栅;

前述位移传感器中,所述检测连接部为硬质直杆;

前述位移传感器中,所述检测连接部为软质连接带;

前述位移传感器中,支架固定设置于筒体内,支架上设置有光源支架和检测器支架,所述光源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光源支架和检测器支架上;

前述位移传感器中,筒体的外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经稳压模块后连接蓄电池,蓄电池与控制单元相连;

前述位移传感器中,控制单元为MCU微型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原理能够实现位移的线性检测,在位移检测领域具有独创性,且检测距离远,检测无需起始值,功耗低,结构简单、稳定,抗干扰和抗侵蚀能力强,稍加变形,如配合浮球即可实现液位检测,尤其适用于稻田、池塘、沟渠的液位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删位移传感器,包括筒体1、渐变透明度的条形薄片2、光源3和光照强度传感器4,条形薄片2是由不透明到透明的渐变的菲林光栅,筒体1内固定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设置有导向槽51,条形薄片2穿设于导向槽51内,条形薄片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连接部7,检测连接部7为软质连接带,检测连接部7的另一端伸至筒体1的外部,支架5上设置有光源支架52和检测器支架53,所述光源3和光照强度传感器4分别设置于光源支架52和检测器支架53上,且光源3和光照强度传感器4相对设置于条形薄片2的两侧,光源3和光照强度传感器4分别与控制单元11相连,控制单元11还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6,控制单元11为MCU微型控制器,光照强度传感器4检测透过条形薄片2的光强度,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11,控制单元11检测光强度的变化量从而推算得出条形薄片2的移动量,从而得出条形薄片2的位移数据,即检测连接部7的位移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6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筒体1的外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8,太阳能电池板8经稳压模块9后连接蓄电池10,蓄电池10与控制单元11相连。

其工作原理为:

当上位机发出监测命令后该系统数据传输模块6和控制单元11被唤醒,由低功耗状态进入运行状态:控制单元11控制启动光源3,光源3发出的恒定光经条形薄片2遮挡后被光照传感器4感知,控制单元11根据受光量换算出条形薄片2的移动量,从而得出条形薄片2的位移数据,即检测连接部7的位移数据,经数据传输模块6发送到上位机后控制单元11重新进入低功耗状态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