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43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金相仪。



背景技术:

金相仪是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与计算机,通过光电转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在目镜上作显微观察,还能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观察实时动态图像,电脑型金相仪并能将所需要的图片进行编辑、保存和打印。

在利用金相仪检查工件时,经常会有多个实验人员对同一工件进行反复观察,这时多个实验人员需要频繁地交换位置以为需要进行观察的实验人员提供观察位置,频繁地交换位置的过程较为麻烦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相仪,具有根据实验人员的站位以水平旋转金相仪,方便多个实验人员使用金相仪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相仪,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和本体,所述下基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上基座位于下基座上方,且固定连接于轴承,所述轴承使上基座绕轴承的轴心相对转动连接于下基座,所述本体固定连接于上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基座和下基座通过轴承相互固定连接,使得上基座可以轴承的轴心为圆心对于下基座水平转动,在多个实验人员使用金相仪时,当其中一位实验人员利用金相仪观察完毕时,可使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转动,进而使固定连接于上基座的本体相对于下基座转动,从而将金相仪的本体的目镜对准下一位需要对金相仪进行观察的实验人员,方便该试验人员就近利用金相仪对工件进行观察,在更换实验人员进行观察时,减少原先的实验人员需要更换位置的情况,该实验人员可在原地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上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朝下的上导向槽,所述下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与上导向槽相对的下导向槽,所述上导向槽呈环形设置,且其圆心位于轴承的轴心上,在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之间设置有导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导向槽、下导向槽和导向件对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的转动方向进行导向,并对上基座在其旋转方向的径向上对其进行限位,减少上基座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径向移动的情况,提高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转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导向件为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使导向件与上导槽和下导槽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滚珠能减少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转动时,导向件与上导槽和下导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的转动更顺畅。

优选的,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的数量大于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导向件与上导槽和下导槽的配合,进一步对上基座在其旋转方向的径向上对其进行限位,进一步减少上基座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径向移动的情况,并减少上基座发生晃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转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基座固定设置有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件方便操作人员转动上基座以转动本体的角度,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基座竖直滑动连接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顶端抵接配合于上基座,所述下基座在抵接件下方沿竖直方向螺纹滑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与抵接件的底部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定金相仪本体的位置后,如希望固定此时金相仪本体的位置,可旋转转筒,使转筒在下基座往上滑动,由于转筒的顶部与抵接件的底部抵接配合,抵接件会被转筒往上推,并抵接于上基座,此时在抵接件与上基座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上基座相对固定于下基座,从而固定此时金相仪的本体的位置,而在需要转动金相仪的本体时,往下转动转筒,使抵接件与上基座分离,可进行转动本体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抵接件在其顶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凸环,所述上基座在其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抵槽,所述凸环与抵槽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抵接件上的凸环与抵槽抵接配合,能增大抵接件与上基座之间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抵接件与上基座之间的的摩擦力,进而使上基座与下基座之间的位置关系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增大其与抵槽之间的摩擦力的防滑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圈能增大凸环与抵槽之间的摩擦力,使上基座与下基座之间的位置关系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转筒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方便实现对上基座的固定与解除固定,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抵接件固定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条,所述导条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下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条对抵接件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减少抵接件相对于下基座转动的情况,减少在固定上基座的位置时,抵接件相对于下基座转动,而致使上基座随之相对于下基座转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多个实验人员使用金相仪时,当其中一位实验人员利用金相仪观察完毕时,可利用拨动件使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转动,进而使固定连接于上基座的本体相对于下基座转动,并且上导向槽、下导向槽和滚珠的滚动配合使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的转动更顺畅,从而将金相仪的目镜对准下一位需要对金相仪进行观察的实验人员,方便该试验人员利用金相仪对工件进行观察,在更换实验人员进行观察时,减少原先的实验人员需要更换位置的情况,该实验人员可在原地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提高工作效率,而在需要固定金相仪的本体的位置时,利用转动把手使转筒往上移动,从而使抵接件上的防滑圈抵接于上基座的抵槽,使抵接件与上基座之间存在摩擦力,并且在导条的导向作用下,减少抵接件相对于下基座转动的情况,从而将上基座相对固定于下基座,进而固定此时金相仪的本体的位置,在需要重新转动金相仪的本体时,往下转动转筒,使抵接件与上基座分离即可继续进行金相仪的本体的转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上基座和下基座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下基座与抵接件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基座;2、下基座;3、本体;4、轴承;5、上导向槽;6、下导向槽;7、滚珠;8、拨动件;9、抵接件;10、转筒;11、凸环;12、抵槽;13、防滑圈;14、转动把手;15、导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金相仪,如图1所示,包括上基座1、下基座2和本体3,上基座1转动连接于下基座2的上方,上基座1与下基座2均呈环形设置,且上基座1与下基座2同轴设置,在基座的上方的边缘环形均匀固定有3个拨动件8,拨动件8方便操作人员转动上基座1,提高工作效率,本体3固定安装于上基座1的上表面。

结合图2和图3,下基座2在其内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并固定有轴承4的外侧,上基座1的底面的中心向下凸出并固定连接于轴承4的内侧,使得上基座1可以轴承4的轴心为圆心对于下基座2水平转动。

上基座1的底部设置3个开口朝下的上导向槽5,下基座2的顶部设置有3个与上导向槽5相对的下导向槽6,上导向槽5和下导向槽6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上导向槽5与下导向槽6均呈环形设置,且其圆心位于轴承4的轴心上,在上导向槽5和下导向槽6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7,多个上导向槽5、下导向槽6和滚珠7件对上基座1相对于下基座2的转动方向进行导向,并对上基座1在其旋转方向的径向上对其进行限位,减少上基座1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径向移动的情况,提高上基座1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时的稳定性,并且滚珠7使导向件与上导槽和下导槽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滚珠7能减少上基座1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时,导向件与上导槽和下导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上基座1相对于下基座2的转动更顺畅。

在下基座2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有抵接件9,抵接件9在其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半径不一致的环形的凸环11,在凸环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圈13,在上基座1的底部与凸环11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抵槽12,并且抵槽12与防滑圈13抵接配合,防滑圈13用于增大凸环11与抵槽12之间的摩擦力,使抵槽12与防滑圈13抵接配合,可固定上基座1与抵接件9的相对位置,并且抵接件9上的防滑圈13与抵槽12抵接配合,能增大抵接件9与上基座1之间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抵接件9与上基座1之间的的摩擦力,进而使上基座1与抵接件9之间的位置关系更稳固。

下基座2在抵接件9下方沿竖直方向螺纹滑动连接有环形的转筒10,转筒10的顶部与抵接件9的底部抵接配合,旋转转筒10,使转筒10在下基座2往上滑动,并使防滑圈13紧紧抵住抵槽12,可固定上基座1与下基座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转筒10在下基座2上往下滑动,使防滑圈13与抵槽12分离,可进行上基座1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的操作,并且在转筒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3个环形均匀分布的转动把手14,转动把手14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方便实现对上基座1的固定与解除固定,提高工作效率。

在抵接件9的内侧一体成型有3个环形均匀分布的导条15,并且导条15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下基座2,导条15对抵接件9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减少抵接件9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的情况,减少在固定上基座1的位置时,抵接件9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而致使上基座1随之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的情况。

具体使用过程:在多个实验人员使用金相仪时,当其中一位实验人员利用金相仪观察完毕时,可利用拨动件8使上基座1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进而使固定连接于上基座1的本体3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从而将金相仪的目镜对准下一位需要对金相仪进行观察的实验人员,方便该试验人员利用金相仪对工件进行观察,在更换实验人员进行观察时,减少原先的实验人员需要更换位置的情况,该实验人员可在原地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而在需要固定金相仪的本体3的位置时,利用转动把手14使转筒10往上移动,从而使抵接件9上的防滑圈13抵接于上基座1的抵槽12,使抵接件9与上基座1之间存在摩擦力。

并且在导条15的导向作用下,减少抵接件9相对于下基座2转动的情况,从而将上基座1相对固定于下基座2,进而固定此时金相仪的本体3的位置。

在需要重新转动金相仪的本体3时,往下转动转筒10,使抵接件9与上基座1分离即可继续进行金相仪的本体3的转动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