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766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性能指标校验,尤其是一种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由于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超高压和特高压领域,是电网的关键设备。在同一光纤光缆线路上可串接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实现多目标温度测量,而且测温信号在光缆内部传输,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适合强电磁环境下GIS导体温度多点在线测量。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GIS导体各个部件温度,通过数据分析、评估GIS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制订相应的检修策略,可以节约维护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提高GIS运行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GIS导体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的校验与检定,对准确分析GIS各个部件状态的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检定设备中放置光栅的高稳定恒温场区较小,信号传输光纤必须弯折,在弯折的同时还需保证测温信号的可靠传输,因此对光纤的路径和光纤弯折的曲率半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装置,包括干体炉腔、安装在干体炉腔顶端的操作面板、悬置在干体炉腔内的恒温场插块、用于固定待校验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支架、铂电阻温度标准器以及用于固定铂电阻温度标准器的温标固定支架,所述恒温场插块和温标固定支架均连接在操作面板上,恒温场插块设有用于容纳传感器固定支架的通孔和用于容纳铂电阻温度标准器的测温孔,操作面板上设有异形孔,传感器固定支架与铂电阻温度标准器穿过异形孔伸入恒温场插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温标固定支架为Z型,其底部固定在操作面板上,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铂电阻温度标准器的顶端穿设在通孔内,底端穿过操作面板插入恒温场插块的测温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温标固定支架还设有螺孔,螺孔与所述通孔的中部相贯通且方向垂直,螺孔内可拆卸连接有螺杆,所述铂电阻温度标准器由紧固的螺杆固定在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待校验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端以及自传感器端引出的信号传输光纤,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呈U型弯折,并开设一条用于容纳信号传输光纤的方形槽,方形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传感器端的半圆槽,另一端设有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的深度为160~165mm,最大开口距离为29~30mm,所述半圆槽的直径为6~6.5mm。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的U型具体为直径20~21mm的U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开设两个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有测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铂电阻温度标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标准温度测量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场插块为圆柱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传感器固定支架将待校验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稳定地固定于恒温场插块中,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处于同一温度场,能够实现精确的校准;并且,优选的传感器固定支架上的半圆槽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固定后方形槽呈U型弯折,使得固定在其中的光纤的弯曲度满足光栅的温度信号在光纤中可靠传输要求的曲率半径,能够保证被校验传感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恒温场插块示意图;

图3是操作面板示意图;

图4是温标固定支架示意图;

图5是传感器固定支架使用示意图;

图6是传感器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装置,包括干体炉腔、安装在干体炉腔顶端的操作面板1、悬置在干体炉腔内的恒温场插块2、用于固定待校验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支架3、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以及用于固定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的温标固定支架5,所述恒温场插块2和温标固定支架5均连接在操作面板1上;为保证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校验时处于均匀、稳定的温度场中,设计将恒温场插块2放入干体炉腔,保证纵向和横向温度场均匀。

如图2所示,恒温场插块2设有用于容纳传感器固定支架3的通孔和用于容纳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的测温孔;恒温场插块2采用高纯度铝型材加工,温度感应灵敏。插块开口为双U对接型,方便传感器固定支架3插入,深度160mm,最大开口距离29mm,精确开孔,温度场均匀。恒温场插块2的顶部设有两个圆孔,便于从干体炉腔体内取出。

如图3所示,操作面板1上设有异形孔101,方便传感器固定支架3与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穿过异形孔101伸入恒温场插块2内,本实施例中的恒温场插块2为圆柱形。操作区域面板用于固定传感器固定支架3及温标固定支架5,采用活动卡槽,方便安装、拆卸和位置调整。

如图4所示,温标固定支架5为Z型,其底部固定在操作面板1上,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的顶端穿设在通孔内,底端穿过操作面板1插入恒温场插块2的测温孔内。温标固定支架5还设有螺孔501,螺孔501与所述通孔的中部相贯通且方向垂直,螺孔501内可拆卸连接有螺杆,所述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由紧固的螺杆固定在通孔内。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标准温度测量仪器,本实施例中的标准温度测量仪器选用Fluke1523。

如图5、6所示,待校验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端以及自传感器端引出的信号传输光纤,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3采用铝合金材料,呈U型弯折,并开设一条用于容纳信号传输光纤的方形槽,信号传输光纤沿方形槽走向,从传感器固定支架3的另一端引出,连接被检验的测温装置;

方形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传感器端的半圆槽,另一端设有支撑块301,支撑块301的侧面开设两个圆孔,便于从干体炉腔体内取出。传感器固定支架3的深度为160mm,最大开口距离为29mm,半圆槽的直径为6mm。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固定支架3采用内折弯直径20mm的U型。

半圆形槽口能够快速固定和取出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方形槽能够固定光纤线束,20mm直径U型使得光纤弯折度不变,弯折曲率半径足够保证测温信号的可靠传输。

安装时:

将恒温场插块2放入干体炉腔内、操作面板1固定在干体炉的上端,操作面板1的异形孔101与干体炉腔对齐;待校验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固定支架3上后,穿过操作面板1异形孔101插入恒温场插块2,信号传输光纤与测温装置连接;再将温标固定支架5固定在操作面板1上,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插入恒温场插块2对应的测温孔,并与温标固定支架5连接紧固,铂电阻温度标准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标准温度测量仪器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固定支架3的深度为163mm,最大开口距离为29.5mm,半圆槽的直径为6.3mm。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固定支架3采用内折弯直径20.5mm的U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固定支架3的深度为165mm,最大开口距离为30mm,半圆槽的直径为6.5mm。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固定支架3采用内折弯直径21mm的U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