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及具有该PCB板的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762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PCB板及具有该PCB板的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还涉及具有该PCB板的接收机。



背景技术:

在GNSS卫星导航领域,多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具有多个射频输入口,可同时接入多个卫星天线的信号,解算出各个天线的位置信息,根据各天线位置相对不变的条件,最终实现定位定向的功能。其中,双天线是本行业主流的一种应用模式。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具有两个射频输入接口,可同时接收两路天线的卫星信号。一般而言,这两路天线接收的卫星信号频段相同。若两路信号之间有较大串扰,则产生类似多径的效果,严重影响定位定向精度。为了解决串扰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处理信号的两个射频通道远离,但会增加板卡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问题是PCB板上设置的多路射频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PCB板尺寸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中,将射频通路远离导致板卡的尺寸相对较大且串扰隔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该PCB板包括设置有数字电路的数字区和由至少两路射频通路构成的模拟区。每一路射频通路包括射频输入接口。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结构而将所述模拟区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每一个所述隔离结构从PCB板上设置有所述射频输入接口的边缘延伸至该数字区。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模拟区包括位于顶层的模拟区和位于底层的模拟区,构成一路射频通路的电路中,一部分电路位于PCB板顶层的模拟区,剩余的电路位于PCB板底层的模拟区而使得所述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包括位于PCB板顶层的相邻部分和位于PCB板底层的相邻部分。所述隔离结构包括设置于PCB板顶层的表层隔离带及PCB板底层的表层隔离带。所述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之间均设置有隔离结构而将所述模拟区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包括:所述射频通路位于PCB板顶层的相邻部分被表层隔离带隔开而将PCB板顶层的模拟区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位于PCB板底层的相邻部分被表层隔离带隔开而将底层的模拟区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容纳一条射频通路一部分电路的位于顶层的子模拟区131与容纳该条射频通路的剩余电路的位于底层的子模拟区相正对。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隔离结构还包括设置于PCB板的每层中间层的中间层隔离带,每层中间层隔离带隔开该层上的电源和地。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构成叠层结构。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隔离结构的相对边缘分别设置有一排过孔。

在进一步方案中,每个所述过孔与所述隔离结构的边缘外切。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隔离结构的相对边缘分别设置有两排过孔,每一侧边缘的两排过孔中的每相邻三个过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PCB板还包括多个屏蔽罩,每个屏蔽罩的边缘位于每一个子模拟区的边缘。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射频输入接口到子模拟区的电路的走线位于中间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前述任何一种PCB板,该PCB板是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隔离,不仅解决射频通路之间的串扰问题,而且,由于采用隔离手段,射频通路之间不用远离,所以,能减小PCB板的尺寸。

2.不仅在顶层和底层的射频通路相邻部分设置表层隔离带,而且,在中间层的电源设置中间层隔离带隔开该层的电源和地,隔离串扰的效果更好。

3.由于所述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构成叠层结构,所以,可以降低电磁场边缘效应强度,屏蔽对应层辐射。

4.由于所述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的相对边缘分别设置有一排过孔,这样,过孔加隔离的方式,进一步减小了串扰并确保PCB板尺寸相对较小。

5.由于所述隔离带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两排过孔且两排过孔呈等边三角形,所以,辐射效率更低,两边的模拟电路隔离度更高。

6.由于所述PCB板还设置有屏蔽罩,这样,通过屏蔽罩加隔离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小PCB板的尺寸,还可以使得屏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人员在研发PCB板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将两路射频通路远离的方式虽然能解决射频通路串扰的问题,但是,远离必然增加PCB板的尺寸,这与PCB板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相违背。为了在解决串扰的前提下还能确保PCB板的尺寸较小,发明人提出将射频通过的相邻部分设置隔离结构,每一个隔离结构从PCB板设置有射频输入接口的边缘延伸至数字区的方案。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该方案,下面以该PCB板是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在卫星导航领域,板卡也称为OEM板卡)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的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包括多个射频输入接口11、隔离结构12、由至少两路射频通路构成的模拟区13和设置有数字电路的数字区14。每一射频通路包括射频输入接口11,图1示意出两个射频输入接口11。两个射频输入接口11位于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1的同一侧。所述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包括顶层、底层和中间层。在本实施方式中,模拟区13上设置有处理两路卫星信号的电路,位于顶层的模拟区13和位于底层的模拟区13,构成一路射频通路的电路中,一部分电路位于顶层的模拟区,剩余的电路位于底层的模拟区而使得所述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包括位于顶层的相邻部分和位于底层的相邻部分。隔离结构13将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之间隔开而将所述模拟区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从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上设置射频输入接口11的边缘延伸至数字区14,包括表层隔离带和中间隔离带。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层隔离带将射频通路位于顶层的相邻部分隔开而将顶层的模拟区13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131、132,将射频通路位于底层的相邻部分隔开而将底层的模拟区13分割为多个子模拟区。容纳一条射频通路一部分电路的位于顶层的子模拟区131与容纳该条射频通路的剩余电路的位于底层的子模拟区相正对。图1中只示意出顶层的多个子模拟区,相正对可以理解为底层的多个子模拟区是顶层的子模拟区的镜像。中间隔离带用于隔开位于每个中间层上的电源和地。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可有效减少传导耦合产生的串扰。形成各层隔离带的方式可以为:在顶层或底层的射频通路的相邻部分不铺铜而形成所述表层隔离带,或者,不铺铜后掏空该不铺铜区域而形成所述隔离带;或者,在中间层的相邻部分不铺铜而形成的中间层隔离带或者将不铺铜后将该不铺铜区域掏空而形成所述中间层隔离带。如何形成隔离带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在此不进一步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构成层叠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构成隔离结构的各层隔离带也可以错开设置。

为了进一步减少空间辐射产生的串扰,隔离结构13的两相对边缘分别设置一排过孔133,所有过孔133是GND过孔,更好的,每一个过孔的边缘和隔离结构(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的边沿外切。在实际中,由于制造方法等原因,不能做到真正的外切,所以,该外切应该理解为包括制造方法之类的原因导致的误差,比如,由于制造方法之类的原因导致过孔的边缘与隔离结构的边缘不相外切,也该等同于外切。

请参阅图2,本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具有两个屏蔽罩15,每一个屏蔽罩15的边缘位于一个模拟区的边缘。如图1所示,一个子模拟区的边缘包括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的一部分边缘L1和L2、数字区14的部分边缘、该字模拟区131和数字区14的分割线L3及隔离结构12的边缘L4,每一个屏蔽罩15的边缘位于每一个子模拟区的边缘而将该子模拟区屏蔽。再有,两个射频输入接口11无法放到屏蔽罩15内,必然存在从射频输入接口11到屏蔽罩内电路的连接走线。为了避免该走线产生的串扰,将这两根走线放到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的中间层,可有效减少串扰。

第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和图4,鉴于导航卫星信号为L波段频率,且实际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能量非常微弱,在边缘设置过孔时,需同时考虑过孔放置的方式与过孔放置的间距,以保证分隔区域之间的辐射隔离度。要求过孔放置的间距d必须小于300mil,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在过孔隔离带旁再放置一排错孔,内排过孔间距与外排过孔间距d相同,两排过孔垂直间距h要求在0.6d到0.8d之间,这样,隔离结构13(表层隔离带和中间层隔离带)每一侧的两排过孔中,每相邻的三个过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以双天线GNSS定位定向板卡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两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得到:通过上述隔离结构来解决射频通路之间的串扰且确保PCB板尺寸相对较小的方案也可以用于三天线、四天线等PCB板中。图5示意出三天线PCB板顶面的情况,该顶面的模拟区13被2个隔离结构12分割为3个子模拟区131、132和133。图6示意出四天线PCB板顶面的情况,该顶面的模拟区13被3个隔离结构12分割为4个子模拟区131、132、133和13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