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263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房是电力系统末端配电网中传输、分配电能的主要电气设备场所,是城市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配电房内设置有低压无功补偿器,目前的低压无功补偿器为配变监测提供了全新的自动化概念,将无功补偿、配变监测、交流采样、电能计量、无线通信等功能综合考虑,对加强用电监测,防止窃电、加强设备安全监视、预防事故,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提高运行管理和经济运行水平等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低压无功补偿器在运行的时候需要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而工作人员无法有效的判别环境中的相对湿度是否符合要求,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在控制器本体湿度过高的时候及时的提醒到工作人员,有效避免了相关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本体,包括设置于控制器本体的外端以用于检测周围环境湿度的环境情况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的湿度检测装置、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判断信号的判断装置、耦接于判断装置以接收判断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以实现灯光提示的灯光提示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湿度检测装置以及判断装置的设置方便了对环境湿度是否符合要求,而第一控制装置以及灯光提示装置的设置可以间接告知工作人员此时的环境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湿度检测装置以及判断装置之间以放大湿度检测信号的信号放大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信号放大装置的设置有利于加大湿度检测信号,有效避免了由于湿度检测信号由于其本身的信号过弱而无法正常的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判断装置包括用于输出与控制器本体适宜工作湿度范围相对应的基准信号的基准电路以及耦接于基准电路以接收基准信号并输出判断信号的判断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基准电路的设置方便了用户根据需要对控制器本体适宜湿度的范围进行调节,而判断电路用于判别此处的环境是否处于通过基准电路所设置的环境湿度的范围内,两者的结合方便了对控制器本体是否处于适宜环境的判断。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电压比较信号的第二电压比较装置、耦接于第二电压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二电压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耦接于第二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实现频闪提示的频闪提示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电压比较装置的设置可以方便了对刚超过控制器本体所能承受的湿度时进行设置,而在超过这个湿度的时候通过第二控制装置有效控制频闪提示装置进行提示。

作为优选,所述频闪提示装置包括耦接于第二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切换信号的切换电路以及耦接于切换电路以接收切换信号并响应于切换信号以实现发光的发光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切换电路的设置方便了自动的切换发光电路,而通过发光电路的自动切换在区别于灯光提示装置的同时还能对工作人员起到更好的提示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三电压比较信号的第三电压比较装置、耦接于第三电压比较装置以接收第三电压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第三控制装置、耦接于第三控制装置以接收第三控制信号以实现发声提示的发声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三电压比较装置的设置方便了在严重超过控制器本体所能够承受的湿度的时候,通过第三控制装置启动发声装置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装置为语音提示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发声装置设置为语音提示器,在保证有效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提示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其本身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判断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灯光提示装置以及第二控制装置、第二电压比较装置、频闪提示装置和第三电压比较装置、第三控制装置、发声装置的结合设置可以实现根据湿度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以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控制器本体内部的环境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湿度检测装置、信号放大装置、判断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灯光提示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第二控制装置、第二电压比较装置、频闪提示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第三电压比较装置、第三控制装置、发声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控制器本体;2、湿度检测装置;3、判断装置;4、第一控制装置;5、灯光提示装置;6、信号放大装置;7、基准电路;8、判断电路;9、第二电压比较装置;10、第二控制装置;11、频闪提示装置;12、切换电路;13、发光电路;14、第三电压比较装置;15、第三控制装置;16、发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本体1,控制器本体1配变监测提供了全新的自动化概念,将无功补偿、配变监测、交流采样、电能计量、无线通信等功能综合考虑,对加强用电监测,防止窃电、加强设备安全监视、预防事故,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提高运行管理和经济运行水平等提供科学依据,控制器采用高性能32位ARM9内核CPU,嵌入式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大用户、配变电站。可利用移动公网GPRS或其它通讯方式和主站进行通讯。控制器采用专用计量芯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控制器采用点阵液晶显示,菜单驱动,操作简单直观。

如图2、3所示,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控制器本体1的外端以用于检测周围环境湿度的环境情况并输出湿度检测信号的湿度检测装置2、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判断信号的判断装置3、耦接于判断装置3以接收判断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装置4、耦接于第一控制装置4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以实现灯光提示的灯光提示装置5。

湿度检测装置2包括一端接地的电阻R1以及一端连接于电阻R1的湿敏电阻,此处的湿敏电阻的型号为HR202。

如图2所示,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湿度检测装置2以及判断装置3之间以放大湿度检测信号的信号放大装置6。

如图2所示,信号放大装置6包括一端连接于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连接点的电阻R2、一端连接于热敏电阻RT的电阻R3、正相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2且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3的电压放大器A1、以及一端连接于电压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且另一端连接于电压放大器A1的输出端的电阻R4,电压放大器A1的型号为AD620,具体的放大系数取决于电阻R2、电阻R3、以及电阻R4的具体参数。

判断装置3包括用于输出与控制器本体1适宜工作湿度范围相对应的基准信号的基准电路7以及耦接于基准电路7以接收基准信号并输出判断信号的判断电路8。

如图3所示,基准电路7包括一端接地的电阻R6、一端连接于电源且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2的滑动变阻器RP1、一端接地的滑动变阻器RP4、一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4的电阻R5,判断电路8包括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1与电阻R2的连接点且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电压放大器A1输出端的电压比较器A2、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电压放大器A1输出端且同相输入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的电压比较器A6,电压比较器A2和电压比较器A6的型号均为LM393。

第一控制装置4包括基极连接于电压比较器A2的输出端的三极管Q1、以及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的继电器KM1,三极管Q1的型号为S9014,继电器KM1的型号为HH52P。

灯光提示装置5为阳极连接于受控于继电器KM1的开关KM1-2且阴极接地的发光二极管D1。

如图3所示,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电压比较信号的第二电压比较装置9、耦接于第二电压比较装置9以接收第二电压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装置10、耦接于第二控制装置10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以实现频闪提示的频闪提示装置11。

第二电压比较装置9包括一端接地的电阻R8、一端连接于电阻R8且另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的滑动变阻器RP2、正相输入端连接于电压放大器A1且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2和电阻R8的连接点的电压比较器A3,电压比较器A3的型号为LM393。

第二控制装置10包括一端连接于电压比较器A3输出端的电阻R9、基极连接于电阻R9三极管Q2、以及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的继电器KM2,三极管Q2的型号NPN型且型号为S9014,继电器KM2的型号为HH52P。

频闪提示装置11包括耦接于第二控制装置10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切换信号的切换电路12以及耦接于切换电路12以接收切换信号并响应于切换信号以实现发光的发光电路13。

如图3所示,切换电路12包括一端连接于受控于继电器KM2的开关KM2-1的电阻R12、一端连接于电阻R12的电阻R13、以及一端连接于电阻R13的电容C1、以及第七脚连接于电阻R12和电阻13的连接点且第六脚、第二脚均连接于电阻R13和电容C1的连接点的555定时器;发光电路13包括一端连接于555定时器第八脚的电阻R14、阳极连接于电阻R14且阴极连接于555定时器的第三脚、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且另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的电阻R14、阴极连接于555定时器第一脚的发光二极管D3。

上述的工作状况如下:555定时器A4间歇性的通过第三脚输出高低电平,而当555定时器通过第三脚输出高电平的时候,此时发光二极管D3发光显示,而发光二极管D2不显示,而当555定时器通过第三脚输出低电平的时候,此时发光二极管D2发光显示,而发光二极管D3不发光显示,综上,实现了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的频闪发光,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应的提示。

如图4所示,配电房物联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还包括耦接于湿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湿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三电压比较信号的第三电压比较装置14、耦接于第三电压比较装置14以接收第三电压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的第三控制装置15、耦接于第三控制装置15以接收第三控制信号以实现发声提示的发声装置16。

如图4所示,第三电压比较装置14包括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的滑动变阻器RP3、一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3的电阻R10、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3和电阻R10的电压比较器A4,电压比较器A4的型号为LM393。

第三控制装置15为包括基极连接于电阻R11的三极管Q3、以及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且另一端接地的继电器KM3。

发声装置16为一端连接于受控于继电器KM3的开关KM3-1且另一端连接于电源VCC的语音提示器。

具体的工作电路:

首先通过控制器本体11在外部设置的湿度检测装置2对其周围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随着控制器本体11周围的环境湿度的升高会相应降低湿敏电阻阻值,间接提高了记载在电阻R1上的湿度检测信号,而此处通过电压放大器A1对湿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

此处通过判断装置3对控制器环境湿度范围内的基准湿度和相应的所检测到的湿度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只有所检测到的湿度在预设的控制器环境湿度范围内,有效触动三极管Q1,此时继电器KM1将会触动,有效控制发光发光二极管D1进行发光。

而当检测到的环境湿度大于预设的控制器环境湿度范围的时候,此时会相应的触动频闪提示装置11进行频闪提示。

而当检测到的环境湿度小于预设的制器环境湿度范围的时候,此时会相应的触动发声装置16进行发声提示。

综上,实现了根据控制器本体1周围的环境湿度情况分别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有利于工作人员了解此时的环境湿度状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