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踏板柔性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71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汽车踏板柔性台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主观评价的验证工具,具体的,涉及一种汽车踏板柔性台架。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驾驶员对于车辆的使用舒适程度及操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驾驶员而言,踏板的行程和需要施加的操作力能一定程度上反应车辆的使用舒适程度及操控性能;对于整车厂而言,测试踏板的行程和操作力,对于研究踏板与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能的内在联系尤为关键。因此,整车厂一般采用踏板柔性台架辅助人机研究。

然而,测试踏板的行程和操作力时,往往需要调节踏板总成的位置以调节其踏板的位置。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踏板柔性台架种类较为单一,基本为针对单一踏板总成进行调节装置,并且多为一个或两个方向的调节其踏板的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踏板柔性台架,该汽车踏板柔性台架可以实现踏板总成沿三维坐标调节其踏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踏板柔性台架,包括:

台架座,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设置的滑轨、设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台、平行于所述滑轨设置并与所述滑台连接的第一驱动件及垂直于所述滑轨设置并与所述滑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方式可驱动所述滑台沿所述滑轨和垂直于所述滑轨的方向运动;

第一踏板总成,固设于所述滑台上并可沿第三方向调节其踏板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踏板总成为离合踏板总成、制动踏板总成及挂式油门踏板总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构成三维坐标,且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台架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踏板总成包括固设于所述滑台上的支架、与所述支架铰接的踏板臂、与所述踏板臂连接的踏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弹性支撑所述踏板臂的第一弹簧支柱以及两个固设于所述支架上并可转动以调节所述踏板臂行程的限位螺栓,所述支架可沿所述第三方向伸缩以调节其长短。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固设于所述滑台上的下支架、与所述踏板臂铰接的上支架及调节螺杆,所述上支架和所述调节螺栓设于所述下支架上,且所述调节螺杆可驱动所述上支架沿所述第三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汽车踏板柔性台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踏板总成结构相同的第二踏板总成和第三踏板总成,所述第一踏板总成、所述第二踏板总成及所述第三踏板总成分别为所述离合踏板总成、所述制动踏板总成及所述挂式油门踏板总成,所述台架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结构相同并分别驱动所述第二踏板总成和所述第三踏板总成的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三个所述滑轨和三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均沿垂直于所述滑轨的方向间隔设置,三个所述第二驱动件沿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汽车踏板柔性台架还包括歇脚踏板总成,所述台架座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所述歇脚踏板总成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并可沿所述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基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基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并可绕一轴转动以调节其角度的歇脚踏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通过第一螺栓固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一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方向设置的沟槽孔,所述第二基座通过穿过所述沟槽孔的第二螺栓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汽车踏板柔性台架还包括落地式油门踏板,所述台架座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所述落地式油门踏板总成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并可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三基座、固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移动的第四基座、与所述第四基座铰接的油门踏板、固设于所述第四基座上的调节座以及分别与所述油门踏板和所述调节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弹簧支柱,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调节所述第二弹簧支柱长度的锁止螺栓。

优选地,所述第三基座通过第三螺栓固设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第四基座上设有一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设置的通孔槽,所述第四基座通过穿过所述通孔槽的第四螺栓固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台架座还包括用于其固定安装的安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为螺杆或丝杆,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台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配合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踏板柔性台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所述第一踏板总成固设于所述滑台上,且所述第一踏板总成可沿第三方向调节其踏板的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方式驱动所述滑台沿所述滑轨和垂直于所述滑轨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踏板总成沿三维坐标调节其踏板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踏板柔性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汽车踏板柔性台架中台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汽车踏板柔性台架中歇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汽车踏板柔性台架中离合踏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汽车踏板柔性台架中离合踏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汽车踏板柔性台架中落地式油门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述汽车踏板柔性台架100包括台架座1以及设于所述台架座1上的歇脚踏板总成2、第一踏板总成3、第二踏板总成4、第三踏板总成5及落地式油门踏板总成6。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所述第二踏板总成4及所述第三踏板总成5均可单独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调节其踏板的位置,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和所述落地式油门踏板总成6均可单独沿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调节其踏板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所述第二踏板总成4及所述第三踏板总成5分别为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离合踏板总成、制动踏板总成及挂式油门踏板总成,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三方向Z构成三维坐标,且所述第三方向Z垂直于所述台架座1。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述台架座1包括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13以及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装置15、第二驱动装置16及第三驱动装置17。所述第一轨道11和所述第二轨道13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X或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轨道11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X或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所述第二轨道13也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X或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设于所述第一轨道11上,所述落地式油门踏板6设于所述第二轨道13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7可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所述第二踏板总成4及所述第三踏板总成5沿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移动。在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11沿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所述第二轨道13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

为了将所述汽车踏板柔性台架100搭载到其他人机台架上,所述台架座1还包括用于其固定安装的安装结构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18为设于所述台架座1上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7均包括沿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设置的滑轨151、设于所述滑轨151上的滑台153、平行于所述滑轨151设置并与所述滑台153连接的第一驱动件155及垂直于所述滑轨151设置并与所述滑轨151连接的第二驱动件157;

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7分别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方式可驱动所述滑台153沿所述滑轨151和垂直于所述滑轨151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驱动件155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方式可驱动所述滑台153沿所述滑轨151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157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方式可驱动所述滑台153沿垂直于所述滑轨151的方向运动;

其中,三个所述滑轨151和三个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均沿垂直于所述滑轨151的方向间隔设置,三个所述第二驱动件157沿所述滑轨151的设置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所述第二踏板总成4及所述第三踏板总成5一一对应固设于三个所述所述滑台153上。也就是说,当需要沿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调节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或所述第二踏板总成4或所述第三踏板总成5的位置时,可以通过相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7驱动所述滑台153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7均为螺杆或丝杆,所述滑轨151和所述滑台15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7相配合的螺纹孔,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可驱动所述滑台153沿所述滑轨151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157可驱动所述滑台153沿垂直于所述滑轨151的方向运动。在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51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驱动件155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157沿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轨道11上并可沿所述第一轨道11移动的第一基座21、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21上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11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基座2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座22上并可绕一轴转动以调节其角度的歇脚踏板23。

所述第一基座21通过第一螺栓24固设于所述第一轨道11上。当需要沿所述第一轨道11移动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时,松开所述第一螺栓24,然后沿所述第一轨道11移动所述第一基座21至某一位置,然后锁止所述第一螺栓24以使得所述第一基座21固定在该位置,从而实现所述歇脚踏板23沿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置调整。

所述第二基座22上设有一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11的方向设置的沟槽孔25,所述第二基座22通过穿过所述沟槽孔25的第二螺栓26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21上。当需要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时,松开所述第二螺栓26,然后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所述第二基座22至某一位置,然后锁止所述第二螺栓26以使得所述第二基座22固定在该位置,从而实现所述歇脚踏板23沿所述第一方向X上位置调整。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螺栓26和所述沟槽孔25的定位作用可以保证所述第二基座22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歇脚踏板23具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一圆弧形的通孔,所述通孔以所述歇脚踏板23的转动中心为圆心,所述连接件通过一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22上。

为了便于记录所述歇脚踏板23沿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的移动尺寸以及所述歇脚踏板23的转动角度,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还包括测量所述第一基座21移动尺寸的第一刻度尺27、测量所述第二基座22移动尺寸的第二刻度尺28以及测量所述歇脚踏板23转动角度的第一角度刻度盘29。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4,由于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所述第二踏板总成4及所述第三踏板总成5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特以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的结构进行说明。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包括固设于所述滑台153上的支架31、与所述支架31铰接的踏板臂32、与所述踏板臂32连接并可绕连接处转动的踏板3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架31上并弹性支撑所述踏板臂32的第一弹簧支柱34以及两个固设于所述支架31上并可转动以调节所述踏板臂32行程的限位螺栓35和36,所述支架31可沿所述第三方向Z伸缩以调节其长短。由于所述第一弹簧支柱34可拆卸,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刚度的弹簧支柱实现所述踏板33的踏板力的改变。

所述支架31包括固设于所述滑台153上的下支架311、与所述踏板臂32铰接的上支架313及调节螺杆315,所述上支架313和所述调节螺栓315设于所述下支架311上,且所述调节螺杆315可驱动所述上支架313沿所述第三方向Z运动。

请再次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限位螺栓35和36分别位于所述踏板臂32的两相对侧。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踏板臂32与所述支架31的铰接处将所述踏板臂32分隔成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323,两个所述限位螺栓35和36位于所述踏板臂32的同一侧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部分321和所述第二部分323设置。

为了便于记录所述踏板33沿所述第三方向Z的移动尺寸以及所述踏板臂32和所述踏板33的转动角度,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还包括测量所述上支架313移动尺寸的第三刻度尺37、测量所述踏板臂32转动角度的第三角度刻度盘38以及测量所述踏板33转动角度的第四角度刻度盘39。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6,所述落地式油门踏板总成6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轨道13上并可沿所述第二轨道13移动的第三基座61、固设于所述第三基座61上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13的方向移动的第四基座62、与所述第四基座62铰接的油门踏板63、固设于所述第四基座62上的调节座64以及分别与所述油门踏板63和所述调节座64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弹簧支柱65,所述调节座65上设有调节所述第二弹簧支柱65长度的锁止螺栓66。

所述第三基座61通过第三螺栓67固设于所述第二轨道13上,所述第四基座62上设有一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13的方向设置的通孔槽68,所述第四基座62通过穿过所述通孔槽68的第四螺栓69固设于所述第三基座61上。

为了便于记录油门踏板63沿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的移动尺寸,所述歇脚踏板总成2还包括测量所述第三基座61移动尺寸的第四刻度尺60、测量所述第四基座62移动尺寸的第五刻度尺(图未示)。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踏板柔性台架,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所述第一踏板总成3固设于所述滑台153上,且所述第一踏板总成153可沿第三方向Z调节其踏板的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155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7分别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方式驱动所述滑台153沿所述滑轨151和垂直于所述滑轨151的方向运动,以实现踏板总成沿三维坐标调节其踏板的位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