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排污检漏加长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586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配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阀门排污检漏加长的工具。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输送的重要设备,阀门内漏检查主要是利用阀门排污来进行检查,阀门排污的主要部件是一个球阀加排污嘴(有的设备是两个球阀加排污嘴),排污的时候打开两个球阀进行排污。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1)阀门阀腔内的气体压力等于和高于管道压力,一些高压管道压力达到10兆帕,如果全开两个球阀进行排污,声音比较大,气流比较大。

(2)现有的阀门排污阀比较短,人员操作空间很小,排污过程中经常出现润滑脂、密封脂、沙子等杂质喷到外边的情况,人员容易受到伤害。

(3)球阀只能全开全关,不能用于节流,在排污过程中为了控制排污速度,利用球阀进行节流控制,长时间使用会对球阀的球体造成损坏,造成排污嘴处漏气。

(4)排污过后对球阀进行验漏,只能用水进行检验,易造成排污设备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门排污检漏加长的工具,能够给员工增大操作空间,同时把天然气引到离员工较远的地方进行排放,还能控制排污的速度,省去用水来检漏的工艺步骤。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阀门排污检漏加长的工具,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由多段可拆卸连接的短钢管组成,所述钢管上沿着排污的方向依次设有用于检漏的压力表、用于截断气体的球阀和用于调节流速的节流截止放空阀,所述钢管的前端与阀门排污管螺纹连接,所述钢管的后端设有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排污、验漏加长工具给员工增大操作空间,同时把天然气引到离员工较远的地方进行排放,进一步减少人员伤害。

(2)排污、验漏加长工具增加了节流截止放空阀,在排污的时候通过节流截止放空阀门控制排污速度,减少了员工在排污容易受到的噪音伤害,增加了排污的安全性。

(3)排污、验漏加长工具增加了一个球阀和压力表,排尽阀腔内的气体后关闭球阀和节流截止放空阀,如果压力上升说明阀门内漏,减少了用水进行检查的工艺步骤。

(4)钢管可拆卸连接,便于携带,且通过不同长度和段数的短钢管可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压力表下方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表开关状态的压力表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污时关闭压力表,以免污垢损伤压力表,检漏时打开压力表,根据压力表的压力是否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内漏。

进一步,所述压力表为精密压力表,量程为0-1MPa。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量程为0-1MPa的精密压力表可以准确测量出是否存在内漏。

进一步,所述钢管水平设置,所述压力表、所述球阀和所述节流截止放空阀垂直于所述钢管并且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排放口垂直于所述钢管并且其开口竖直向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压力表、所述球阀和所述节流截止放空阀垂直于所述钢管并且竖直向上设置,便于人员操作,所述排放口垂直于所述钢管并且其开口竖直向下,便于污垢排出顺畅。

进一步,所述钢管的材料为高压钢管且其内径与所述阀门排污管的内径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压钢管能承受高压,钢管内径与所述阀门排污管的内径相同可保证排污稳定、顺畅,不会有压力和流量的骤然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阀门排污检漏加长的工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压力表,2、球阀,3、节流截止放空阀,4、钢管,5、压力表阀,6、阀门排污管,7、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阀门排污检漏加长的工具,包括钢管4,所述钢管4由多段可拆卸连接的短钢管组成,所述钢管4上沿着排污的方向依次设有用于检漏的压力表1、用于截断气体的球阀2和用于调节流速的节流截止放空阀3,所述钢管4的前端与阀门排污管6螺纹连接,所述钢管4的后端设有排放口7。

所述压力表1下方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表1开关状态的压力表阀5。

所述压力表1为精密压力表,量程为0-1MPa。所述钢管4水平设置,所述压力表1、所述球阀2和所述节流截止放空阀3垂直于所述钢管4并且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排放口7垂直于所述钢管4并且其开口竖直向下。

所述钢管4的材料为高压钢管且其内径与所述阀门排污管6的内径相同。

使用方法:

正常排污时,关闭压力表阀5,打开球阀2,调节节流截止放空阀3来控制排污速度,污垢由阀门排污管6流经钢管4从排放口7流出。

排污结束后做检漏时,打开压力表阀5,关闭球阀2、节流截止放空阀3和排污阀的阀门,将压力表1所在的一段与外界封闭,静置一段时间,如果压力表1压力上升说明存在内漏,如果压力表1压力无变化说明无内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