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7659阅读:14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排线检测用的微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排线的质量影响着使用设备的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排线的导通测试(即一端到另一端的测试,测试排线有没有短路、开路)。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用万用表进行点对点导通测试。万用表点对点导通测试,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因为人的疏忽而不良流入下制程。例如,手工测试时,在微小的排线上进行导通测试时,因产品本身的测点太小(有的排线只有0.35mm间距的测试距离),并且排序紧密,间隙微小。而且对排线要求高、精度高,一旦误判则会导致产品报废率。因此,人工做排线测试时,对人工的要求极高,对人眼睛伤害极大,排线较容易有刮伤,表面镀层常常被损坏,人工很难对准,这些都将导致误判,误判率极高,检测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提高测试效率,减少误差的微针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针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连接有微针板,所述微针板上安装有测试微针,所述测试微针底部与测试排线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方安装有载板,所述载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具有与微针对应的微针孔;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翻盖,所述翻盖连接在安装底板上,所述翻盖上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位置与载板位置对应。

为了进行预压,所述固定板边设置有若干预压块,所述预压块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滑槽上方设置有限制预压块移动的限制快;所述预压块沿滑槽向固定板移动时,预压块将排线头固定在卡槽内。所述预压块上具有手柄,所述翻盖上设置有手柄通过的开口。

为了方便压持,所述载板上设置有预压块通过的过槽。

为了保护微针,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微针板上设置有浮动板,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微针通过的针孔。

为了方便翻盖与安装底座之间固定,所述翻盖上安装有卡钩,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卡钩座,所述翻盖与所述安装底板合盖时,所述卡钩卡合在卡钩座上。

为了方便翻盖与安装底座之间精确定位,所述翻盖上安装有导柱,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导孔,所述翻盖与所述安装底板合盖时,所述导柱卡合在导孔内。

本实用新型降低测试成本,简化操作,省力,测试时只要将产品放入定位槽内,压上盖板,即可进行短路和开路的测试,不需要用眼睛去盯着看,能对人工有很好保护,提高测试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高产能和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微针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和翻盖2,所述翻盖2安装在安装底板1上方,所述翻盖2连接在安装底板1上。

所述安装底板1上安装有固定板7、卡钩座12、导孔13,所述固定板7下方连接有微针板8、浮动板9,所述固定板7上方安装有载板10。所述微针板8上安装有测试微针,所述测试微针底部与测试排线3连接;所述浮动板9安装在固定板7下方、所述微针板8上方,所述浮动板9上设置有微针通过的针孔,对微针起到保护作用;所述载板10上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具有与微针对应的微针孔,微针孔使微针与排线接触。

所述翻盖2上安装有压块6、卡钩4、导柱5,所述压块6位置与载板10位置对应;所述卡钩4与卡钩座12对应,所述翻盖2与所述安装底板1合盖时,所述卡钩4卡合在卡钩座12上,方便翻盖2与安装底座1之间固定;所述导柱5与安装底板1上安装的导孔13对应,所述翻盖2与所述安装底板1合盖时,所述导柱5卡合在导孔13内,方便翻盖2与安装底座1之间精确定位。

为了进行预压,所述固定板7边设置有若干预压块14,所述预压块14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滑槽上方设置有限制预压块移动的限制快15;所述预压块14沿滑槽向固定板7移动时,预压块14将排线头固定在卡槽11内。所述预压块14上具有手柄,所述翻盖2上设置有手柄通过的开口16。为了方便压持,所述载板10上设置有预压块14通过的过槽。

使用时:

1、将排线放入载板卡槽11内,载板10铣出仿形槽,利用仿形槽将产品摆放好,通过仿形槽使产品更好的定位。

2、排线放入仿形槽(即卡槽11)后,先拨动预压块14压住排线(具体是排线头),然后下压翻盖2,再利用浮动的方式,微针顶在排线上,(微针在没有压合的时候是浮动板在保护着的,为了防止微针断裂)。

3、微针顶在排线上后,另外一端与测试排线3连接,测试排线3则与排线连接的控制板连接,转接后加上连接器进行转接,这样排线构成理论上的回路,即可进行测试。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