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密度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780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水泥密度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泥密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李氏瓶也叫密度瓶,容积为220~250ml,带有长约18~20cm,直径约1cm的细颈,细颈上有刻度读数由0ml至24ml,且0~1ml和18~24ml之间应该具有0.1ml刻度线。

公告号为“CN206292130U”、公开日2017063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精密恒温李氏瓶水泥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恒温水槽、设置于恒温水槽内的李氏瓶以及与恒温水槽相连通的恒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由电子控温仪DZKWY、温度传感器WDCGQ、限流电阻RR、继电器JJ、加热管JRG、制冷片ZLP、循环泵XHB、双刀开关K和单刀开关K组成,上述实用新型在水槽上端开有循环泵进水管插口,下部开有回水口插管,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探头。

这样虽然能保证水泥密度试验能在恒温环境下进行,但是通常都是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过程慢,装料的过程中水泥样品容易粘附瓶壁,且反复加料容易带来试验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密度试验装置,具有方便加料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李氏瓶和用于给李氏瓶加料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底端连通有内径小于李氏瓶内径的输料管,所述加料机构设置有用于托住集料斗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下方延伸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检测时,将输料管插入李氏瓶内,与输料管相连的集料斗便会贴合李氏瓶的瓶口放置,此时输料管便会穿过李氏瓶较细的上端,直接位于管径较大的下方,避免水泥粘附在李氏瓶的上端,取得了方便装料的有益效果。先将支撑环放在李氏瓶的上方,此时支撑杆连接工作面,将支撑环撑起,将输料管插入李氏瓶后,集料斗贴合卡在支撑环上,避免集料斗直接卡在李氏瓶上,增强结构的稳固性。集料斗和李氏瓶顶端之间存在空隙,李氏瓶内的空气可以排出,避免集料斗封住李氏瓶,导致水泥无法顺便倒入李氏瓶内,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斗外侧延伸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杆,所述支撑环上贯穿有供定位杆贴合插入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料斗向下放时,使定位杆刚好贴合穿过通孔,对集料斗起到定位作用,避免集料斗无法竖直插入李氏瓶内,导致输料管贴合李氏瓶内侧壁,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输料管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输料管取出时,定位杆会一直位于定位孔内,避免由于工作人员手抖,导致输料管碰触到李氏瓶内壁,使输料管内的水泥抖落在李氏瓶侧壁上,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斗的边缘向上延伸有储料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筒增大了集料斗的存料量,可以一次性将需要的水泥倒入集料斗和储料筒内,使水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进入李氏瓶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位于支撑环上方的定位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不同规格的李氏瓶进行检测时,便需要调整输料管和李氏瓶的位置,旋转支撑杆上的定位螺帽,调节定位螺帽下方的支撑杆长度,将支撑杆插入通孔时,定位螺帽贴合支撑环的上表面后,支撑杆便无法继续向下运动,提高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径向贯通设置有数个沿定位杆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加料机构设置有可贴合穿过定位孔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不同规格的李氏瓶进行检测时,便需要调整输料管和李氏瓶的位置,根据李氏瓶的尺寸,将定位柱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来调整定位柱下方的支撑杆长度,将支撑杆插入支撑环后,定位柱便可卡在支撑环上,使支撑杆与支撑环相对固定,提高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支撑环平行的支撑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底板可以增大支撑杆和工作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支撑杆和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加料机构晃动,增强了结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助集料斗、输料管和储料筒的配合,取得了快速加料的优点,借助支撑杆和支撑环的配合,既增强了加料机构的稳固性,又实现了输料管长度的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表现加料机构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用于表现定位杆与支撑环的具体结构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用于表现定位杆具体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李氏瓶;2、加料机构;21、集料斗;22、输料管;23、支撑环;24、支撑杆;25、定位杆;26、通孔;27、储料筒;28、外螺纹;29、定位螺帽;30、定位孔;31、定位柱;32、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李氏瓶1和用于给李氏瓶1加料的加料机构2,加料机构2包括集料斗21,集料斗21底端连通有内径小于李氏瓶1内径的输料管22(参照图2)。集料斗21的边缘向上延伸有圆筒形的储料筒27,储料筒27增大了集料斗21的存料量,可以一次性将需要的水泥倒入集料斗21和储料筒27内,使水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进入李氏瓶1内。

如图1所示,加料机构2设置有用于托住集料斗21的支撑环23,圆柱形的支撑环23的下方延伸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4。支撑杆2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支撑环23平行的支撑底板32,增大支撑杆24和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2所示,集料斗21外侧延伸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杆25,支撑环23上贯穿有供定位杆25贴合插入的通孔26,定位杆25贴合穿过通孔26,对集料斗21起到定位作用。定位杆25的长度大于输料管22的长度,将输料管22取出时,定位杆25会一直位于通孔26内,避免导致输料管22碰触到李氏瓶1内壁。

如图3所示,定位杆25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外螺纹28,定位杆25上套设有位于支撑环23上方的定位螺帽29,旋转定位螺帽29,便可以调整支撑杆24位于支撑环23下方的长度。

工作过程:根据所使用的李氏瓶1,调整输料管22和李氏瓶1的位置,旋转支撑杆24上的定位螺帽29,调节定位螺帽29下方的支撑杆24长度。

调整定位螺帽29完成后,先将支撑环23放在李氏瓶1的上方,此时支撑杆24连接工作面,将支撑环23撑起,将输料管22插入李氏瓶1时,定位杆25也会贴合插入通孔26内,直到定位螺帽29贴合支撑环23的上表面,此时集料斗21便会和支撑环23相对固定。

此时将水泥直接倒入集料斗21内,水泥由于自身的重力,便会顺着输料管22流入李氏瓶1内,由于输料管22的阻隔,水泥便不会粘附在李氏瓶1的内壁。加料完成后,便可以将输料管22拉出,此时定位杆25还是会贴合通孔26滑动,输料管22相对李氏瓶1竖直向上移动,输料管22不会碰触到李氏瓶1内壁,避免输料管22末端的水泥粘附到李氏瓶1的内壁。此时便可以进行水泥密度试验。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定位杆25的不同。定位杆25的径向贯通设置有数个沿定位杆25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孔30,加料机构2设置有可贴合穿过定位孔30的定位柱31。

使用不同规格的李氏瓶1进行检测时,便需要调整输料管22和李氏瓶1的位置,根据李氏瓶1的尺寸,将定位柱31插入对应的定位孔30内,来调整定位柱31下方的支撑杆24长度,将支撑杆24插入支撑环23后,定位柱31便可卡在支撑环23上,使支撑杆24与支撑环23相对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