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279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油指用于发动机润滑油,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机油的润滑性能的好坏影响到机械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且润滑油被称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震缓冲等作用。因为由于发动机运转时,机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造成机械磨损,所以冷冻机油在平常使用需要与冷媒结合使用,冷媒能降低机油温度,保持冷冻机油一定的粘度以保证冷冻机油的润滑性能,在工作时:一边工作一边将冷媒溶解到机油里面,但是,目前国内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是先把机油加热,然后检测其润滑性,缺乏完整的模拟实际工作情况,造成检测结果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完整地模拟实际工作情况,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包括支座、驱动机构、负荷机构、油盒、试验组件,所述支座包括工作台,所述试验组件包括试验轴和试验块,所述油盒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转轴套筒,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套筒内,所述转轴套筒上套装有加载臂,所述负荷机构设置在所述加载臂上,所述转轴两侧设有试验块安装机构,所述试验块安装在所述试验块安装机构上,所述试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油盒位于所述试验组件正下方,所述油盒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油盒侧壁设有冷媒入口和连接口,所述冷媒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冷媒系统,且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口上通过电线连接有电热棒,所述电热棒设置于所述油盒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冷媒罐、第一通阀和第二通阀,所述第一通阀与所述第二通阀相连通,所述冷媒罐内装有冷媒,所述冷媒罐通过输送管与所述第一通阀连接,所述第一通阀上连接有检测所述冷媒罐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通阀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阀上设有检测所述流量计压力的第二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组件还包括快速锁紧销,所述试验轴通过所述快速锁紧销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试验块有两个,所述两个试验块平行地设置于所述试验轴两侧并与所述试验轴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块上设有V形槽,所述试验轴与所述V形槽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锁紧销包括锁紧体、卡块、钢珠,所述锁紧体上设有与所述钢珠相适配的圆孔,所述钢珠安装在所述圆孔内,所述锁紧体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上部伸出所述锁紧体外,且连接有按帽,所述顶杆下部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锁紧体的内壁,所述弹簧另一端顶在所述卡块的顶面,所述卡块包锁紧部和解锁部,所述解锁部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半圆形凹槽,所述锁紧部与所述钢珠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直径为0.08-1.2mm。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油盒底部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盒侧壁设置冷媒入口和在油盒底部设置出气孔,冷媒入口通过第一管道将冷媒输送到油盒内,检测时,一边工作一边将冷媒溶解到机油中,完整地模拟实际工作情况,使检测到的数据更接近实际,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2.试验组件的锁紧销为快速锁紧销,将试验轴安装在转轴上时,将试验轴和转轴上的通孔相互对准,按下快速锁紧销的按帽,快速锁紧销处于解锁状态,并将快速锁紧销插入通孔中,然后释放按帽,快速锁紧销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将试验轴牢固地安装在转轴上,拆卸试验轴时同理;使用快速锁紧可方便快速地拆装试验轴,提高工作效率,且快速锁紧销通过钢珠使将试验轴牢固地锁紧在转轴上,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验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速锁紧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11工作台、2油盒、21出气孔、22冷媒入口、23连接口、24第一管道、25电线、3试验组件、31试验轴、32试验块、321V形槽、33快速锁紧销、331锁紧体、332卡块、333钢珠、334圆孔、335顶杆、336按帽、337弹簧、A锁紧部、B解锁部、B1凹槽、41转轴套筒、42转轴、43加载臂、44棘轮臂、45棘轮、46负荷表、5试验块安装机构、61冷媒罐、62第一通阀、63第二通阀、64输送管、65第一压力表、66第二管道、67流量计、68第二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冷冻机油润滑性检测装置,包括支座1、驱动机构、负荷机构、油盒2、试验组件3,支座1包括工作台11,试验组件3包括试验轴31和试验块32,油盒2放置于工作台11上,驱动机构设置于支座1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转轴套筒41,电机为单相AC驱动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42,转轴42设置在转轴套筒41内,转轴套筒41上套装有加载臂43,加载臂43上方的转轴套筒41上设有棘轮臂44,负荷机构设置在加载臂43上,负荷机构包括棘轮45和负荷表46,棘轮45放置于棘轮臂44上,转轴42两侧设有试验块安装机构5,试验块32安装在试验块安装机构5上,试验轴31固定安装在转轴42上,油盒2位于试验组件3的正下方,油盒2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气孔21,油盒2侧壁设有冷媒入口22和连接口23,冷媒入口22通过第一管道24连接冷媒系统,且第一管道24与出气孔21连通,连接口23上通过电线25连接有电热棒,电热棒设置于油盒2底部。

冷媒系统包括冷媒罐61、第一通阀62和第二通阀63,第一通阀62与第二通阀63相连通,冷媒罐61内装有冷媒,冷媒罐61通过输送管64与第一通阀62连接,第一通阀62上连接有检测冷媒罐61压力的第一压力表65,第二通阀63通过第二管道66连接有流量计67,流量计67与第一管道24另一端连接,第二通阀63上设有检测流量计67压力的第二压力表68;通过流量计67,使冷媒流量保持为设定流量值,在本实施例中,冷媒流量为0.6L/min,因为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冷冻机油和冷媒相接触,在流量值为0.6L/min时,能更好地模拟冷冻机油在压缩机中的运作工况,使检测更加精确。

试验组件3还包括快速锁紧销33,试验轴31通过快速锁紧销33连接在转轴42上,试验块32有两个,两个试验块32平行地设置于试验轴31两侧并与试验轴31相接触。

试验块32上设有V形槽321,试验轴31与V形槽321相接触。

快速锁紧销33包括锁紧体331、卡块332、钢珠333,锁紧体331上设有与钢珠333相适配的圆孔334,钢珠333安装在圆孔334内,锁紧体331内设有顶杆335,顶杆335上部伸出锁紧体331外,且连接有按帽336,顶杆335下部套有弹簧337,顶杆335下端与卡块332连接,弹簧337的上端顶在锁紧体331的内壁,弹簧337另一端顶在卡块332的顶面,卡块332包锁紧部A和解锁部B,解锁部B位于锁紧部A上方,且解锁部B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半圆形凹槽B1,锁紧部A与钢珠333相接触;使用时:向下按快速锁紧销33的按帽336,按帽336施加给顶杆335向下的压力,顶杆335推动卡块332往下移动,套在顶杆335上的弹簧337收缩,在卡块332往下移动的过程中,钢珠333收于卡块332解锁部B的凹槽B1内,此时,快速锁紧销33处于解锁状态,将快速锁紧销33插入通孔中,快速锁紧销33插入通孔后,释放按帽,套在顶杆335上的弹簧337伸张,使按帽336及顶杆335往上移动,连接在顶杆335下端的卡块332随着顶杆335往上移动,在卡块332往上移动的过程中,钢珠333部分弹出锁紧体331的通孔外,使快速锁紧销33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将试验轴31牢固地安装在转轴42上,拆卸试验轴31时同理。使用快速锁紧销33可方便快速地拆装试验轴31,提高工作效率,且快速锁紧销33通过钢珠333使将试验轴31牢固地锁紧在转轴42上,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出气孔21的直径为0.08-1.2mm,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孔21的直径为0.6mm,在此数值范围的直径大小的出气孔21,在通如冷媒时,能够减少机油气泡的产生。

出气孔21位于油盒2底部中间,使冷媒与冷冻机油充分接触,使模拟工作情景无限接近实际工作情况,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工作原理:

1、用石油醚或无水乙醇清洗油2、试验轴31、试验块32、快速紧锁销33之后,用烘箱烘干油盒2,将其余部件擦净;

2、将清洗干净的试验轴31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重量M1;

3、将试验轴31装在试验机转轴42上,并用新的快速锁紧销33锁紧;

4、将两个试验块32分别装入试验快安装机构5的孔里,然后使试验块32与试验轴31相接触,要使V形槽与试验轴31平;

5、装上油盒2,接入冷媒系统,使冷媒从油盒2底部的出气孔21进入油盒2中并与油盒2中的冷冻机油相接触;

6、向油2内倒入冷冻机油,使试验块32浸没在冷冻机油中,并在油盒2上插入加热棒及热电偶,开始加热,加热温度由试验目的进行设定;

7、把带有棘轮机构的负荷表装置装在加载臂上,用手转动棘轮,消除装置的松弛。此时,扭矩表应当指零或者将此起始状态视作零;

8、待温度升至设定值并保持5min,开动电动机,置棘轮44于棘轮45上,开始增加负荷(对于高温油,起始压力为250 lbs,每5min增加50 lbs至最终压力400 lbs,总用时为1h),试验过程中,注意保持设定的压力值,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9、1h后停下电机,停止加热,拆卸电热偶和加热棒,放下油盒2;

10、将试验轴31取出,用洗涤剂将试验轴31上的铁屑擦干净,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重量M2;

11、开动电机,置棘轮臂44于棘轮45上,开始增加负荷,将压力保持200 lbs约2min;

12、随后依照增加200 lbs压力后保持2min的速度进行试验,直至试验轴因卡咬崩断,记录负荷表上的压力值M0;

13、记录试验轴磨损量M=M1-M2;

极压抗磨试验的负荷值为M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