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96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耐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流体连接件产品承担管路连接的作用,通常连接型式分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连接。焊接型式的连接件由于没有螺纹,除了焊接不能通过其它方式与管路或设备连接。但由于生产要求,必须对焊接型式连接件进行合格性检测。制造商为了进行产品的合格性检测,通常进行压力测试,但无螺纹连接的流体连接件无法与试验台设备连接。如果连接必须通过焊接等手段进行,这样即浪费资源、又破坏产品的外观,往往还需要后续加工。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无需破坏或改变产品外观及结构,就可与试验设备相连,方便可靠的实现耐压检测的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研发出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推动装置、升降装置、无螺纹连接件和封堵塞,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呈对称分布于所述底座上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推动装置设有两个,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连接台、推杆、推带和扳手,所述连接台头部设有圆形滑孔,所述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圆形滑孔内,所述推带一端与所述推杆尾部铰接连接,所述推带另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扳手一侧,所述扳手另一侧铰接连接于所述连接台尾部,两个所述推动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台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端;

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平台,所述升降装置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端中部;

中部为空心圆柱体的所述无螺纹连接件包括左侧无螺纹连接件和右侧无螺纹连接件,所述左侧无螺纹连接件和所述右侧无螺纹连接件拼合连接后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端平台上;

头部为圆台形的所述封堵塞包括左侧压力端封堵塞和右侧封堵塞,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和所述右侧封堵塞尾部分别与左侧的所述推动装置和右侧的所述推动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头部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圆形盲孔,所述推杆头部焊接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和所述右侧封堵塞尾部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圆形盲孔,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和所述右侧封堵塞尾部的所述第二圆形盲孔外焊接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圆形盲孔并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圆形盲孔并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头部内设有垂直导气管。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和所述右侧封堵塞头部圆台面上分别设有密封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无螺纹连接件和所述右侧无螺纹连接件拼合处连接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无螺纹连接件和所述右侧无螺纹连接件上下部分别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连接孔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柱的直径等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无需破坏或改变产品外观及结构,就可与试验设备相连,方便可靠的实现耐压检测;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为焊接连接的连接件解决了无法进行压力检测的问题,为产品合格提供有力的依据;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节约了资源、保护了产品的外观,操作简单,实验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推杆、所述螺柱和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推杆、所述螺柱和所述右侧封堵塞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装置,2、推动装置,3、升降装置,4、无螺纹连接件,5、封堵塞,11、底座,12、支撑台,21、连接台,22、推杆,23、推带,24、扳手,41、左侧无螺纹连接件,42、右侧无螺纹连接件,51、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2、右侧封堵塞,61、密封层,62、密封圈,71、连接孔,72、导向柱,81、第一圆形盲孔,82、第二圆形盲孔,91、第一锁紧螺母,92、第二锁紧螺母,10、螺柱,211、圆形滑孔,511、垂直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推动装置2、升降装置3、无螺纹连接件4和封堵塞5,

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底座11和支撑台12,所述支撑台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台12呈对称分布于所述底座11上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推动装置2设有两个,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连接台21、推杆22、推带23和扳手24,所述连接台21头部设有圆形滑孔211,所述推杆22滑动连接于所述圆形滑孔211内,所述推带23一端与所述推杆22尾部铰接连接,所述推带23另一端铰接连接于所述扳手24一侧,所述扳手24另一侧铰接连接于所述连接台21尾部,两个所述推动装置2通过所述连接台21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台12上端;

所述升降装置3为液压升降平台,所述升降装置3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上端中部;

中部为空心圆柱体的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包括左侧无螺纹连接件41和右侧无螺纹连接件42,所述左侧无螺纹连接件41和所述右侧无螺纹连接件42拼合连接后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3上端平台上;

头部为圆台形的所述封堵塞5包括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和右侧封堵塞52,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和所述右侧封堵塞52尾部分别与左侧的所述推动装置2和右侧的所述推动装置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头部内设有垂直导气管51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和所述右侧封堵塞52头部圆台面上分别设有密封层6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无螺纹连接件51和所述右侧无螺纹连接件52拼合处连接有密封圈62。

所述密封层61和所述密封圈62实现可靠的密封,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无螺纹连接件51和所述右侧无螺纹连接件52上下部分别设有连接孔7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向柱72,所述导向柱72插入所述连接孔71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柱72的直径等于所述连接孔71的直径。

所述导向柱72插入所述连接孔71内可使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位置相对固定。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左右两侧的所述推动装置2的所述扳手24分别向左向右扳下,再将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3上,通过所述升降装置3调整好高度,使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的内腔对准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和所述右侧封堵塞52的中心位置。在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的所述连接孔71内装入所述导向柱72,使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位置相对固定,此时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处于自由状态。

其次向上扳动两侧所述推动装置2的所述扳手24,使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 和右侧封堵塞52均向所述无螺纹连接件4方向移动并靠紧,并通过所述密封层61和所述密封圈62实现密封。

最后连接压力入口的所述垂直导气管511,连接耐压试验设备进行压力检测。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推杆22头部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圆形盲孔81,所述推杆22头部焊接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9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和所述右侧封堵塞52尾部沿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圆形盲孔82,所述左侧压力端封堵塞51和所述右侧封堵塞52尾部的所述第二圆形盲孔82外焊接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9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螺柱10,所述螺柱1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圆形盲孔81并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91螺纹连接,所述螺柱10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圆形盲孔82并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92螺纹连接。

采用此结构,一方面可根据连接件的长度调整所述螺柱10插入所述第一圆形盲孔81和所述第二圆形盲孔82的长度,另一方面,可通过所述第一锁紧螺母91和所述第二锁紧螺母92实现锁紧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无螺纹连接件耐压检测装置,无需破坏或改变产品外观及结构,就可与试验设备相连,方便可靠的实现耐压检测;节约了资源、保护了产品的外观;为焊接连接的连接件解决了无法进行压力检测的问题,为产品合格提供有力的依据。广泛应用于无螺纹连接件的压力检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法,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