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0601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板。



背景技术:

MALD I-TOF 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软电离质谱,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并迅速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电离过程中引入基质分子,使待测分子不易产生碎片,解决了非挥发性和热不稳定性生物大分子解吸离子化的问题,是分析难挥发的有机物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蛋白分析方面,MALDI-TOF MS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MALDI-TOF MS主要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快速鉴定、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有机小分子研究等,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样品靶板在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不平、电场施加不均匀、样品高低不均匀等情况,造成了谱图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靶板,可以实现分区域进行质控,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靶板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

一种靶板,所述靶板表面分为若干采集区域,每一采集区域中具有若干靶点。

优选的,所述靶板的每一采集区域中具有若干样品靶点和至少一个质控靶点。

优选的,所述靶板的每一采集区域具有一个质控靶点;所述质控靶点被其同采集区域的若干样品靶点围绕。

优选的,所述靶板的每一采集区域中的若干样品靶点布局成四方形或圆形等规则形状;所述质控靶点处于其同采集区域若干样品靶点构成的四方形或圆形的正中心。

优选的,所述靶板表面分为若干采集区域从而使得所述靶板被分区域进行质控;所述质控靶点用于对样品前处理和质谱分析过程进行质控。

优选的,所述靶板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靶板。

优选的,所述靶板表面还分布有若干位置校准符,所述位置校准符与各靶点具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位置校准符的作用在于,通过位置校准符所在的位置,根据其与各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计算出各靶点的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靶点标示符,各靶点标示符为不同符号,用于辨识各靶点。

优选的,所述若干靶点标示符为一组行方向靶点标示符和一组列方向位置标示符;所述行方向靶点标示符组中的某一靶点标示符与所述列方向位置标示符组中的某一靶点标示符共同辨识某一靶点。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孔和/或定位槽,用于与靶板固定装置进行配合从而实现所述靶板的准确定位;还包括条形码标识区域,用于辅助条形码读取设备识别所述靶板的信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靶板可以实现分区域进行质控,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靶板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避免了靶板表面不平、电场施加不均匀、样品高低不均匀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MALDI-TOF MS靶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靶板,如图1所示,靶板表面分为若干采集区域10,靶板的每一采集区域10中具有若干样品靶点102和一个质控靶点101,质控靶点101被其同采集区域10的若干样品靶点102围绕。

具体地,靶板的每一采集区域10中的若干样品靶点102布局成四方形;质控靶点101处于其同采集区域10若干样品靶点102构成的四方形中心。例如图1中,靶板被分成六个采集区域10,每个采集区域10具有十六个样品靶点102和一个质控靶点101,其中,十二个样品靶点102构成采集区域10的正方形外围,四个样品靶点102构成采集区域10的正方形内围并将质控靶点101包围在正方形中心。同一采集区域中两样品靶点之间的距离明显小于来自不同采集区域的两样品靶点之间的距离,故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能区分出靶板上所形成的六个采集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每一采集区域10中的若干样品靶点102还可以布局成圆形等规则形状;质控靶点101处于圆形等规则形状的正中心。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主要由离子源(MALDI)和飞行时间质量检测器(TOF)组成,MALDI-TOF MS可依据以下原理进行工作:在样品靶板上施加约20KV高压,利用一定强度的激光照射靶板靶点上样品与基质形成的共结晶薄膜,基质分子从激光中吸收能量,样品解吸附,基质和样品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使得样品分子电离,电离的样品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进行加速并飞入飞行时间质量检测器,由于不同离子的质荷比(m/z)不同,所以到达飞行时间质量检测器的飞行时间t也不同,故可根据飞行时间t进行离子的检测。利用已知的参考样品,便可根据已知的离子质谱峰对飞行时间t进行定标,完成由飞行时间t到质荷比(m/z)的转换。

MALDI-TOF在临床微生物鉴定中,微生物前处理过程、硬件采集系统、软件数据处理系统对鉴定结果都会产生影响,对以上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质量控制可通过在样品靶板上某一靶点放置已知样品,通过对已知样品进行前处理、采集和软件分析的到的实际结果与已知结果想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进行结果校正或验证,从而完成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本实用新型对靶板的改进思路,本实施例的样品靶点102呈区域性分布,每个采集区域10中间所设置的质控靶点101用于对样品前处理和质谱分析过程进行质控。在实际操作中,对某采集区域10中的样品靶点102进行采集时,首先对该区域的质控靶点101进行采集,根据采集的结果进行校正或验证,然后再对本采集区域10其它采集点及样品靶点102进行采集,从而严格控制本采集区域10采集点的采集质量。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的靶板产品涵盖一次性使用以及重复性使用的靶板。

本实施例的靶板表面分为若干采集区域10从而使得靶板被分区域进行质控,质控靶点101用于对样品前处理和质谱分析过程进行质控,在此基础上,靶板表面还均匀分布有若干“十”字形的位置校准符20,位置校准符20与各靶点具有相对位置关系,位置校准符20的作用在于,位置标示符20本身可以确定当前靶板的位置,进一步地,通过位置校准符20所在的位置,根据其与各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准确计算出各靶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各靶点进行校准。位置校准符20还可以是其他任何易于辨别的符号或样式。

靶板上还设计有若干靶点标示符,各靶点标示符为不同符号,如图1为一组行方向靶点标示符“1、2、3...12”数字和一组列方向位置标示符“A、B、C...H”字母;行方向靶点标示符组中的某一靶点标示符与列方向位置标示符组中的某一靶点标示符共同辨识某一靶点。例如,行方向靶点标示符“5”和列方向靶点标示符“B”即标识出第二行第二列的样品靶点。

靶板的主体结构为四方形,但在靶板的适当部位还可以灵活设置定位孔301、定位槽302和条形码标识区域40,例如图1中,定位孔301、定位槽302和条形码标识区域40位于靶板底部。定位孔301和定位槽302的组合用于与靶板固定装置进行配合从而实现靶板的准确定位;条形码标识区域40用于辅助条形码读取设备识别靶板的相关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靶板分区域进行质控,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靶板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避免了靶板表面不平、电场施加不均匀、样品高低不均匀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