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测试用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6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测试用台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装置,具体而言,尤其是一种变速箱测试用台架,属于汽车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器,是汽车的核心,其内部部件多且结构复杂,汽车行进过程中,随着路况变化(上坡、下坡、转弯等),变速箱的姿态在发生变化,变速箱中润滑油的流动情况和各轴承位的润滑情况也会发生变化。为了模拟变速器在不同的姿态下润滑油的情况,需要试验台可以实现各种路况,尤其是一些路试无法实现的极端路况。

现有的变速器总成倾斜测试台架存在诸多缺陷,发明专利申请CN101105424 A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总成温升及润滑性能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通过功能画面选择进入参数设定状态,可根据不同的变速箱及不同的整车配置需求,设定各项试验参数:温度、倾斜角度、工作速度等 ,安装试件夹紧装置一侧的升降工作台铰接于铰链架上,安装电机一侧的升降工作台活动安装于定位支撑架上,定位支撑架上自上而下开有若干定位孔,安装电机一侧的升降工作台中部穿设丝杠,丝杠上端设置升降手轮。可见,早期的试验平台是用手动的方式进行角度调节。

发明专利CN202994463U公开了一种可倾斜式变速箱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包括底部设有转向装置和液压传动机构的测试装置,一端与该转向装置连接并用于支撑测试装置的支架,与支架另一端连接的底座,以及分别与液压传动机构和测试装置连接的传感控制系统,但该系统结构复杂,需要考虑液压油供应管路的布置、管件密封、电磁阀的安装等等,而且调控角度不够精确。

美国发明专利申请US2008/0126889A1也提出一种可倾斜式变速箱测试系统,其使用四个可升降液压缸来模拟各种极端的工况并对变速箱进行测试。这种测试系统的缺点在于控制系统十分复杂,同时对四个升降液压缸控制时,累积误差大,对于测试系统的传动精度、装配精度等参数要求很高。

德国发明专利申请DE102012220163A1也提出一种可倾斜式变速箱测试系统,其使用了一种大弧型的轨道,变速箱在该大弧型的轨道上可以有一个维度的倾斜,但根据种可倾斜式变速箱测试系统无法实现两个维度的倾斜,其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在其基础上,也无法进一步改进。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可倾斜式变速箱测试系统要么是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要么功能有实质性的缺陷,无法模拟各种复杂的变速箱的工作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速箱测试用台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变速箱测试用台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对称的两个T型支撑架,所述T型支撑架之间设有与其枢轴连接、并用于支撑待测变速箱的支撑板,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轴向倾斜装置,所述轴向倾斜装置用以使所述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变速箱同时绕所述支撑板自身轴线进行轴向倾斜运动及固定;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一可与所述变速箱固定连接的径向倾斜装置,所述径向倾斜装置用以使所述变速箱绕其输入轴的轴线进行径向倾斜运动及固定。

优选的,所述轴向倾斜装置至少包括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一轴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匹配的杆体,所述轴承座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轴承和杆体连接,用以使所述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变速箱绕所述杆体的轴线作轴向倾斜运动。

优选的,所述轴向倾斜装置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的四个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导柱上设有一组贯穿的位置相同的小孔;所述支撑板两侧面上均设有与所述小孔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小孔之间通过滑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孔呈不等距设置在所述导柱上,以使相邻所述小孔轴线与所述杆体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均为5度;相邻所述小孔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导柱的两侧逐次向其中心点递减,当所述滑槽与所述导柱中心点处的小孔通过滑销连接时,所述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0度。

优选的, 所述小孔上可插入保护杆,所述保护杆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径向倾斜装置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通过第三螺栓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接,以使两者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第五螺栓与第三法兰固接,以使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同步转动,所述第三法兰用于与所述变速箱的壳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径向倾斜装置还包括一组同轴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及固定板上的通孔,且三者之间通过第四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法兰的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刻度槽;所述固定板的端面上设有等距均匀分布的第二刻度槽,且相邻所述第二刻度槽的端点与所述固定板的圆心所形成的夹角为0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通过输入电机底座固定设有输入电机,所述输入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万向节与输入轴总成连接;所述第三法兰、固定板、第二法兰及第一法兰上还设有一同轴的内孔;所述输入轴总成的末端至少部分延伸置于所述内孔内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节与输入电机的电机轴之间还设有用于测量扭矩值大小的扭矩仪,所述扭矩仪通过扭矩仪支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径向倾斜装置和轴向倾斜装置进行控制即可模拟出变速箱的姿态,利用倾斜角度参数即可模拟出各种复杂的工况,大大简化控制的难度,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模拟精度以及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空间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此时去除防护罩的上盖;

图3:本实用新型径向倾斜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左视图,此时,去除变速箱;

图5: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变速箱测试用台架,此时,此变速箱测试用台架处于初始状态下,其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上固定有对称的两个T型支撑架48,所述T型支撑架48之间设有与其枢轴连接、并用于支撑待测变速箱2的支撑板1。

所述底座41上还设有一轴向倾斜装置4,所述轴向倾斜装置4用以使所述支撑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变速箱2同时绕所述支撑板1自身轴线进行轴向倾斜运动及固定,即实现模拟所述变速箱2的前后倾斜。所述支撑板1上还设有一可与所述变速箱2固定连接的径向倾斜装置3,所述径向倾斜装置3用以使所述变速箱2绕其输入轴的轴线进行径向倾斜运动及固定,即实现模拟所述变速箱2的左右倾斜。通过所述径向倾斜装置3和轴向倾斜装置4进行控制即可模拟出变速箱的姿态,利用倾斜角度参数即可模拟出各种复杂的工况,大大简化控制的难度,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模拟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倾斜装置4至少包括通过第一螺栓4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8上的轴承座43,所述轴承座43上固定有一轴承;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匹配的杆体11,所述轴承座43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所述轴承和杆体11连接,用以使所述支撑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变速箱2绕所述杆体11的轴线作轴向倾斜运动。

所述轴向倾斜装置4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41的上表面上的四个导柱44,所述导柱44位于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所述导柱44上设有一组贯穿的位置相同的小孔45;所述支撑板1两侧面上均设有与所述小孔45相匹配的滑槽12,所述滑槽12与所述小孔45之间通过滑销47固定连接。 所述小孔45呈不等距设置在所述导柱44上,以使相邻所述小孔轴线与所述杆体11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均为5度,是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各种姿态下的影响,当然,其他角度也均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就不再做过多阐述。相邻所述小孔45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导柱44的两侧逐次向其中心点递减,当所述滑槽12与所述导柱44中心点处的小孔45通过滑销47连接时,所述支撑板1的倾斜角度为0度,此时,为初始状态下。

所述小孔45上可插入保护杆10,用以阻止所述支撑板1轴向倾斜的角度过大,当所述滑销47出现意外状况时,所述保护杆10可阻止所述支撑板1轴向倾斜的角度,从而保护所述变速箱及此台架,防止其损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板1的轴向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度。

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倾斜装置3至少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三角支撑架61,所述三角支撑架61通过第三螺栓62固定有固定板6,两者相互固定。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设有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5,所述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5之间通过第二螺栓81固接,以使两者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法兰5通过第五螺栓与第三法兰7固接,以使所述第三法兰7与所述第二法兰5同步转动,所述第三法兰7用于与所述变速箱2的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松开所述第四螺栓82并驱动所述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5相对所述固定板6转动,当转动到适当角度后,通过所述第四螺栓82将所述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5及固定板6锁止,此时,所述第一法兰8和固定板6以及所述第二法兰5和固定板6之间存在的静摩擦力,使三者相对静止,以达到所述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5及固定板6进行定位的目的。所述径向倾斜装置3还包括一组同轴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5及固定板6上的通孔83,且三者之间通过第四螺栓82贯穿所述通孔83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法兰8或第二法兰5可测得所述变速箱2在径向偏转状态下的影响。

所述第二法兰5的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刻度槽51;所述固定板6的端面上设有等距均匀分布的第二刻度槽63,且相邻所述第二刻度槽63的端点与所述固定板6的圆心所形成的夹角为5度,是为了所述第二法兰5更精准地每次转动均为5度,可在第一时间对准所述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5及固定板6上的通孔83的位置,以便于所述第四螺栓82贯穿三者并使其固定。当然,其他角度也均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就不再做过多阐述。

所述支撑板1上还通过输入电机底座31固定设有输入电机32,所述输入电机32的电机轴通过万向节33与输入轴总成34连接;所述第三法兰7、固定板6、第二法兰5及第一法兰8上还设有一同轴的内孔;所述输入轴总成34的末端35至少部分延伸置于所述内孔内与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连接。当然,所述变速箱2处的输入轴上也可套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转接法兰,所述旋转法兰可与套设在所述变速箱2输入轴上的双质量飞轮或飞轮连接,以便于根据不同所述变速箱2设计不同的转接法兰和所述第三法兰7,适用范围更广。所述万向节33与输入电机32的电机轴之间还设有用于测量扭矩值大小的扭矩仪9,所述扭矩仪9通过扭矩仪支座9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

所述底座41的下表面还固定有减震橡垫99,通过所述减震橡垫99对所述底座4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41上的部件进行减震,保护了台架以及设置在台架上的变速箱2。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由于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轴承座43之间通过所述轴承和杆体11枢轴连接,所述变速箱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通过转动所述支撑板1即可模拟得到变速箱在此倾斜状态下的工况,如上坡、下坡等。当转动所述支撑板1到达所需的角度后,通过滑销47使所述滑槽12与所述小孔45固定,此时,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导柱44之间固定,可以测得静态下,此角度对所述变速箱2的影响。

所述三角支撑架61两侧设有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5,所述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5处于同步转动状态,此时转动所述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5到达一定角度后,将第四螺栓82穿过所述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5及固定板6上的通孔83,从而使三者相对限位,由于所述第三法兰7与所述变速箱2的壳体固接,从而所述变速箱2也将轴向倾斜,即可模拟得到变速箱在此倾斜状态下的工况,如汽车倾斜。

打开电源,驱动所述输入电机32转动,所述输入电机32的电机轴依次通过万向节33、输入轴总成34将扭矩传输至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通过所述扭矩仪9则可测量出各个状态下输入轴的扭矩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径向倾斜装置和轴向倾斜装置进行控制即可模拟出变速箱的姿态,利用倾斜角度参数即可模拟出各种复杂的工况,大大简化控制的难度,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模拟精度以及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空间需求。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