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614发布日期:2018-06-19 23:43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计量部门、权威计量检验单位电能表校表检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计量仪器装置,电能表的精度与计量的准确度关系着供电单位,以及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电能表在出厂前,都要经过电力系统的权威专业计量部门进行校对检验,对不符合精度、技术参数标准有误差的电能表进行排除。

目前,较为普遍的校表的装置为校表台,具体校表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校验前,人工检查电能表外观,然后将被检测的电能表挂在校表台的表位上,将校表台的测试线的接线夹对应接到被检测表的接线端子上;第二步,第一步完成所有被检测表的挂台接线后,开启校表控制系统,进行各项检验测试;第三步,完成各项校验后对台上所有被检测表做相应的测试结果标定、封印,然后人工解除接线,将被测电能表下台。整个测试过程,除了第二步是程序自动控制外,第一步、第三步都是人工操作,特别是第一步人工接线,校表台测试线包括有485型通信线,多功能线,脉冲线,测试线接入电能表端子的全部是小鳄鱼夹子,对于单相表总共6只,对于三相表有8只,整个校表台有几十个表位,线非常多,端子多,进行人工批量操作难免有误接线的时候;而且在检验过程中,可能有夹子脱落;重新接线时,可能造成端子间的误碰。无论是错接还是误碰线,都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仪表设备的烧毁损坏等严重风险。另外最突出的缺点之一是批量检测电能表,这种接线、解线方式费时费力,所耗费的时间占整个测试流程的33.3%左右,影响整个流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用于校对检验电能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包括:

带金属检测针的插头,其包括检测针台座和双耳柄台座,以及金属检测针;

与所述带金属检测针的插头相连的多芯测试线,所述多芯测试线包括多功能线,脉冲线以及通信线;

与所述多芯测试线未与所述带金属检测针的插头相连的一端相连的航空插头;

固定在校表台上的测试线;

与所述校表台上的测试线相连的航空凹形插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针台座和双耳柄台座的材料均使用电木,通过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针台座和双耳柄台座为硬质绝缘材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检测针台座近电能表接口的端面开相同间距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及数量与被测电能表的端子位置及数量一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双耳柄台座的两侧各有一个圆角结构的突出耳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检测针为金属弹簧检测针,针芯嵌入针筒中且经过锚锁处理以防止针头弹出,由应力弹簧控制伸缩长度,所述金属弹簧检测针完全压缩时长度为25mm,完全伸长时长度为30mm。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线至少包含1路多功能 “+” 线及对应的1路多功能 “-” 线;所述脉冲线至少包含1路脉冲 “+” 线及对应的1路脉冲 “-” 线;所述通信线为至少两路485通信线。

在人工操作接线时,一次性扣接入被测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室,所述金属检测针插入被测电能表接线端子的压接孔,通过弹簧的伸缩能力,利用自适应压力使检测插针与电能表压接孔紧密接触,同时使整个集成快速接线插头适应被检测表端子室的结构,没有任何阻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在电能表批量检测工作中连接校表台和电能表,一方面,大大减少人工校表接线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解决了掉夹,误碰,错接等事件的发生,避免一些因为接线问题造成的不合格事件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应用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带测试针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局部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如图1的应用连接示意图所示,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一端固定在校表台面板上,另一端则与电能表相连。

作为举例,我们以单相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为例,其结构如图2所示,可包括:双耳柄台座10、检测针台座20、金属弹簧检测针40、

多芯测试线50、航空插头60、航空凹形插座70、多功能信号线80以及485通讯线90。

双耳柄台座10位于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近电能表端,检测针台座20与双耳柄台座10通过两颗螺丝30固定结合在一起,金属弹簧检测针40安插在检测针台座20上。台座的材质选用电木,通过数控机床加工而成。如图3所示:

其中,检测针台座20长80mm, 宽30mm,厚10mm, 加工精度±0.5mm,在台座长度方向的正中位置对称开有长23mm,宽11mm的开口,成“凹”型结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开有一个螺纹孔31,螺纹孔31的中轴垂直于校表台(未标注)台面,每个孔的中心与检测针台座20的宽边距离为8mm,与检测针台座20长边的距离为15mm;在检测针台座20的一侧面上(该面平行于螺纹孔31的中轴且最贴近单相电能表的被测端子)开有多个相同间距的通孔32,通孔32的位置与数量与单相电能表的被测端子的位置及数量一一对应。

金属弹簧检测针40安插在通孔32并固定,针头朝向单相电能表,针尾露出检测针台座20约5mm,便于焊接测试线;该金属弹簧检测针40,针芯嵌入针筒中经过锚锁处理以防止针头弹出,由应力弹簧控制伸缩长度,全部压缩时长度为25mm,完全伸长时长度为30mm。本实施例中的单相电能表只有6根被测端子,故只需对应安装6个金属弹簧检测针40即可,而对于三相电能表则需要安装8个金属弹簧检测针40。

双耳柄台座10的长度方向上两侧也开有螺纹孔11,与检测针台座20的螺纹孔位对应,通过螺丝30将检测针台座20和双耳柄台座10结合固定在一起;耳柄台与检测针台结合的面,设有对称的两个槽道,作为信号线槽;对应金属弹簧检测针40针尾突出的位置,在双耳柄台座10与检测针台座20的中间部位都做相应的避空处理,在双耳柄台座10的中间位置沿螺纹孔11轴向还开有多个一字排列的通孔12;双耳柄台座10的两侧有突出耳柄13,方便人手持扣操作,耳柄13的长10mm,宽8mm,圆角结构。

两路多功能线(包括“+”,“-”)、两路脉冲测试线(包括“+”,“-”)、485通信线A以及485通信线B分别对应穿过双耳柄台座10上的通孔12,焊接在对应的金属弹簧检测针40的尾部,这六路线的测试线集中包裹在多芯电缆50内,每路线的末端分别与航空插头60的对应端口相连。

此外,固定在校表台面板(未标注)上的多功能线组80与通信线组90分别连接在航空凹形插座70的对应端口上,在航空插头60插入航空凹形插座70时,形成了单相电能表测试的通路,进而通过校表台可以开展对单相电能表的检测工作。如果是测试三相电能表,只需要对应增加航空插头60和航空凹形插座70上的端口数量即可。

综上所述,即形成了一种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的整体结构,作为举例,某个校表台有24个表位需要同时对24个电能表进行检测,使用以上的电能表校表用的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代替原来传统的鳄鱼夹接线,可一次性扣接入到被测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室,利用弹簧自适应压力使金属弹簧检测针40与电能表压接孔紧密接触,同时使整个集成快速接线插头适应被检测表端子室的结构,没有任何阻碍。这样操作就可以将人工接线平均时间由原来的35分钟缩短到1.2分钟,节省了96.6%的时间,效率提高了27.7倍;解线操作平均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0.8分钟,节省了96%时间,效率提高24倍。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总线集成式快速接线插头在电能表批量检测工作中连接校表台和电能表,一方面,大大减少人工校表接线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解决了掉夹,误碰,错接等事件的发生,避免一些因为接线问题造成的不合格事件发生。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