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珊瑚虫触手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4079发布日期:2018-07-18 01:45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实验设备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珊瑚虫触手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珊瑚虫触手是珊瑚酶比活力测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中较好的实验材料,但由于珊瑚虫离水后或受到刺激时很快就会收回触手、触手离体后会漂浮再水中不易收集等原因,在实验中触手采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珊瑚虫触手采集装置,便于采集珊瑚虫触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珊瑚虫触手采集装置,包括可对向合拢或反向分开的两把切刀,两切刀的相对侧分别为刀刃,两切刀上分别接有采集罩,两采集罩的开口端相对,在两切刀的刀刃合拢剪切时,两采集罩合拢成包围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装置还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条手柄,各手柄的前端连接所述切刀,手柄的末端设有操作用的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条所述手柄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切刀位于同一平面上,手柄所在的平面与切刀所在的平面呈40°~9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把手位于同一平面上,手柄所在的平面与把手所在的平面呈40°~9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把手所在的平面与切刀所在的平面分别位于手柄所在平面的不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切刀、把手以及手柄均由防锈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水体中选择珊瑚虫伸出触手的合适时机,利用切刀将触手切除,由于切刀剪切时采集找合拢成包围状,从而将切出的触手收集、储存,只要将装置移离水面并分开切刀即能取出触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试验人员使用装置采集珊瑚触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珊瑚虫触手采集装置,包括可对向合拢或反向分开的两把切刀1,两切刀1的相对侧分别为刀刃。当两切刀1对向合拢时,两刀刃对所夹住的触手进行切割。两切刀1上分别接有采集罩2,两采集罩2的开口端相对。每个采集罩2可以是半圆筒型,也可以是半球状,采集罩2的表面一般覆盖有网,用以捕获触手。各采集罩2的具体设置方式使得当两切刀1的刀刃合拢剪切时,两采集罩2合拢成包围状,也即刀刃切断触手后,触手离体后能自动落入、储存在两采集罩2包围的空间之内而不流失。因此,实施例的装置极大的方便了实验人员采集触手的操作,即使珊瑚虫不离开水体也能直接采集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两切刀1的合拢、分开可以采用类似剪刀这种构造实施。具体来说,装置还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条手柄3,各手柄3的前端连接切刀1,手柄3的末端设有操作用的把手4。

进一步优选的,两条手柄3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切刀1位于同一平面上,手柄3所在的平面与切刀1所在的平面呈40°~90°的夹角,尤其是80°。如图2所示,切刀1相对于手柄3来说呈向上翘起,而采集罩2高出切刀1。该结构方便切刀1靠近珊瑚虫触手,使得试验人员的手部无需伸入水体中。

进一步优选的,两把手4亦位于同一平面上,手柄3所在的平面与把手4所在的平面呈40°~90°的夹角,尤其是80°,该结构方便操作,能够尽量放松试验人员的手腕。

进一步优选的,把手4所在的平面与切刀1所在的平面分别位于手柄3所在平面的不同侧。如图2中所示,把手4所在的平面位于手柄3所在平面的下侧,切刀1所在的平面位于手柄3所在平面的上侧。

具体可参考图3,在使用装置时,切刀1插入水体中并靠近珊瑚虫,那么,由手柄3相对于切刀1翘起,因此可以露于水体外,而手柄3相对于把手4翘起,方便人员手持把手4。

进一步优选的,切刀1、把手4以及手柄3均由防锈材质制成,尤其是不锈钢材质制成,减少了海水或者其他水质对装置的腐蚀。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