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4075发布日期:2018-07-18 01:4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机械设备的动力装置主要来源于交流电机,而电机在启动时,电流会比额定高5-6倍的,不但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消耗较多的电量.系统在设计时在电机选型上会留有一定的余量,电机的速度是固定不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要以较低或者较高的速度运行。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加装SAJ变频器,实现电机软启动、通过改变设备输入电压频率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而且能给设备提供过流、过压、过载等保护功能。

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常常会通过线缆连接监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使得发生故障时,能够知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监测设备在通过线缆与机械设备连接时,由于连接的监测线较多,常常会使得连接线相互打结,无法理清,且收纳困难,为此我们设计出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主体,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线槽,所述收线槽位于监测设备主体侧边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且收线槽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测线的一端,所述监测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头,所述监测线上活动设置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上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监测线穿过安装孔,并与对接块活动连接,所述对接块设置有U形对接槽,所述对接块通过U形对接槽安装在束线夹内,所述束线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且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U形槽,且U形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对接条,所述对接块通过U形对接槽并列安装在对接条上,所述第一夹体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紧弹簧,所述卡紧弹簧靠近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紧板,且抵紧板活动安装在对接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体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孔,第二夹体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扣,且卡扣卡接在卡孔中。

优选的,所述监测线远离插接头的一端通过线缆与监测设备主体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线槽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轨道,且两条滑动轨道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盖板。

优选的,所述收线槽的长度大于束线夹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束线夹,且每根监测线均活动设置有对接块,对接块可并列放置在束线夹中,使得竖线夹能够从监测线设置有插接头的一端绕卷监测线,并最终放置在收线槽中,同时束线夹还能沿监测线移动,能够对监测线进行理清,放止其打结,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不仅能够理线,防止监测线相互缠绕导致打结,还能对监测线进行收卷,提高其收纳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的束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的对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机械设备故障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主体1,监测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线槽2,收线槽2的长度大于束线夹8的长度,收线槽2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轨道,且两条滑动轨道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盖板,收线槽2位于监测设备主体1侧边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且收线槽2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测线3的一端,监测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头4,监测线3远离插接头4的一端通过线缆与监测设备主体1电性连接,监测线3上活动设置有对接块5,对接块5上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6,监测线3穿过安装孔6,并与对接块5活动连接,对接块5上设置有U形对接槽7,对接块5通过U形对接槽7安装在束线夹8内,束线夹8包括第一夹体9和第二夹体10,第一夹体9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孔,第二夹体10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扣,且卡扣卡接在卡孔中,且第一夹体9和第二夹体10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夹体9和第二夹体10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U形槽,且U形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对接条11,对接块5通过U形对接槽7并列安装在对接条11上,第一夹体9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紧弹簧12,卡紧弹簧12靠近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紧板13,且抵紧板13活动安装在对接条11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多个对接块5通过U形对接槽7放置在第一夹体9的对接条11上,抵紧板13在卡紧弹簧12的作用下抵紧对接块5,防止其在束线夹8内晃动,将束线夹8从收线槽2的开口位置向插接头4一端移动,使得各条监测线3相互分离,且按顺序排列整齐,避免其打结,同时对接块5可从束线夹8中单独取出,不影响各条监测线3的使用,使用完成后,将束线夹8连带其内部的对接块5滑动至监测线3的插接头4处,绕卷束线夹8,使得监测线3缠绕在束线夹8上,缠绕时监测线3已处于理清状态,因此,缠绕后不会造成监测线3相互缠绕的情况,缠绕完成后,将束线夹8连带监测线3放置收线槽2中,提高了监测线3的收纳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