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取样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6961发布日期:2018-09-07 23:3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取样冷却器,属于取样冷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取样冷却器用于锅炉房或发电厂内汽水化验取样冷却,锅炉及热力系统中的水大都温度较高,而高水温不便于取样,也不便于测定,在取样中应加以冷却,一般要求保证流量在500-700mL/min时,样品能冷却到30-40度以下。取样导管均采用不锈钢管,不能用碳钢管或黄铜管,以免样品在取样过程中被导管中的金属腐蚀产物污染。现有的取样冷却器主要通过冷却介质对样品气体进行冷却,得到液态的样品进行下一步化验,但是冷却介质直接排入冷却器中,冷却介质在冷却器中是相对静止的,冷却器中的冷却管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较少,整个冷却效果较差,传热效率较低,严重地影响了取样冷却器的工作性能。同时,现有冷却器是相对封闭的,冷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便于清洗,影响了冷却器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取样冷却器,能够提高冷却效果和传热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取样冷却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循环冷却液进口,并且冷却液进口采用碳钢制成,冷却液为冷却水;所述外壳体上部一侧安装有冷却液出口,并且冷却液出口采用碳钢制成;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盖板,且盖板的一侧安装有放气孔,放气孔的阀门由压力表控制;壳体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由安装在壳体底部的第一导流板和安装在可拆卸盖板上的第二导流板组成,第一导流板与壳体内壁形成出口向上的导流腔,第二导流板与壳体内壁形成进口在下的出流腔,导流腔和出流腔之间为冷却腔,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管,导流腔的底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液进口,出流腔的上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液出口,所述的可拆卸盖板上设置有样品进气管和样品取样管,样品进气管穿过可拆卸盖板和冷却管的进口相连,样品取样管穿过可拆卸盖板和冷却管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却管为蛇形盘管结构,其进口在下,出口在上。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与冷却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循环冷却液从循环冷却液进口流入,先进入导流腔,再从导流腔上部出口流出,进入冷却腔,循环冷却液与冷却腔中的冷却管充分接触,达到冷却的目的;冷却腔中的冷却液再从出流腔底部进口流入出流腔,通过出流腔上部的循环冷却液出口流出,并且在取样冷却器的外部设置有热量交换设备,与循环冷却液的出口和进口相连,完成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冷却样品从样品进气管进入,通过冷却管冷凝成液体,并从样品出口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在壳体内设置挡板,形成导流腔、出流腔和冷却腔,通过冷却液的折流提高冷却液的流速,增大壳体内部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2)、在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便于清洗,延长了取样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3)、要求导流腔出口高于循环冷却液出口,使散热更加充分,提高了散热效率。

(4)、样品进口管和出口管的设置,使气体从下至上充分冷却,达到了更佳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取样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取样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取样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空间截面为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空间截面为矩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冷却液进口,2-壳体,3-冷却管,4-样品进气管,5-样品取样管,6-循环冷却液出口,7-第一导流板,8-可拆卸盖板,9-排水口,10-放气孔,11-压力表,12-第二导流板,13-导流腔,14-冷却腔,15-出流腔,16-收集斗,17-可调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第一种取样冷却器,包括壳体2,壳体2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盖板8,所述的壳体2与盖板8之间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由安装在壳体2底部的第一导流板7和安装在可拆卸盖板8上的第二导流板12组成,第一导流板7与壳体2内壁形成出口向上的导流腔13,第二导流板12与壳体2内壁形成进口在下的出流腔15,导流腔13和出流腔15之间为冷却腔14,冷却腔14中设置有冷却管3,导流腔13的底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液进口1,出流腔15的上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液出口6,所述的可拆卸盖板8上设置有样品进气管4和样品取样管5,样品进气管4和样品取样管5穿过可拆卸盖板8和冷却管3连通。

如图2所示,第二种取样冷却器,其冷却器主体结构与第一种取样冷却器相同,在壳体上设置有可调支腿B,使冷却器安装更加稳定并且可调,进一步扩大了冷却器的使用范围,使用者能根据不同地形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第三种取样冷却器,为了便于样品的取样收集,其冷却器主体结构与第一种取样冷却器相同,在盖板上设置有收集斗17,并且样品取样管出口对准收集斗17,以便收集。

为了便于冷却器的相关管道的安装,壳体顶部设置的可拆卸盖板为法兰。

作为优选的,为了使冷却器内外气压保持稳定,所述可拆卸顶盖一端安装有放气孔,放气孔10中安装有放气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放气塞上设置有控制阀门,可通过PLC进行控制,当压力表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内部压力超出范围时便发出指令,触发阀门动作。

如图4所示,当壳体2截面为圆形时,所述的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12与壳体2内侧形成墙体的弧形板;如图5所示,当壳体2截面为矩形时,所述的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12与壳体2内侧形成腔体的折弯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