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310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



背景技术: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编程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利用狭小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利用示波器能够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调幅度等。

示波器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电路元器件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电路元器件运行散发的热量逐渐堆积,使得示波器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在高温环境中,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测量精度下降,而且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即使少量的示波器上增设散热孔,但是随着长期的运行,散热孔上容易堆积灰尘,进而造成散热孔的堵塞,同样不利于设备的散热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显示屏、若干按键、若干接线孔和若干旋钮,包括主体的上方设有换气盒,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主体内设有两个换气管,所述换气管与散热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换气盒内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和换气组件,所述进气管与其中一个换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与另一个换气管连通,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驱动单元、转动轴和两个换气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转动轴传动连接,两个换气单元分别设置在转动轴的两侧,所述换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扇叶,所述扇叶均匀分布在转动轴上;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盒、盖板、储液盒和堵块,所述散热盒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设置在散热盒的上方,所述储液盒固定在盖板的上方,所述堵块设置在储液盒的顶端,所述储液盒内设有无水酒精;

所述盖板的下方设有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储液盒连通,所述水管内设有阀门;

所述散热盒内设有升降组件和吸热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吸热组件的上方,所述吸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热单元,所述吸热单元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散热盒内,所述吸热单元包括第一吸热板和第二吸热板,所述第一吸热板固定在散热盒的远离主体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吸热板固定在散热盒的另一侧的内壁上,所述散热盒的靠近主体的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吸热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吸热组件的下方,所述散热盒通过第一通孔与主体连通,所述散热盒通过第二通孔与换气管连通;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升降板、两个升降单元和两个支杆,两个升降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机的两侧,所述升降板位于第一电机的上方,两个支杆分别位于升降板的上方的两侧,所述支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盖板和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轴和偏心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与偏心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驱动轮、从动轮、皮带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换气盒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轮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换气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皮带内的两侧,所述从动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转动轴的转速,所述驱动轮的直径为从动轮的直径的两倍。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第二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第二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主体内的温度环境,所述主体内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第一吸热板和第二吸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吸热板的形状和第二吸热板的形状均为波浪形。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无水酒精洒到各个吸热单元的第一吸热板和第二吸热板上,所述第一吸热板和第二吸热板均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升降板的升降方向,所述升降板的两侧设有滑环和滑轨,所述滑轨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在散热盒的内壁上,所述滑环套设在滑轨上,所述滑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示波器的搬运,所述主体的上方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示波器搬运过程中手部滑落,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通过换气盒加速主体内的空气流通,使空气依次通过两个散热机构实现二次降温,从而降低了主体的内部温度,保证电路元器件工作在合适的环境温度,不仅如此,通过升降组件带动盖板上升,并由喷头喷洒无水酒精,使酒精在第一吸热板和第二吸热板上挥发吸收热量,从而使吸热组件恢复吸热能力,实现持续降温,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与传统的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降温,可防止外部灰尘进入主体内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的换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的散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显示屏,3.按键,4.接线孔,5.旋钮,6.换气盒,7.换气管,8.进气管,9.出气管,10.转动轴,11.扇叶,12.散热盒,13.盖板,14.储液盒,15.堵块,16.水管,17.喷头,18.阀门,19.第一吸热板,20.第二吸热板,21.第一电机,22.升降板,23.支杆,24.第一驱动轴,25.偏心轮,26.第二电机,27.驱动轮,28.从动轮,29.皮带,30.连接杆,31.温度传感器,32.滑环,33.滑轨,34.把手,35.第一通孔,3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2、若干按键3、若干接线孔4和若干旋钮5,包括主体1的上方设有换气盒6,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主体1内设有两个换气管7,所述换气管7与散热机构一一对应;

主体1上的接线孔4可外接各类信号线进行测量,通过按键3进行相关设置和显示屏2上的画面切换,利用旋钮5进行相关调节。为了降低主体1内部的温度,通过换气盒6使热空气通过散热机构对空气降温后,将冷却后的空气排入主体1内,使主体1内的温度下降,保证主体1内的电路元器件处于合适的环境温度。

如图2所示,所述换气盒6内设有进气管8、出气管9和换气组件,所述进气管8与其中一个换气管7连通,所述出气管9与另一个换气管7连通,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驱动单元、转动轴10和两个换气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转动轴10传动连接,两个换气单元分别设置在转动轴10的两侧,所述换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扇叶11,所述扇叶11均匀分布在转动轴10上;

通过驱动单元带动转动轴10高速旋转,使扇叶11转动,产生气流,从而使主体1内的空气通过其中一个散热机构后进入换气盒6,再将空气通过另一个散热机构进入主体1内,实现二次降温。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盒12、盖板13、储液盒14和堵块15,所述散热盒12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3设置在散热盒12的上方,所述储液盒14固定在盖板13的上方,所述堵块15设置在储液盒14的顶端,所述储液盒14内设有无水酒精;

所述盖板13的下方设有水管16和喷头17,所述喷头17通过水管16与储液盒14连通,所述水管16内设有阀门18;

所述散热盒12内设有升降组件和吸热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吸热组件的上方,所述吸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热单元,所述吸热单元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散热盒12内,所述吸热单元包括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所述第一吸热板19固定在散热盒12的远离主体1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吸热板20固定在散热盒12的另一侧的内壁上,所述散热盒12的靠近主体1的一侧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6,所述第一通孔35位于吸热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36位于吸热组件的下方,所述散热盒12通过第一通孔35与主体1连通,所述散热盒12通过第二通孔36与换气管7连通;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1、升降板22、两个升降单元和两个支杆23,两个升降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机21的两侧,所述升降板22位于第一电机21的上方,两个支杆23分别位于升降板22的上方的两侧,所述支杆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盖板13和升降板2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轴24和偏心轮25,所述第一电机21通过第一驱动轴24与偏心轮25传动连接。

热空气在散热盒12内流动时,与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接触,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当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吸收的热量较多时,通过升降组件中的第一电机21带动第一驱动轴24和偏心轮25转动,使升降板22向上转动,从而使盖板13向上移动,此时水管16内的阀门18打开,储液盒14中的无水酒精通过水管16由喷头17喷出,在各个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上流动,酒精具有挥发性,在挥发的同时,吸收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上的热量,从而降低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的温度,而后升降组件中的第一电机21继续带动偏心轮25转动,使支杆23拉动盖板13下降,从而防止外部灰尘进入散热盒12中。

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26、驱动轮27、从动轮28、皮带29和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固定在换气盒6的内壁上,所述从动轮28设置在连接杆3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机26固定在换气盒6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26与驱动轮27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27和从动轮28分别设置在皮带29内的两侧,所述从动轮28与转动轴10固定连接。

第二电机26运行,带动驱动轮27转动,通过皮带29带动从动轮28转动,使转动轴10旋转。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转动轴10的转速,所述驱动轮27的直径为从动轮28的直径的两倍。由于驱动轮27和从动轮28同步转动,使得驱动轮27外周的线速度和从动轮28外周的线速度相同,而线速度等于角速度与半径的乘积,因此,驱动轮27的直径为从动轮28的直径的两倍时,相应的,从动轮28的转速为驱动轮27的转速的两倍,进而提高了转动轴10的转速。

作为优选,利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力强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二电机26的驱动力,所述第二电机26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主体1内的温度环境,所述主体1内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31。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吸热板19的形状和第二吸热板20的形状均为波浪形。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采用波浪形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的吸热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无水酒精洒到各个吸热单元的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上,所述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均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升降板22的升降方向,所述升降板22的两侧设有滑环32和滑轨33,所述滑轨33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33的两端固定在散热盒12的内壁上,所述滑环32套设在滑轨33上,所述滑环32与升降板22固定连接。滑环32在固定的滑轨33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板22在升降过程中沿着固定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示波器的搬运,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有把手34。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示波器搬运过程中手部滑落,所述把手34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增加把手34表面的粗糙度,因此在搬运过程中,可防止示波器从手部滑落。

该示波器运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降温散热效果,通过主体1上方的换气盒6内的换气组件带动主体1内热空气流通,热空气首先进入其中一个散热机构中的散热盒12内,通过换气管7和进气管8进入换气盒6,再由出气管9和换气管7进入另一个散热机构的散热盒12内,由散热盒12中的吸热组件吸收热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使空气最终进入主体1内,降低了主体1内部的温度,当吸热组件中的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吸收的热量增多时,通过喷头17喷洒无水酒精,并由升降机构带动盖板13上升,使酒精挥发吸收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的热量,使吸热组件恢复吸热能力,从而实现了持续降温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示波器通过换气盒6加速主体1内的空气流通,使空气依次通过两个散热机构实现二次降温,从而降低了主体1的内部温度,保证电路元器件工作在合适的环境温度,不仅如此,通过升降组件带动盖板13上升,并由喷头17喷洒无水酒精,使酒精在第一吸热板19和第二吸热板20上挥发吸收热量,从而使吸热组件恢复吸热能力,实现持续降温,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与传统的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降温,可防止外部灰尘进入主体1内部,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