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测量多根钢筋长和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996发布日期:2018-06-05 23:4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测量多根钢筋长和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动测量多根钢筋长和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钢筋检验,分析与判断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测量一段钢筋的长度和重量,然后根据测得的长度和重量数值计算得出钢筋的直径。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测量多根钢筋长和重的装置。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测量多根钢筋长和重的装置,

包括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连接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电路包括通讯电路以及与通讯电路连接的数据处理电路,所述数据处理电路一端连接参数采集电路,其另一端连接数据显示操作电路,所述参数采集电路分别与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和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连接,所述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连接长度测量装置,所述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连接重量测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长度测量装置和重量测量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测量靠板,所述测量靠板与底板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测量靠板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测量位,该条形测量位下端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靠板上端设置有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位于条形测量位正上方,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置有3个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靠板与底板之间的设置倾斜角度为10°~90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测量靠板和挡板均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采集电路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分别采集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和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传递的数据,再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处理采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到数据显示操作电路和上位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与称重传感器快速测量钢筋的长度和重量,并将数据发送给参数采集电路,然后数据处理电路接收采集到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数据显示操作电路和电脑主机,全过程自动化,可同时测量多根钢筋的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测量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测量准确性,进而检验钢筋的尺寸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长度测量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测量靠板,2、条形测量位,3、激光位移传感器,4、激光光束,5、钢筋,6、挡板,7、称重传感器,8、底板,9、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10、数据处理电路,11、通信电路,12、参数采集电路,13、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14、数据显示操作电路,15、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自动测量多根钢筋长和重的装置,包括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连接的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电路包括通信电路11以及与通信电路11连接的数据处理电路10,所述通信电路11另一侧连接上位机15,所述数据处理电路10一端连接参数采集电路12,其另一端连接数据显示操作电路14,所述参数采集电路12分别与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9和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13连接,所述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9连接长度测量装置,所述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13 连接重量测量装置;

所述长度测量装置和重量测量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8 上的测量靠板1,所述测量靠板1与底板8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测量靠板1与底板8之间的设置倾斜角度为10°~90°,所述测量靠板1 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测量位2,该条形测量位2下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底板8、测量靠板1和挡板6均为金属材料,

所述测量靠板1上端设置有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3,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位于条形测量位2正上方,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发出的激光光束4实现测量钢筋长度的目的,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连接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9,

所述底板8的底面上设置有3个称重传感器7,所述称重传感器 7连接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13。

所述参数采集电路12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分别采集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和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传递的数据,再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电路10;所述数据处理电路10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处理采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到数据显示操作电路14和上位机15。

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测量钢筋长度时,将钢筋放置在测量位2上,钢筋下端面紧贴着挡板6,激光位移传感器3和挡板6的上表面的距离固定为Xmm,钢筋上端面到激光位移传感器3的距离是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3的激光光束4测量出来的,设该距离为 Ymm,设钢筋长度为L则钢筋的长度:L=Xmm-Ymm。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测量钢筋的重量时,假设测量靠板1的重量、底板8的重量、测量位2的重量、激光位移传感器3的重量和挡板6的重量之和为一个定值,该定值为Mkg。将钢筋放置在测量位2 后,三个传感器分别测得其自身承受的重量,假设三只称重传感器7 的测量值分别为Akg、Bkg和Ckg,设钢筋重量为G,则被测钢筋的重量:G=Akg+Bkg+Ckg-Mkg。

操作时,首先,从数据显示操作电路14或者上位机15上选择要测量的钢筋的型号,设选择的型号为T,该型号T会被发送至数据处理电路10,其次,数据处理电路10会从其预先植入的钢筋数据库中调取到T型号钢筋对应的标准直径数据D0。

测量长度参数时,数据处理电路10会通过长度测量通道选择电路9,逐次选择五个激光位移传感器3的测量通道,通过参数采集电路12,采集到每个测量位2上面钢筋的长度数据;然后数据处理电路10会将这些长度数据相加,得到所有钢筋的长度总之和L。

测量完长度,数据处理电路10再通过重量测量通道选择电路13,逐次选择三个测重传感器的测量通道,通过参数采集电路12,采集到每个称重传感器7的称得的重量数据;然后数据处理电路10会将这些重量数据相加,得到所有待测钢的重量总和G。

由于钢筋的密度是已知参数,设为ρ。根据测得的总长度和和重量,结合钢筋的密度ρ,可以计算出钢筋的直径,设为D,

计算参考公式:L×π×(D/2)2×ρ=G;

计算出钢筋的直径D后,数据处理电路将预先选择钢筋型号为T 的标准直径D0和D进行对比。计算出T型号的钢筋的标准直径D0 减去被测钢筋的直径D的差值。如果D0与D之间的差值小于标准误差要求,则判定被测钢筋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完成测量结果判定后,数据处理电路10会将测量值和D0与D 之间的差值以及判定结果列表输出到数据显示操作电路14和上位机 1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