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光源组件及激光投线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501发布日期:2018-07-07 02: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光源组件及包括该激光光源组件的激光投线仪。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贴近工作面投射激光线的产品通常都是将激光组件2和镜座3做成模块,将该模块置于基座1中,然后通过调节螺钉8进行投射精度调节。

该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且由于需要预留螺钉8的调节空间,所以整体空间尺寸比较大。此外,由于采用螺钉调节,存在调节应力,随着时间推移,应力会慢慢释放,产品精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度的稳定性更高的激光光源组件及激光投线仪。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光源组件,包括基座、激光组件、镜座和设置于所述镜座上的镜体;所述镜座的后端面通过点胶粘结于所述基座的前端面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基座的安装孔;所述激光组件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激光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点胶粘结;所述激光组件射出的激光线能穿过所述镜体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组件包括激光管,所述激光管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激光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通过点胶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管的后端置于所述基座的后端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管的后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通过点胶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镜体包括聚焦透镜和棱镜;所述聚焦透镜嵌设于所述镜座上开设的通孔中;所述棱镜设置于所述镜座的前端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前方;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阶梯孔,其台阶抵靠所述聚焦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粘结于所述镜座的前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镜座的前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所述棱镜被所述限位块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组件还包括机体,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机体上。

一种激光投线仪,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光源组件,所述激光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供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穿出的孔隙。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置于机体上,所述机体为所述机壳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和激光投线仪,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螺钉应力的影响,产品精度的稳定性高,所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且还具有抗摔性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激光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

1、基座;2、激光组件;3、镜座;4、棱镜;5、聚焦透镜;6、机体;7、电源线;8、螺钉;

11、安装孔;12、基座的后端面;13、基座的前端面;

21、激光管;22、环形凸缘;

31、通孔;32、限位块;33、镜座的后端面;34、镜座的前端面;

111、内壁;

211、外壁;

311、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光源组件,其主要应用于激光投线仪中。需要说明地是,本实施例中的“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是相对于激光线的发射方向而言的。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包括基座1、激光组件2、镜座3和设置于镜座3上的镜体。基座1安装在机体6上,机体6优选为激光投线仪机壳的底部。激光组件2至少部分插设于基座1中。镜座3设置于基座1的前端面13(图4和图5中未示出)上,激光组件2射出的激光线能穿过镜体射出。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基座1上设置有贯穿基座1的安装孔11,激光组件2包括激光管21,激光管21插设于安装孔11中。激光管21与电源线7连接。其中,为了便于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定位,激光管21的后端置于基座1的后端外侧,激光管21的后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凸缘22。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的镜体包括聚焦透镜5和棱镜4,聚焦透镜5嵌设于镜座3上开设的通孔31中;通孔31与安装孔11正对,通孔31与安装孔11正对是指通孔31位于安装孔11前方,且通孔31与安装孔11的轴线共线或平行,不遮挡激光线的射出即可。棱镜4设置于镜座3的前端且位于通孔31的前方。棱镜4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于镜座3的前端面34上。其中,为了便于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定位,将通孔31设置为阶梯孔,其台阶311抵靠聚焦透镜5以对聚焦透镜5形成限位。镜座3的前端面34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32;棱镜4设置于两个限位块32之间以被限位块32限位。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通孔31设置为内径不变的孔。限位块3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块以上。

为了消除现有技术中螺钉的应力消失所带来的影响,提高产品精度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镜座3的后端面33通过点胶粘结于基座1的前端面13上。为了在组装过程中,提高组装精度,镜座3的后端面33以及基座1的前端面13均优选为平面。激光组件2与基座1之间通过点胶粘结。具体地,激光管21的外壁211与基座1的内壁111通过点胶粘结。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以及提高产品的抗摔性,环形凸缘22与基座1的后端面12通过点胶粘结。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具有抗摔性好的效果,且由于省去了螺钉所需的调剂空间,本实施例激光光源组件所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光源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可以调节激光管21、镜座3相对于基座1的位置,在得到预设激光投射效果的时候,再对镜座3与激光组件2进行点胶固定。

以下简要介绍本实施例激光光源组件的两种组装方法:

第一种组装方法:

将聚焦透镜5和棱镜4安装于镜座3上;

用微调工装夹持好激光管21和镜座3;

使激光管21发射激光线;

用微调工装调节激光管21的前后位置,当棱镜4投射出来的贴近工作面的激光线达到预设宽度(例如1.5mm-3mm)后,将激光管21与基座1间点胶固定,将环形凸缘22与基座1之间点胶固定;

用微调工装调节镜座3的左右位置,当投射出来的贴近工作面的激光线与机体的侧面基准面平行时,将镜座3与基座1之间点胶固定。

第二种组装方法:

将聚焦透镜5和棱镜4安装于镜座3上;

先将镜座3直接点胶粘结在基座1;

用微调工装夹持好激光管21,使激光管21发射激光线;

通过微调工装对激光管21先进行前后调节,直至棱镜4投射出来的贴近工作面的激光线达到预设宽度(例如1.5mm-3mm)为止,然后通过微调工装对激光管21进行左右调节,直至贴近工作面的激光线与型材机体6侧面基准面平行时为止,然后,将激光管21与基座1点胶固定,将环形凸缘22与基座1点胶固定。

另外,需要说明地是,本实施例中是以贴近工作面投射激光线的产品为例进行介绍的,本实施例中镜体的类型和各个镜体间的配合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而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例如,在投射激光点结构产品中,在聚焦透镜5前面不加任何棱镜4即可;在投射大于60度张角扇面激光线的结构产品中,可在聚焦透镜5前面加波纹片、柱面镜、或光栅片等镜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线仪,其包括机壳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激光光源组件。激光光源组件设置于机壳内,机壳上设置有供激光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穿出的孔隙。可理解地,该孔隙的具体形状没有限制,可以满足不遮激光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线穿出机壳即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