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穿透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2534发布日期:2018-09-04 22:22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水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穿透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物质,同时也作为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以及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的主要载体参与森林生态系统调控过程。从水量平衡看,不同植物种以及其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组成的林分对大气降水具有不同的分配特征。因此,正确观测和分析森林对降雨的分配规律,对分析认识森林制备对水调节和分配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格局和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穿透雨是指林外雨量(又称林地总降水量)扣除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两者之后的雨量,是森林降水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水源涵养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进入林内的穿透雨量,因此,准确测定森林穿透雨量对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对与森林冠层穿透雨的收集和测量工作主要是由收集槽和收集箱等其他一系列的装置。这些装置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不能灵活调节高度,当冠层较高时,雨水下落到收集装置时会部分溅离;二、收集装置容易被森林中的凋落物等杂物堵塞;三、收集装置容积较小,存在着雨量大时雨水溢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穿透雨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穿透雨测量装置包括滤网、集雨槽、集水漏斗、排水管、支墩、升降支架和弯头,滤网设置在集雨槽的两端,集雨槽安放在支墩上,在集雨槽的一端的底部开一个出水孔,集水漏斗设置在出水孔的正下方并且与集雨槽的内部相连通,集水漏斗下端通过弯头和排水管相连接。

集雨槽顶部设有挡板,避免当冠层较高时,穿透雨落到集雨槽时会部分滴溅损失,使雨水的收集更为完全;所开的出水孔在集水漏斗的正上方;集雨槽的横剖面是半圆形。

支墩外部的中间设有卡扣装置,实现部件结合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上部设置成和集雨槽大小相同的凹状,使得支墩刚好能容纳集雨槽;中部预留有集水漏斗、弯头和排水管的安装空间,便于集水漏斗、弯头和排水管的拆卸,方便清洗;下部设置成拱形,节约材料;四条边棱所在处内部中空,预留有能容纳下升降支架的空间,便于升降支架的收放;底部的四个角开有螺孔并配有配套的螺栓,用以固定升降支架,可以利用有螺孔和配套的螺栓调节升降支架的高度而实现支墩的升降,使得穿透雨的收集更为完全;

升降支架底部设置成是圆锥体,有利于插入土中一定深度,以实现整个装置稳定。

滤网呈二次折叠形,并且在折叠处安装有提柄,便于滤网的拆卸和清洗;滤网的两个折叠端呈半圆形,直径和集雨槽横剖面的内半圆一致;滤网靠重力作用固定安放在集雨槽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拆卸和组装灵活,便于携带、运输和清洗。

2)、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3)、集雨槽容积大,避免了雨量大时雨水溢出收集容器的风险。

4)、设有滤网,能够实现杂物和穿透雨的有效分离,避免被林中的凋落物堵塞整个系统,保证采集穿透雨的质量,同时滤网方便拆卸,便于清理。

5)、集雨槽接雨面积大而且有挡板,使得穿透雨落到集雨槽时不会出现部分滴溅损失的情况,并且远离地面,不受蛇鼠虫蚁等动物的干扰,所以测量精度较高。

6)、升降支架上开有一个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升降支架的螺孔,能根据森林样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高度,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墩和升降支架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卡扣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滤网、2-集雨槽、3-集水漏斗、4-排水管、5-支墩、5a-边棱、6-升降支架、7-出水孔、8-弯头、9-挡板、10-螺栓、11-螺孔、12-提柄、13-卡扣装置、13a-转轴、13b-搭扣、13c-搭扣环、14-折叠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便携式穿透雨测量装置包括滤网1、集雨槽2、集水漏斗3、排水管4、支墩5、升降支架6和弯头8。

在集雨槽2的两端焊接有挡板9,避免当林间冠层较高时,穿透雨落到集雨槽2时会部分滴溅损失;同时在集雨槽2的一端底部开一个出水孔7,出水孔7的直径比集水漏斗3直径更小,并且使出水孔7在集水漏斗3的正上方,从而实现更为完全地收集雨水。制造集雨槽2的材料为不锈钢。

支墩5的上部加工成和集雨槽2大小相同的凹状,使得集雨槽2能固定在支墩5上;下部加工成拱形,以便节约材料;上下部分加工完成以后,垂直于上部凹面体的纵剖面把整个支墩5的等分为二,然后两个半支墩的中部加工预留恰好能放置集水漏斗3、弯头8和排水管4的空间,有利于集水漏斗3、弯头8和排水管4的安装和拆卸清洗;在一个半支墩外部的中间安装上转轴13a和搭扣13b,在另一个半支墩外部的中间安装上搭扣环13c,转动转轴13a的同时能使得搭扣13b刚好搭在搭扣环13c上,从而有利于实现两个半支墩的合二为一;支墩5的四个边棱5a所在处内部加工出刚好能容纳下升降支架的空间,便于升降支架6的收放;并且在支墩5底部四个角开有螺孔11,当要升高或降低支墩5的高度时,能通过升降支架6伸出或者缩入边棱5a中部空间的长度来调节,确定所需高度后,通过拧紧配套的螺栓10来固定升降支架6,从而实现支墩5高度的升降。制造支墩5的材料为不锈钢。

升降支架6采用不锈钢制成,底部削尖,呈圆锥体,有利于插入土中一定深度,以实现整个装置稳定。

滤网1设置为二次折叠形,并且在折叠处14安装有提柄12,方便整个滤网1的提出和清洗;滤网1的两端呈半圆形,直径和集雨槽2横剖面的内半圆一致,以实现滤网1和集雨槽2的匹配,避免两者接触处有空隙,导致杂物流入排水管4中而使得整个系统堵塞,并且可以保证采集到穿透雨样品的质量;滤网1采用不锈钢制作,以实现整个滤网1可以依靠重力作用固定安放在集雨槽的一端。

现场安装时,首先把集水漏斗3、弯头8和排水管4组装好,并且安装在其中一个半支墩的内部,然后用另一个半支墩和该半支墩对接,把两个半支墩的合二为一,通过卡扣装置13实现整个支墩5的固定,再通过升降支架6来调节支墩5两端的高差,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使整个集水槽2呈现出一定的坡度。最后把装配好滤网1的集水槽2安装在两个支墩5之上,从而完成整个测量装置的安装。拆卸按照安装过程的逆过程即可实现。

当穿透雨和凋落物一起下落时,凋落物被阻挡在滤网1之外,而穿透雨则穿过滤网1进入集雨槽2中,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出水孔7、集水漏斗5、排水管4和弯头8,最终流出便携式穿透雨测量装置外。整个装置采用零部件组装成整体的方式,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拆卸和清洗,为下一次穿透雨的收集提供条件,并且使得采集到的穿透雨样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最后应该说明:上述内容仅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通过上述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为启示,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内容范围内,对前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变更或同等的替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